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盐分补给,高原放牧区,舔砖配方,比例有依据

晓琴养殖 2025-02-19 16:27:50

牦牛,这种生活在高原上的独特牛种,以其耐高寒、耐缺氧的特性,在高原放牧区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其肉、奶、皮等都有着很高的价值。而盐分补给对于牦牛来说至关重要。在高原放牧这种场景下,养殖牦牛面临不少痛点。就拿牦牛的活动范围来说,广阔的高原上,要确保每头牦牛都能获取到合适的盐分并非易事。像有些偏远的小群体牦牛养殖点,缺乏科学的补给手段,牦牛可能因为盐分不足或者过量而影响健康和生产性能。

就拿我身边一位青海的牧民扎西大哥的经历来说,他家养牦牛好些年了。以前啊,他就在山坡上随便放几块石头盐,牦牛们饿了就会去舔一舔。可他发现牦牛的生长速度不太稳定,奶产量也有起伏。扎西大哥就很纳闷,心里着急,也四处打听解决办法。

在养殖牦牛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情况也不一样。在青藏高原这样的地形地貌下,气候寒冷干燥,牦牛的生长节奏相对较慢。而在一些海拔稍低的边缘地带,气候稍微温和一点,养殖条件虽然好一些,但也面临新的问题,比如蚊虫相对较多,可能影响牦牛舔砖的正常使用。

那这舔砖配方到底是咋回事呢?这比例可不是随便定的。首先,盐是必不可少的,这里面的钠元素对牦牛的新陈代谢起着关键作用。就拿一年里来说,牦牛在不同季节的盐分需求也有差别。在夏季,牦牛活动频繁,出汗较多,盐分消耗大,大概每100公斤体重的牦牛每天需要摄入8 - 10克的盐;到了冬季,牦牛运动量减少,每100公斤体重的牦牛每天摄入6 - 8克盐就差不多了。

除了盐,还有一种叫硫酸镁的成分。它主要能帮助牦牛排泄,预防泌尿道结石。一般来说,占舔砖重量的3% - 5%比较合适。还有硫酸锌,对牦牛的皮肤和黏膜健康有益。大约占舔砖重量的1% - 2%。

这里给大家说个有意思的事儿,南方和北方牦牛养殖在舔砖方面还真有点不同。南方湿热,牦牛在这种环境下相对活跃,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需求相对高一点。有些地区的养殖户尝试用苜蓿干草混合少量矿物质做成简易舔砖,效果还真不错,不过这荞麦草和黑麦草相比,荞麦草在补充水分方面好像更胜一筹,而黑麦草富含的蛋白质又能让牦牛更有劲儿。北方干冷,牦牛活动少些,对能量的精准利用要求高,用青贮玉米和矿物质混合的舔砖更受欢迎。像内蒙古北部的赛罕蒙古族牧场的李队长,用青贮玉米做基础,搭配上专门调配的舔砖,牦牛越冬的时候状态一直挺好,掉膘的情况比以往少了。

咱们再说这绿植在不同环境的作用。先拿沙棘来说,在高原上沙棘耐旱又耐寒,牦牛偶尔吃点能补充点维生素。可要是在西南山地的黄荆,喜阳,牦牛在放养到这片地的时候吃点它对身体也不错。再看紫云英,这在南方稍微湿润的地方能生长,营养价值高,牦牛吃了消化也好。还有碱蓬,能在高盐环境下生长,和牦牛在高原的生活有点类似,里面的一些微量元素对牦牛有一定作用。

在养殖场里,科学的舔砖配方和合理的投放时间也很有讲究。比如说,新建的养殖场,刚引进的牦牛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新的环境和舔砖。通常得给牦牛一个月的适应期,在这期间逐步调整舔砖的量和投放频率。到了半年的时候,根据牦牛的生长状况,比如体重、奶产量等,再次微调舔砖配方。

咱再说说那南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的牛羊养殖户吐尔逊大叔,以前他可不懂这科学配方,牦牛的品质老是上不去。听了农业技术人员的建议,调整了舔砖配方,这牦牛啊,产肉量提高,奶也更香浓了。

还有啊,这3 年的时间,在很多地区的牦牛养殖里,有了新的变化。一些养殖户开始尝试种植一些适合牦牛食用的野生绿植加工成补充剂,和舔砖搭配使用。比如说,在西藏某偏远山区,那里盛产一种叫水母雪莲的小植物,经过简单加工,混进舔砖里,牦牛吃了毛色都变好了。

说到这儿,咱不得不提时间元素的重要性。就拿牦牛从小牛犊到成年的 1 年到 3 年时间里,营养需求一直在变。第一年,小牦牛生长快,对钙的需求多,这时候舔砖里钙含量要合适。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牦牛身体逐渐成熟,能量的精准供应变得更关键。

从放养在广袤山区的牦牛到集中养殖场的牦牛,都在为了更好的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合理的营养补给在这中间可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回过头来看,尽管在牦牛养殖路上咱进步不少,可还有不少问题待挖掘。比如说,不同的牦牛品种对营养需求的差别咋精准把握,不同海拔和气候下的牦牛,最科学的舔砖配方到底还能怎么优化。

这里也希望大家一起聊聊,不同地域、不同品种牦牛的养殖者,你们遇到过啥问题?又是咋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法的,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咱们共同进步,让牦牛养殖这门生意越来越好,让牦牛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能更上一层楼!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