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花旦转行卖面包,曾志伟剪彩成龙送花篮,顾客排长龙生意兴隆

幽影探秘者 2024-12-01 12:24:03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文|爱笑小鱼酱

编辑|爱笑小鱼酱

港星转型:从荧幕到面包店,探寻演艺圈变迁与个人选择

时代浪潮下的香港演艺圈

曾经的电影天堂,星光璀璨,梦想的制造所。

TVB,这个名字承载了多少人的青春记忆,也见证了香港娱乐产业的黄金时代。

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等大明星,还有汪明荃、赵雅芝这些资深女神,TVB在香港乃至整个华语娱乐界几乎无人能敌。

这部电视剧让人印象特别深刻,成了很多人共同的回忆。

事物发展到顶峰后往往会有所衰落,这好像是个永恒的规律。

进入21世纪后,TVB的光环逐渐褪色,曾经的辉煌似乎一去不复返。

内地影视行业的崛起,如同一声惊雷,打破了TVB一家独大的局面。

资金涌入、制作精良、题材新颖的内地剧集迅速抢占市场,对TVB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互联网时代让情况变得更糟,大家看东西不只在电视上了,网络平台吸引了好多观众。

而TVB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题材老套、创新不足、演员青黄不接等问题日益突出,收视率不断下滑。

香港影视市场本身的萎缩,更是让TVB的营收雪上加霜。

过去的抢手货,现在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这种困境直接反映在演员的生存状态上。

过去,TVB的艺人收入虽不丰厚,但至少收入稳定,而且曝光率也不低。

现在,TVB的影响力不如以前了,很多演员的收入也因此大不如前,不少演员只能做些小角色来维持生活。

在香港这样生活成本很高的地方,收入又少得可怜,让很多演员都不得不考虑找其他工作了。

他们有的转行做起了销售员,有的当起了教练,还有的甚至去做起了服务员、加油工、出租车司机等底层工作。

曾经的明星梦,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格外脆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唐诗咏的转型之路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这位昔日的TVB美女明星,去年离开电视台后,没有急着另寻工作,反倒是另辟蹊径,开了一家面包店。

曾经在荧幕上塑造各种角色的她,如今站在了面包店的柜台后面,这背后究竟有何原因和启示?

唐诗咏华丽转身:从TVB热门女演员到面包店掌门人

2022年,唐诗咏正式离开TVB,结束了她二十年的电视生涯。

在TVB的二十年里,她参演了众多剧集,塑造了各种各样的角色,从最初的配角到后来的女主角,她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也积累了一定的人气和知名度。

不过,她始终没成为顶级女星,这可能也是她决定离开的一个因素。

离开演艺圈后,她没急着找新戏拍,干脆自己开了一家面包店。

这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也展现了她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她没有沉浸在过去的荣耀里,反而大胆跳出安逸区,去尝试新鲜事物。

唐诗咏的面包店取名为“33cubread”,位于香港铜锣湾波斯富街,这条街道人流量巨大,租金也相当昂贵,每月高达六万港元。

这家店空间不大,一眼就能看遍,主打的是日式吐司。

从试营业开始,“33cubread”就引发了排队热潮,顾客每天大排长龙,队尾甚至能排到相邻的四五间店铺门口,最高峰时排队人数多达百人。

由于面包供不应求,唐诗咏不得不将每日的产量从500个增加到1000个,甚至需要限购,每人最多只能购买五个。

10月24日,面包店正式开业,当天星光熠熠,场面热闹非凡。

陈豪、杨怡等一众TVB艺人纷纷来助阵,TVB总经理曾志伟也亲自出席剪彩,国际大牌成龙还送了花篮表示祝贺。

这些都足以证明唐诗咏在圈内的好人缘和广泛的人脉。

唐诗咏的面包店之所以能快速走红,绝非巧合。

光靠明星效应还不够,还得看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大家的评价。

她携手日本烘焙大师川岛善行,精心调校面包风味,这是让顾客常来的关键。

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消费者对食品的品质和口味要求极高,唐诗咏的面包店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唐诗咏的人际关系为她带来了不少便利。

开业首日,众多明星朋友纷纷前来捧场,面包店因此名声大噪,吸引了不少好奇的顾客尝新。

此外,唐诗咏亲力亲为的态度也赢得了顾客的认可和尊重。

在试营业期间,她每天早上八点就出现在店里,素颜朝天,忙前忙后,从烘焙到接待顾客,事无巨细,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与她在荧幕上塑造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顾客感受到了她的真诚。

她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明星,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面包店老板,用心经营着自己的事业。

尽管面包店生意火爆,但唐诗咏并没有被眼前的成功冲昏头脑。

她对未来的规划很清晰,现在就想着先把这家店经营好,打好基础,积累好口碑和经验,至于要扩大规模,那是以后考虑的事。

她也澄清了外界的猜测,表示并没有完全放弃演艺事业,只是暂时将重心放在面包店上,如果有合适的剧本,她仍然会考虑接拍。

她的这种务实作风,让她的转型更有望成功。

唐诗咏的转型之路并非个例,许多TVB演员都在时代变革的浪潮中,寻找着新的出路。

他们的转型故事,有的令人唏嘘,有的则充满着励志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展现了港星转型之路的多样性。

戴耀明,TVB的“金牌绿叶”,常常在剧中饰演一些智力缺陷或性格古怪的角色。

尽管出场不多,但他演技高超,让观众印象深刻。

然而,随着TVB的衰落,戴耀明的工作机会也越来越少,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放下演员的身份,在茶餐厅打工。

这份工作与他曾经的演艺生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逼仄的厨房里,他需要洗碗、送餐、倒垃圾,甚至还要清理厕所。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收入却只有几百元。

戴耀明慢慢想开了,面对记者采访时也表现得挺大方。他承认自己现在没戏拍,得靠打工过活,同时也在学习新本领。

戴耀明这类基层演员,很多人都是这样,没有名没利,资源也少,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就得硬抗。为了生计,他们有时候不得不放弃演员梦,去做些和演戏不沾边的工作。

相比戴耀明,谭小环主动求变,转型相当成功。

作为1994年的港姐冠军,谭小环也曾在TVB有过一段辉煌的时光。

她参演过《古惑仔2之猛龙过江》《搜神传》等多部影视作品,但始终未能大红大紫。

2014年,她选择了离开娱乐圈,和先生合伙开了家卖鱼蛋的小吃店。

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许多人认为她“自降身价”,曾经的港姐冠军竟然沦落到街头卖鱼蛋。

谭小环对这些闲言碎语并不上心,她更关心的是实际的收入,而不是那些空洞的名声。

她的决定没错,那家小吃店生意特别好,赚钱不少。

谭小环的成功转变让人深思,娱乐圈里并非都能成为明星,与其在演艺圈里硬碰硬,不如换个方向,在其他行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陈键锋,曾经的TVB当红小生,也经历了转型的阵痛。

他长得帅,戏也演得好,因此圈了不少粉。

2019年,他发表了一些不太得体的言论,这让他演艺生涯一度陷入停滞。

之后,陈键锋尝试转型成为潜水教练,却不幸发生学员溺亡事故,再次将他推上风口浪尖。

陈键锋现在在学做法式菜肴,梦想成为一位厨师。

他的转型之路充满了波折和不确定性,也提醒我们,转型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

江华,曾是TVB的明星,演过唐三藏、雍正等多部剧的经典角色,很受大家喜欢。

因为身体问题加上和TVB的合同矛盾,他的演艺生涯开始变得不太顺。

为了生活,他换过行当卖保险,后来又投身于直播带货的潮流。

江华的转型之路,充满了无奈和辛酸,曾经的影帝,如今却要为了生计奔波,其中的落差可想而知。

他总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力求做到极致。

通过对比不同演员的转型经历,可以发现,转型成功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人能力、资源、市场环境、个人选择等因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像谭小环这样,具备一定的商业头脑,并且能够放下明星光环,脚踏实地地经营,更容易获得成功。

而像戴耀明这样,缺乏资源和人脉,转型之路则更加艰难。

个人的选择和付出,对转型能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演员来说,转型不仅仅是为了生计,也是为了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实现个人价值。

在演艺圈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明星,转型可以帮助演员开拓新的职业道路,提升自身的能力,获得更稳定的收入,也能够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四、结语:演艺圈的变革与个体命运

唐诗咏面包店的成功,以及其他演员的转型故事,共同反映了香港演艺圈的变革以及演员们在适应时代变化过程中的选择和努力。

那些辉煌的日子,现在都成了回忆。

现在,他们得放低姿态,从头再来,勇敢面对新的挑战。

香港演艺圈的未来在哪里?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没有啥直接好说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香港演艺圈需要不断创新和变革,才能重新焕发生机。

演员得不断进步,跟上市场变化,这样才不会在竞争里落后。

唐诗咏、戴耀明、谭小环、陈键锋、江华……

那些曾经星光熠熠的名字,现在各奔前程,走上了各自不同的人生路。

他们的经历,既反映了个人命运,也映射了香港娱乐圈的发展历程。

他们的选择和努力,也提醒我们,成功并非只有一个定义,在不同的领域都能找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步,就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2 阅读:3868
评论列表
  • 2024-12-02 10:09

    谭小环这个港独中的港独。

  • Feng 2
    2024-12-02 19:16

  • 2024-12-02 20:06

    21世纪已经过去4分1,再过4分3又如何[得瑟]

幽影探秘者

简介:幽影探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