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听说《四十二章经》都是来自金庸先生的《鹿鼎记》一书中,所谓蕴含了大清宝藏的秘密,保护大清帝国龙脉一说让人遐想连篇。
那到底什么是《四十二章经》呢,《四十二章经》原称《佛说四十二章经》,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被收入《佛教十三经》。四十二章怎么来的呢?来看原文。
昔汉孝明皇帝 ,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有通人傅毅 曰:“臣闻天竺 ,有得道者,号曰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即遣使者十二人。至大月支国 ,写取佛经四十二章。
原来《四十二章经》是因孝明皇帝的一个梦而从大月支国请来的。而经书的主要内容是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了四十二段话所编集而成。
如:第一章 出家证果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所以小说中所说,经书是由多部四十二章经所组成的,并不属实。看原文即知,四十二个章节组成的一本经,也就是薄薄的几页而已。
《四十二章经》全文简洁平实,包含了佛法修道的纲领,以及修行的至高智慧。后面我还将继续给大家做摘读分享。
2541781793
佛经里有一句话是:不放过一切做好人好事的机会,一直觉得挺震撼的,比起那些黑厚学什么怎样练习说话技巧感觉要强一亿倍,没有深厚的善根和强大的情绪控制能力,一般人绝对无法做到,一般人只要触及自己的一点利益立马情绪失控,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子,厚德载物,只有品德高尚的才能担得起众生的责任[鼓掌][鼓掌][鼓掌]
浮生若梦破碎空成戏 回复 11-02 00:00
所以你去扶老人了?你去河里救人了?[得瑟][得瑟][得瑟]那你这会儿怕是已经站在楼顶了吧![得瑟]拜拜吧!来生好好学
yme
出家人看的。就记住一句。‘切莫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无隐 回复 11-07 01:35
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yme 回复 无隐 11-07 08:12
[点赞][点赞][点赞]怀疑非佛说。印度高僧总结的。佛不可能说这些。
一本万利
嗡玛尼呗美哄
元享利贞
佛家东来是请来,四十二章经是小乘,大乘佛教只能在中国。秘尔不宣。
元享利贞 回复 11-07 18:49
大乘小乘都在中国,印度只有印度教。
无隐 回复 11-07 01:31
你懂大小乘?还只能在中国,你这么说,是不是说佛说的是小乘,来了中国才变大?
一本正经
常行250戒[横脸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六翼天使】
随喜赞叹 阿弥陀佛
一本万利
南无观世音菩萨
PAULWang
先有盘古后有天,太上更在盘古前!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11-07 09:39
重症网络小说患者[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一本万利
南无地藏菩萨
用户67xxx04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一本万利
南无妙法莲华经
一本万利
嗡阿吽班扎咕噜呗玛悉地吽
一本万利
南无阿弥陀佛
yshulf1988
其实很简单!!㊙️密就在^东郊皇陵^[鼓掌]
酌影饮
南无释迦牟尼佛[点赞][点赞][点赞]🙏
八桂花开
俺发现:其实佛→才是真正的人!(广西梧州覃春铭)
八桂花开 回复 无隐 11-07 13:06
信不信由你!俺挖遍世界各宗教,但未来世界各宗教却唯俺马首是瞻!这→就是实力!(广西梧州覃春铭)
无隐 回复 11-07 13:00
稍微了解过佛法的人都知道你在胡说八道。欲望使人迷失自我,好自为之吧。
泛阅慧 回复 10-27 20:44
其实人也是真正的未来佛!
一本万利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smxxh张世斌
摘抄而已佛经海海!
风轻飞扬
东方不败!
用户18xxx44
(有道者,号曰佛),佛字本意:是看不见。即然是看不见,那佛是谁发现的?能自原其说吗?
用户18xxx44 回复 11-08 10:24
不是佛传法,而是僧传法。人看不见“佛”,“佛”如何传法?
泛阅慧 回复 11-08 10:18
感谢你的评论,佛、世尊、天人师,其实都只是一个名号而已,真要说到佛在不同时期传法,可能名称就很多了!
用户18xxx44
(汉明帝,夜梦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史书有《资治通鉴》上并没有此言,无记载。应是僧人胡编乱造一些眩念懵人。
用户18xxx44
《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七中(帝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因遣使之天竺求之道,得其书及沙门以来。)在这里汉明帝求的是佛(神),来的确是沙门(苦行僧),为什么来的是沙门而不是“佛(神)”?因为佛是看不见的,也根本不存在,自然就不会来了。
泛阅慧 回复 11-08 14:08
沙门只是出家人,并不是佛!您说的有道理,不过我个人觉得更正确的理解,佛不是不会来,而是“如来”,好像来了,好像又没来。你说在,又不在。是名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