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红木名人—他们用科技来复活木雕

卿芳顾 2020-09-12 23:31:57

冬日的夜晚总是比人们想得来的更快一些,在同事们下班后,90后修复师林友淦还在岗位上加班。他将遮光窗帘拉下,最后一抹亮光也在工作室中消失,随后打开的紫光灯让他面前的潮汕木雕发出点点紫光,林友淦用相机记录着木雕在紫光灯的照射的种种反应,这是他用来修复潮汕木雕的标准。

用图片来对木雕的损害程度和修复状况进行分析,为下一次的修复方案做充分的准备,这是修复师林友淦最近的工作内容。在今年《我在故宫修文物》记录片受到广泛关注后,让文物修复者这个默默无闻的职业被广泛大众所熟知,但依旧改变不了国内目前博物馆对于文物修复人才的需要和修复人才短缺的矛盾。

林友淦和家具修复的缘分起始于大学时期的勤工俭学,从给工作室打工再到后来一步步接触家具修复工作,在国内外接触不同的文物和修复工作,让林友淦在修复木雕家具中形成了自己的文物修复体系。什么情况下能修,怎么修,多年的学习工作经验不断开拓着她在家具修复上的视野,而现在他成为这间以修复文物为主的研究室的一员。

而在最近研究所承接的任务就是修复岭南艺术传统工艺潮汕木雕,结构立体的潮汕木雕成为研究所人员头疼的一件事。不同于其他油画或者是家具修复有着成熟的体系,潮汕木雕在国内外都是空白领域,只有一些传统的修复手法流传在民间。这给研究团队带来很大难度。

于是研究团队只能依据文物修复里面,将传统修复技术和日韩多年木雕修复技法相结合,然后又请来有经验的潮州木雕修复师进行指导,经过多次小范围的尝试,总结出一套有效的修复流程。

潮州木雕的特点是高超的镂空结构,有一种空间的美感,但镂空结构内部的难清理成为修复团队的一大难题,镂空结构代表着使用的木料多为细料,很容易造成木材腐朽和变形。

这使得修复团队使用多项高科技设备和技术来修复潮州木雕,从而解决了潮州木雕难以修复、清理这个难题。用紫外线探测木雕各处的破损情况,使用纳米级仪器来清理木雕灰尘,经过专业修复后的木雕,贴金部分熠熠发光,雕刻人物栩栩如生,让它在百年后重新散发出艺术品的光辉。

文物修复这门综合的技艺,要熟悉人类学、历史、艺术、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学科,运用现有科学技术从而最大程度的修复、还原文物,中国文物修复届一直遵循着文物按照历史最大程度的还原,最大程度地向文物最初状态贴近。文物修复工作如同一个历史接力跑,每一代修复师根据当时的时代和工艺发展,最大程度的还原文物,然后留给后代继续传承接力。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