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斗胆试写的“聊一聊我眼中的西安与洛阳”系列文章的上一篇中,刚好聊到了“平王东迁”。其间,我也以我个人对于一些史料的浅薄理解,结合几位历史、考古界大家的著作,对于“平王东迁”与“二王并立”表述了一些观点。本身不是做学问,就是兴趣爱好而已,所以,见仁见智,自觉并无所谓“倾向”一说,奈何总会有朋友莫名其妙的回复一些八竿子打不着,仅仅是为了表述自己强烈“地域性”的内容。好在,若放在数月前,还会很是激愤,这十几篇小十万字码下来,早就习惯了。
“平王东迁”,咱不敢妄说什么“史学界”类似的“公知”专属名词,只是说,这应该是比较被很多人熟悉的“西周”与“东周”的分水岭。那么,周平王“姬宜臼”的迁都,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了。在上篇文章中,我试着从几个角度聊起过迁都的几个原因,在此自是不用赘述。然而,就迁都这个事件本身,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列出来好好聊一聊的。有些内容,还有趣的紧呢!闲话不多说,这就走起!
咱就先聊一下“平王”迁都之后,原来的“宗周”丰镐怎么样了?
为什么要先说丰镐?很简单,因为我写这一系列文章的主题就是“西安与洛阳”,丰镐作为西安在“西周”时期的“代言”,自然是主角。同时,在我的文章中,也会着重以两座伟大城市在同一时代的“并行”为主线,也就是我在前文中多次提到的在我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双中心”。当然了,有很多朋友并不赞同这个观点,是因为各自有自己的立场,都想试图独占些什么。咱个人观点,人微言轻,也不过就事论事,想啥写啥,没有学术性,也不代表啥倾向,仅就是把自己所想到的,所认为的写出来而已。并且,也在期间享受从不同角度了解历史的幸福感。
丰镐,在前文中已经多次提到这个西周“宗周”之地的重要性。它不仅是西周的政治中心,还是最重要的军事中心。那我们就该提到另一个词:“关中”!我们都知道在丰镐所在,以及之后的长安也好的一大片区域,都有被称为“关中”。本着向来文章想到哪写到哪,写到哪聊到哪的原则和习惯,就先来聊一下这个“关中”指的是什么。现在相对普遍的认为,这个“关中”指的是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以现在的行政区域上,那就是现在陕西中部的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等地,从地理上看,就是秦岭北麓,渭河的冲积平原,也有所以有“渭河平原”、“渭河谷地”,“关中盆地”,“关中平原”等称呼。我看到有些文章中,将丰镐划为“关中”之地。以我个人的观点,似乎是也对,也不对。对,是因为地理位置上,丰镐所处之地确实在关中没错。这里有四关环护,两河灌溉,关中之地自然是块“宝地”!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就曾称颂关中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而此时,郑国渠还未开修,可见“天府之国”美誉,最早属于现今的陕西。而四川获“天府”之称,已是东汉末年了。所以有人提出西安也是“天府之国”,遭到一些网友戏谑为“抢名头”,只能说是有些孤陋寡闻了。
那为什么也不对呢?那是因为,在西周时期,似乎并没有“关中”一说。因为在丰镐成为西周“宗周”之时,恐怕还未必有“关”的概念。无论是史籍记载还是考古发现,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关隘”形成,都是在东周时期,也有说所谓“先秦”的。至于“先秦”所指,过于宽泛,所以就基本上先定位于“春秋”、“战国”时期吧。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家郑玄所著的《周礼注疏·地官司徒》中曾记:“王畿干里......有五百里界首,面置三关,则亦十二关。故云关,界上之门也。”从字面上看,就是在“王城”的四周,各设有四个关隘,共计十二处关隘。遂有“王畿十二关”的记载,而现今所能证实的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关隘,位于现河南省济源市的“轵关陉”,就是为拱卫东周都城雒邑所设。
既然说到这,索性就聊一下这“关中”的四关吧。先说“潼关”或者“函谷关”。以我个人的认知啊,基本可以这样说,在西周时期,这个地儿都不存在。当然了,《封神演义》中是把很多在不同关隘发生的战斗写得非常生动了,但其小说成于明代,对于里面很多内容,多以当时的建制为参考,自然是不能作为佐证的。在历史上,“潼关”的设立已经是东汉时期了,在此之前,秦和西汉在相近之地设置了“函谷关”,但并不是在同一个地方。所以,当下有“秦函谷”和“汉函谷”两地,分别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北王垛村与洛阳市新安县东。“秦函谷”始建于春秋战国交织之际,是“秦”抵御中原强国入侵的最重要的关隘。也是“秦灭”六国东征的第一关!由此可见,“函谷”建立已经是东周中后期的事情了。
“散关”,又名“大散关”。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军事关隘。它的命名源自西周时期的一个未见史记载的分封国“散国”。有趣的是,这个“散国”虽不见史载,但相关散氏的传世铜器却有不少,其中最重要的一件要数出土于清初的“周厉王”时期的“散氏盘”(又名“夨人盘”)。上面长达357字的铭文详细记载了“散国”与“夨国”之间的一场因战争引起的赔偿纠纷。而这个“夨(ce)国”可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关于“散关”的设立,大多数人认为始于西汉,但也有人指出应该在秦已设置。起码,在西周时期,这里也只是作为一个封地存在的,或许也是一个防御西方来敌的重要屏障,但并无明显直接的史料记载在西周时期,此处作为过主战场。而且位于西北的少数民族经常轻易就威胁到“宗周”的安全,地处宝鸡的“周原”倒是有过一些御敌记载,可见“散关”在当时也并不存在。
说了东、西,再看南、北。相较前两个,南北两关的名气似乎是小了些。南“武关”,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素来被称为“三秦要塞”、“秦楚咽喉”,古称“少习关”,是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国的边界,基本以证实设立于春秋时期。而北“萧关”,也分为秦、汉两代,“秦萧关”遗址位于甘肃庆阳环县城北,“汉萧关”原本位于今宁夏固原市东南。与“函谷”不同的是,“秦萧关”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关隘,而是作为“秦长城”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地位与功能就不过多表述,“萧关”作为中华民族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略的前沿,也算是居功至伟了。简述完了四关,其实就可见,所谓的“关中”一说,起码在西周时期并不存在,而且基本可以确认的是,那些所谓的关隘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由“秦国”设立的。也由此可以说,自“秦”起,方有“关中”的概念。可见,一些简单的将“丰镐”归于“关中”而证明此处更适合“建都”的说法,尽管从地理层面上来看没太大问题,但实际上,并不合理。
那么,“秦”又是从何起呢?
“秦”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国家,自然是开辟了中华文明的一个历史阶段。而在此,我想闲聊的,只是与本文相关联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也恰恰和“平王迁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先简单聊几句“秦”的由来。相传“秦”的“开国”之君“秦非子”,是上古部族首领,五帝之一的“颛顼”后裔。因其先祖“伯益”有功,被舜帝赐姓为“嬴”,“嬴”姓由此而来。从史籍中记载,“嬴”姓氏族“以治水而生,凭善御而荣”,“善御”就是驾车。“嬴”氏的“费昌”曾替“商汤”驾车,在“鸣条之战”中立下汗马功劳,而他的后人“造父”,也在周穆王”时期,运用精湛的驾车技术,为穆王“西征”以及平定“徐偃王之乱”而立下大功,进而被穆王赏赐封在“赵城”。这个“赵城”位于现在的山西省西南临汾市洪洞县的最北部,是战国时期赵国的根源,也被普遍认为是“赵”姓的发源之地!所以,历来有“嬴赵一家”之说,于是后秦始皇“嬴政”也被称作“赵政”。周孝王时期,原本居于“犬丘”的“嬴非子”由于擅长养马,被周王安排在现在陕西省宝鸡市以西与甘肃省天水市之间的一块区域,汧水、渭水之间土地丰饶之处负责为王室饲养骏马,由于经他手的骏马都极其肥俊,周孝王十分欣赏,之后又在“申候”的建议之下,将“嬴非”养马之处,作为封地赏赐于“嬴氏”部族,名“秦亭”,为周王室附属。“秦亭”遗迹现存在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境内,而自此之后,虽然仅是一个王室的附属地并不能算一个“国”,但是“秦”这个称谓,已经算是真正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了。“嬴非子”自此也被称作“秦非子”,被其后世子孙尊为“秦”之开国之君。
之所以要在此时用一些篇幅来简述“秦”的起源,是因为在“平王东迁”之后,曾经仅仅作为王室附属地的“秦”,在所谓的“关中”地区,将起到一些非常特殊的作用,而这些作用,也是周王朝在“狼狈”地被迫迁都之后,为周王朝的政权能够持续之后的几百年,以及为之后“秦”的统一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周宣王时期,已经在“秦”地经营五十余年的“秦嬴”部族首领“秦仲”被任命为“大夫”,为周王朝与“西戎”作战!后战败身死,其子“嬴祺”继承父业继续与西戎作战。并一战击溃敌人!“西戎”也称“猃狁(xuanyun)”,周称“儼狁”,到了秦汉之时,他们的名字就更为大家所熟悉,那就是“匈奴”。被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并将其祖上“大骆”之族所居住的“犬丘”,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之地赐给“嬴祺”。这是“嬴秦”部族实力扩张的开端!而记载这一历史性胜利的,正是现收藏在国家博物馆的传世名器“不其簋”的“簋盖”上的铭文。“嬴祺”也被后世尊称为“秦庄公”,但实际上,此时的“秦”仍然只是个王室附属的封地,只是大了一些。公元前778年,也就是周幽王初期,“嬴祺”的次子“嬴开”继承父业成为“秦”氏首领,由于当时“秦”的实力并不够强大,为抵御外敌和与多方势力周旋,“嬴开”采用了和亲的策略,《史记·秦本纪》记载:“襄公元年,以女弟缪赢为丰王妻”。这个“襄公”,指的就是“嬴开”。
我在查阅一些资料的时候,看到过有种说法对于“丰王”一说有歧义的,说是这个“丰王”是周王朝的一个“王”。在西周的历史上,确实也有“丰王”存在,其中一个,是在周幽王被杀之后,周王朝政局动荡之时,幽王与褒姒之子“伯服”被“周人”立为王,退至“丰地”,也就是丰镐中的“丰地”,于是“伯服”亦被称作“丰王”。可很快,他和母亲褒姒就被“申候”带领的西戎攻破丰京后杀死。另外,据“金(铭)文”记载,文王第十七子被封“丰”也曾被称“丰王”,姜姓封国中,也有“丰地”,然而,这些似乎与周幽王时期的政治局面并没有太多关联,所以,自然是不能将这个与《秦本纪》中的“丰王”划等号的。
这里的“丰王”,通过资料的佐证,我觉得更应该是指的是在周王朝疆域西边的一个与商、周王朝时代并行的一个“方国”。关于对“方国”的解释,内容颇多,我以我的理解来总结一下,应该就是指一种并未形成实际“政治体系”的“部落国家”。据记载,“丰国”最早在现今的西安境内,在周宣王时期,整族向南迁徙,一说至今陕西安康市,也有说至今湖北十堰。无论这个“丰”迁徙至何处,但根据记载上来看,应属“西戎”。所以,“以女弟缪赢为丰王妻”,就通过是与少数民族的和亲,来一定程度上缓解来自西、北、南方的军事压力!从历史角度上看,这种“政治和亲”,也是非常普遍的。我还看到有些文章中,还把“缪赢”作为《芈月传》中“孟嬴”的原型,只能说功能性相同,但从年代上还是差距比较大的。
这四千多字不知怎么着就“蹦”出来了,看上去,不少内容似乎又有些跑题了。但我只是觉得,有些东西,如果抛开一些历史前提的话,说出来总归有些单薄。因为,这些内容,还真的与之后的大量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与引发!所以,把这些“跑题的废话”作为往后进行的前提,也并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内容。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