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证候学》、《中医治疗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我给你说说,中医是怎么应对脾肾阳虚啊。
什么叫做脾肾阳虚?第一,患者的虚损,在于阳不足,身体得不到温煦。第二,关系到的脏腑,为脾肾,和心啊,肝啊,肺啊,没关系,第三,请注意,患者的表现,往往带一个“泻”字。就是说,你得腹泻才行。脾肾阳虚的灵魂,就在于一个“泻”字。
来吧,我给你说一个典型的医案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国中医大家,魏长春前辈。魏老前辈1898年出生,1987年离世,是著名的浙派中医大家。
有这么一回,魏师接待一个患者。
这个人,当时岁数不大,才41岁,主要问题是每日腹泻4到5次。发作之前,肠鸣腹痛。症状在遇到寒冷刺激的时候加重。
这个毛病,已经持续好几年了。患者吃了好多药,效果都不好。无奈之下,他慕名求治于魏长春前辈。
刻诊,见患者苔薄白,舌淡红,脉象细。细问得知,平时还比较畏寒肢冷,整个人看上去无精打采。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魏长春前辈就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党参15克,淡附子6克,干姜、炙甘草各3克,茯苓12克,生薏苡仁30克,厚朴、炒白术、扁豆花各9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才短短五剂药下去,患者腹痛就几乎消失了,每日大便,也就那么一次。
后来,魏师在原方基础上,稍作加减,继续投用。最终,患者诸证悉平,完全恢复正常。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81年的《浙江中医杂志》上。
这里头的学问,我跟你好好说说。
首先一点,我们得明确,这个人所患的病,是泄泻。
他的证型,是脾肾阳虚。
我们知道,脾主运化。脾阳不足,运化失常,湿邪下注大肠,所以导致腹泻。肾司二阴。若肾阳不足,不但收摄不固,大便泄泻,而且还容易让脾阳温煦受损,加重腹泻症状。
不幸的是,这个患者,脾阳和肾阳两方面,都不足。怎么知道?此人的泄泻,在低温刺激下就犯病,可见这是脾阳严重不足。脾阳虚弱,稍一受寒,它就运化失常。另外,此人平时也畏寒肢冷、脉象细,苔薄白,整个人神疲乏力。这一看,就是肾阳不足,对吧?脾肾阳虚的事儿,基本定下来了。
所以说,要想改善这个患者的问题,就要去温补脾肾之阳,这才是重中之重。
来看看当时魏师用的方子——
党参15克,淡附子6克,干姜、炙甘草各3克,茯苓12克,生薏苡仁30克,厚朴、炒白术、扁豆花各9克。
这里头,有附子,大补脾肾之阳。干姜,温中阳散寒。党参和炙甘草,温补脾气,以助运化。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和薏苡仁,健脾利湿。厚朴,理气导致,令补而不滞。扁豆花,同样可以健脾化湿。
可见,这方子,以四逆汤为基础,在温补脾肾之阳的基础上,健脾益气,化湿止泻。所以说,这是改善脾肾阳虚的很好的治疗方案。
从这个小医案当中,文老师想向你说明什么呢?这就是,让你知道什么是脾肾阳虚。
在,有不少读者在后台跟我说,文老师,我脾也不好,肾也不好,是脾肾阳虚,我该怎么办?
我想说的是,你真可以确诊脾肾阳虚吗?中医对脾肾阳虚的诊断,有严格的标准。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泻。你大便要是好好的,那就别往这上想了。
其次,我想说,对脾肾阳虚,中医是有确切办法来进行治疗的。上文魏师的方药,很值得参考,大家伙应该收藏。非专业读者,可以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专业读者,您也最好加以收藏。我个人认为,它在健脾化湿、补肾健脾的方面,照顾得很周到,强于四神丸等。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简单地给你说这么多。我感谢你的阅读。
9527
我就是脾肾阳虚,长期吃四神丸加参苓白术颗粒,停药就拉肚子,昨天吃了附子理中丸,今天早上流鼻血,是上火吗不能吃吗?以前吃几盒都没事呀!?
天道哥哥 回复 11-04 01:54
辩证施治。
MCDJMJ
我也看过中医,看舌苔,医生说我是体寒,脾肾阳虚,但没有腹泻腹痛之类的症状,就是一到冬季就畏寒肢冷,有眼袋,舌苔厚白,有齿痕舌。参苓白术散也吃了不少,什么的健脾丸,肾脾双补口服液都吃过了,感觉还是虚。
喵先森 回复 09-19 20:35
健脾同时补阳
乃乃 回复 04-03 22:33
理中汤+右归饮、用中药熬、中成药效力没有他十分之一
卡特兰
好方。感恩分享!
本草之桂枝
每天早上起床空腹一杯红糖姜汤
本草之桂枝 回复 09-27 08:51
是脾胃虚寒就有用,要对症
龙凤呈祥 回复 09-26 23:30
有用吗
梧桐
附子理中丸,加四神丸
浮云 回复 09-17 23:53
如果重用附子20-80克,一定要先煎2~4个小时后才加入其它中药同煲,附子主要的作用是升阳
本草之桂枝
前几天我每天拉肚子拉了十多天,食欲不振,怕冷,后来用了附桂理中汤,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