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界面新闻称,其从多个独立信源获悉,哪吒汽车启动大裁员,裁员比例最高或达 70%,内部人士与哪吒汽车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哪吒确在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比例未知。
但随后该消息被哪吒汽车否认。在官方回应中,哪吒表示其正在通过精简业务、聚焦核心、组织优化和薪酬绩效改革等措施,构建更集中高效的组织架构,分部门按业务要求和未来发展需要进行整合。10 月销量至今未发、张勇已三周未更新微博,再加上只是借媒体之口辟谣大比例裁员传闻,人们的情绪开始蔓延。在「哪吒进入倒计时」的猜测之外,另外的声音,则认为这是哪吒在为冲刺 IPO 做努力,只是,在现状之下,后者声音微小。人们对哪吒经营状况的担忧由来已久。传闻四起这不是哪吒近期第一次被曝出经营相关的消息,可以说,从年初到现在,一直有传出。先是 2 月份的被曝拖欠公积金和年终奖,再是 3 月份南宁工厂被传停工,以及欠供应商货款并以车抵账。
直到 10 月份,负面消息再次涌出,哪吒的欠薪、降薪消息频传。10 月 16 日, 有哪吒汽车员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哪吒汽车已发不出工资,欠供应商很多很多的钱,奉劝大家买哪吒车慎重。」针对这一消息,哪吒汽车紧急回应表示,近期哪吒内部中层和高管正在进行薪资架构调整,「仅个别薪资发放稍慢」,而一线与工厂员工的工资是按时发放的。
9 月份,哪吒汽车全系交付 10,118 台新车,相比 8 月的 11,005 台有所下滑。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哪吒自今年 2 月份以来,已经连续 8 个月出现同比下滑现象,而大背景,是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以及理想、零跑、小鹏等新势力销量/交付量屡创新高。
曾为新势力销冠的哪吒,依靠性价比获得消费者青睐,不过随着比亚迪、五菱、吉利等车企的陆续进场,哪吒的生存空间被吞噬,与此同时,其哪吒 GT、哪吒 S 等销量表现不佳,向上受阻。
作为哪吒汽车的大股东之一,去年开始活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周鸿祎,常被认为是在为 360 寻求更多机会的同时,为哪吒汽车进行宣传。
海外市场或许是哪吒选择的一个托举点。今年上半年,哪吒出口汽车 17,687 台,同比增长 154%,并在香港设立了国际总部和研发中心,在 39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250 多家门店。
而在昨天,未公布 10 月销量成绩的哪吒,公布了泰国市场成绩:2 款车型以 1,122 辆的成绩位居 10 月泰国新能源乘用车上牌量第二名;哪吒 X 斩获 10 月泰国市场纯电 SUV 上牌量第一名。
只是,在海外市场建立品牌认知、适应全球各地环境差异对企业运转与产品的影响等工作,都不是易事,哪吒的出海路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