1937年,主席心腹被判枪决,行刑前,一人高喊:有毛主席的亲笔信

历史长河岁月留痕 2025-03-03 23:35:35

黄克功,曾是老红军,立下赫赫战功。1927年,家境贫寒的他因接触我党进步思想而信服,憧憬人民当家做主。井冈山建立首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时,他即刻加入。起初,他随毛主席负责通讯,虽未受正规教育且年幼,但工作出色,机智过人。毛主席对他颇为赏识,常传授革命与军事知识,他亦主动求教,成长迅速。黄克功知识渐丰后,渴望赴前线作战,多次向毛主席请缨。其热忱终获主席认可,1930年,他被批准加入工农红军,奔赴前线。

跟随毛主席学习,黄克功对党忠诚,敢打敢拼,入伍当年即入党,职务迅速提升。长征时,娄山关战役中他冲锋在前,立下大功,获中央领导称赞,毛主席亦对他十分满意。长征后,二十多岁的黄克功晋升为团级干部,前途光明。然而,战功累积让他日渐骄傲,目中无人,变得十分骄横,许多人对此记忆犹新。延安时期,我党创办抗大以育才,黄克功因才干出众、战功显著,被任为二期十五队队长。期间,他邂逅女学生刘茜,不久生情,刘茜亦仰慕其英勇,二人迅速确立恋爱关系,却未料此为黄克功悲剧之缘。

刘茜是位拥有进步思想的女学生,早先接触并致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卢沟桥事变后,她怀揣爱国热忱,在同志掩护下抵达延安,加入抗大第15队学习,队长为黄克功。刘茜因常参与先进活动,自带独特气质,学习刻苦且多次请缨上前线,其上进精神受领导赞赏,虽为学员中年龄最小,表现却最优,也吸引了黄克功,很快对她心生喜爱。两人迅速确定恋爱,了解不深,很快产生矛盾,源于黄克功。刘茜同学回忆,初期刘茜就有所不满,因黄克功恋爱首日即求婚,她未答应,想先以恋人相处,但异地让矛盾加剧。

陕北公学成立后需人才,黄克功与刘茜所在15队并入陕北工学,但黄克功不久被调回抗大任队长。两人接触减少,加之黄急于结婚,频在信中催促,导致矛盾加剧。婚姻岂能儿戏?刘茜相处中发现,除革命理想外,两人话题寥寥,观点常相左,生活习惯与爱好亦不同,令她苦恼。但她仍给黄克功机会,写信道出,盼其改进。

黄克功急于结婚,或因年轻气盛及战功自负。延安男多女少,他欲以物质绑住刘茜,显摆地位。但刘茜受进步教育,认为婚姻需精神契合,批评了他的行为。黄克功猜忌刘茜,见她与男同学正常交往便认为她变心,信中怒斥其“滥找爱人”。刘茜生气欲分手,黄克功觉受辱。一晚,他约刘茜详谈,却致刘茜彻夜未归。

刘茜的同学迅速向校方汇报情况,校方即刻派人搜寻,于河边发现已身亡的刘茜,身中两枪。保卫处闻讯即查,很快锁定嫌疑人黄克功。刘茜舍友称,黄克功案发当晚约她去河边,有重大嫌疑。其警卫员亦指出,黄手枪有发射痕,衣上有血迹,且清晨登高望河,种种迹象均显可疑。领导找到情绪已稳的黄克功,他迅速认罪。那晚,他约刘茜出来欲逼婚,遭拒后愤而开枪。这悲剧令人痛心,更愤慨的是,他们仅相识两月。

黄克功即刻被捕,延安震动,高层高度重视。经审判,他被判死刑并立即执行。审判长雷经天与黄克功均致信毛主席求情。毛主席怒而未决,公审日仅严肃眺望现场。黄克功认到自己罪孽深重,未求宽恕,只愿战死沙场。若判死刑,愿作冲锋先锋。但雷经天未允,虑及民心动摇,国民党已借此炒作,必须给民众一个交代。

黄克功步向刑场时,毛主席的信抵达,他心存侥幸,盼能战死沙场。雷经天依主席意,当庭宣读信件:黄克功昔日之功不可否认,但今犯大错,纪律严明,否则失民心,众人当引以为戒。听完信后,黄克功领悟了自己的命运及毛主席的深意,未做抵抗,高呼三声:“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打倒国民党!”随后,他随行刑队离去,终结了一生。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