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增材制造的金属生物材料。这篇《Additively manufactured metallic biomaterials》是发表于《Bioactive Materials》期刊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增材制造技术为金属生物材料的应用带来了新的突破。这项技术能制造出个性化的植入物,满足患者的特定需求。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它的奥秘吧!
*本文只作阅读笔记分享*
一、引言
创伤、先天性缺陷和癌症等导致对硬组织替代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金属植入物存在整合不良等问题,增材制造(AM)为患者特异性植入物的制造提供了新途径,能够制造具有工程化互连多孔结构的复杂形状植入物,以更好地模拟物理、机械、化学和生物特性。
二、金属增材制造技术
2.1 技术概述
基于金属粉末的局部粘结,以逐层方式形成金属结构,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型确定结构,并用合适的 AM 格式(如 STL)转换后进行制造。
2.2 主要技术
粉末床熔融(PBF):包括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和电子束粉末床熔融(EPBF),能生产高精度、高相对密度的部件,但存在高残余应力、各向异性等限制。例如,Ti - 6Al - 4V 合金通过 LPBF 加工时,微观结构为具有高位错密度的针状马氏体或 α′相结构,高冷却速率导致微观结构精细和柱状晶粒。
定向能量沉积(DED):可用于制造具有高构建速率和体积的植入物,还能进行表面修复和改性,适用于多材料打印。例如,通过 DED 技术制造的负载轴承植入物,如 Marattukalam 等人研究了 DED 过程参数对 NiTi 合金腐蚀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粘结剂喷射(BJ):采用液体粘结剂粘结粉末,无需支撑结构,成本较低,但最终产品的孔隙率较高,需要后处理。例如,BJ 过程中,滚筒将金属粉末铺在构建板上,打印头选择性地注入液体粘结剂,随后进行脱粉和烧结等步骤。
其他技术:如层压物体制造(LOM)和基于挤压的金属 AM 等,相对应用较少或仍在发展中。例如,LOM 技术使用涂有粘性物质的轧制金属板来制造 3D 结构,而不是金属粉末或线材。
三、用于增材制造的金属生物材料
常见金属合金:包括钛(Ti)合金、钽(Ta)合金、铁(Fe)合金、钴 - 铬(Co - Cr)合金、镁(Mg)合金和智能合金等。
材料特点和应用
钛合金:生物相容性好、强度高、耐腐蚀,但硬度和耐磨性相对较差,常用于关节、颅骨、牙科植入物等。例如,钛合金表面通常形成的 TiO₂层可保护合金免受周围恶劣化学环境和腐蚀性体液的影响,且与细胞增殖相关。
钽合金:生物活性和耐腐蚀性好,但其弹性模量和密度较高,成本也高,可用于小植入部件、多孔植入物或涂层。例如,Balla 等人使用 LENS 技术制造多孔钽植入物,其具有不同的孔隙率和机械性能,且骨样的磷灰石层可形成于钽植入物表面,促进骨整合。
铁合金:包括不锈钢 316L 等,具有一定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接受的机械性能,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炎症和过敏反应,常用于临时植入物和手术工具。例如,Jeon 等人研究了通过 LPBF 制造的 316L 不锈钢的微观结构和机械各向异性,发现其在压缩和拉伸测试中存在各向异性。
钴-铬合金:具有良好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但部分合金中的镍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主要用于牙科和膝关节置换等。例如,Kajima 等人研究了通过选择性激光熔化(SLM)制造的钴-铬-钼合金的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发现热处理温度对其有影响。
镁合金:具有可调节的生物降解性和良好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可作为临时骨替代品,但存在打印挑战,如高表面能和氧化等。例如,Li 等人通过添加稀土元素来制造 LPBF 处理的可降解镁支架,以降低其降解速率,约 20% 的支架体积在 4 周后降解。
智能合金:如镍钛(Nitinol)合金,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和近人体的弹性模量,但镍离子释放可能导致安全问题,常用于心血管支架、正畸丝和牙套等。例如,Constant 等人研究了 镍钛在生物和生理流体中的降解和腐蚀抗性,记录了镍和钛的释放以及表面形态的变化。
四、植入物增材制造的设计方法
拓扑优化:旨在获得满足特定目标和约束的最优结构布局,可缓解应力屏蔽问题,常见方法包括基于伪密度设计变量的方法(如 SIMP)、加权多目标拓扑优化、应力-基于拓扑优化和填充及周长控制策略等。例如,Iqbal 等人通过多目标拓扑优化方法设计了骨盆假体,为不同切除类型提供了优化的植入物设计。
支架内部孔结构设计:包括随机拓扑(如泡沫)、晶格网络和三重周期最小表面(TPMS)等设计,需优化孔形状、大小、孔隙率、互连性和微拓扑表面特征等以满足机械和生物要求。例如,通过 Voronoi tessellation 方法生成随机材料结构,可控制孔隙大小和分布,以更好地模拟骨组织的微观结构。
功能梯度支架:通过定义孔隙特征(如孔隙率、细胞大小和材料梯度)的非均匀分布来满足多种功能需求,已在骨组织工程中展示出潜力,可解决机械功能和高外周渗透性等相互冲突的要求。例如,Han 等人设计了具有径向孔隙梯度的 Ti-6Al-4V 支架,研究了其准静态拉伸、疲劳等性能,发现其在骨组织生长方面具有优势。
五、增材制造植入物的表征
结构缺陷:分为几何和微观结构缺陷,如收缩、残余应力、表面粗糙度、内部孔隙等,这些缺陷会影响植入物的性能,可通过过程参数优化、后处理、设计策略和缺陷模拟等方法减少缺陷。例如,Arabnejad 等人展示了通过选择性激光熔化制造的晶格结构中,几何缺陷(如支柱直径的变化)与支柱取向有关。
弹性机械匹配:当前金属植入物的弹性模量通常高于天然骨,导致应力屏蔽、骨弱化和植入物松动,引入梯度孔隙可降低局部刚度,模仿宿主组织,防止应力屏蔽,促进骨整合。例如,Arabnejad 等人设计了完全多孔的 3D 打印钛股骨柄,以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力屏蔽。
表面性质:表面处理可改善植入物的骨整合和稳定性,如通过稳定氧化物改性、微氧化形成微孔 TiO₂和钙磷层、涂层等方法,同时需控制表面粗糙度和细菌感染等问题。例如,Xiu 等人通过微弧氧化对 3D 打印多孔 Ti-6Al-4V 进行表面处理,增强了其骨整合能力。
疲劳性能:生理载荷导致的疲劳裂纹会引发植入物失效,TPMS 基支架等可改善疲劳耐久性,定制的疲劳测试装置对评估植入物疲劳性能至关重要。例如,Liu 等人研究了通过 LPBF 制造的 Ti - 6Al - 4V 结构的疲劳性能,发现疲劳裂纹导致 β 晶粒周围出现裂纹偏转。
冲击性能:金属植入物常暴露于动态冲击载荷下,缺陷会削弱其冲击抵抗能力,可通过操作直接冲击霍普金森压力杆系统进行研究和改进。例如,Harris 等人研究了不锈钢蜂窝结构在冲击载荷下的响应,发现其能量吸收效率与冲击速度有关。
质量传输和渗透性:多孔支架的渗透性和扩散性对细胞增殖和分化至关重要,许多研究致力于匹配支架渗透性与天然骨组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是常用的设计工具。例如,Zhang 等人研究了梯度 Ti - 6Al - 4V 支架的渗透性,发现其渗透率在人类骨的范围内。
六、结论和未来展望
当前问题:STL 模型文件大、导入困难、后处理耗时,CAD 软件缺乏直接建模工具,设计模型大且重复数据多,AM 过程复杂、参数多导致零件偏差,粉末材料切换困难,制造时间长,存在各向异性问题,质量控制和原位监测有待加强。
未来方向:结合机器学习优化制造过程,开发多材料结构、自训练算法和人工智能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监测,进一步研究金属 4D 打印、可降解金属生物材料以及生物材料与金属的集成,以推动智能自感知植入物的发展。例如,Sing 等人使用机器学习方法预测选择性激光熔化过程中的优化工艺参数,以减少零件的不一致性。
参考文献:
Davoodi E, et al.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metallic biomaterials. Bioact Mater. 2021 Dec 30;15:21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