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外援就是先进?提高中国足球需要脚踏实地打基础

久古说体育 2024-12-25 16:20:01
开放外援就是先进?提高中国足球需要脚踏实地打基础

几天前,宋凯在2024年足球发展研讨会上提出了一个自己的观点:我是想开放外援的,但是很多人反对,思想不统一。我们的联赛体系,不开放没戏;他同时指出,欧洲足球什么会成为世界足球的中心,我们必须要以开放的理念来思考。人家是越先进还越开放,我们是越落后都不开放。

宋凯这番话,与他几天前召开的足球教练员大会上提到的“技术为王”一样,赢得了满堂喝彩,还有人暖称“接地气”。实事求是地说,已经很多年没有听(看)到过足协主席如此详细地谈技术、谈外援的具体问题了。印象中,人家都高高在上,说些大而全,并且全都正确的话。

不过,也有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并且感觉有点震聋发聩。

姬姓知名媒体人发文表示,尽可能和国际接轨,是发展提高中国足水平的必由之路,但不能是“选择性接轨”。他先提出两个问题:欧足联有财政公平法案,我们是否需要补上?日本、韩国联赛每年都公布俱乐部薪酬总额和明细,我们是不是要跟进?

关于开放外援,姬知名以五大联赛为例谈了欧洲足球的一些做法。首先,因为一体化,所以欧洲很多联赛对欧盟球员没有人数的限制。其次,对非欧盟国家的球员,各个联赛又各有规定。

比如,法甲对欧盟球员没有任何限制,与此同时,ACP集团国家(包括48个非洲国家、16个加勒比海国家和地区以及15个太平洋国家)的球员也不被视为外援;但每队只能报4名非欧盟球员。

西甲除了ACP集团国家之外,土耳其及哈萨克斯坦等8个中亚国家的球员都不算外援,但每支球队只能注册和上场3名非欧盟球员。德甲对欧盟和非欧盟球员都不设限制,但对每支球队使用本土培养的球员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即“2+2”或者“4+4”政策。英超最为严格,除了英伦4岛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球员要想加盟必须获得劳工证,等等。

开放外援的前提条件,管理部门需要制订出一整套配套措施以及必须得到严格执行的规章制度。离开现实情况和具体问题一味谈开放,到头来极有可能还是过去若干个10年里中国足球东一榔头西一个棒槌,最后是什么也没学到。

一个事实就是,现在的职业俱乐部基本上没有自身造血功能,相当一部分俱乐部甚至连生存都困难,但不得不花大量宝贵的资源用于配齐5名外援。泰山俱乐部为了“凑人头”引进了只有5万欧元的外援,更成了球迷茶余饭后的谈资。

事实上,日本联赛早些年也曾实行过类似的政策(现在是否还在实施未知),即“提携国制度”。但日本足协制订并严格实行财政公平政策,要求俱乐部必须保证盈亏平衡,如果连续3个赛季俱乐部出现财务赤字,将失去参赛资格等等。

甚至,日本联赛的政策比欧足联的财政公平公平法案更严谨。比如,设立了经营咨询委员会,专门负责审核和指导俱乐部的财务运作。此外,早在2005年J联赛还创立了稳定基金,以帮扶经营困难的俱乐部能够渡过困难、继续参加联赛(相应地,我们是联赛准入)。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究竟要参考哪个联赛、实施哪些制度?个人认为,不能仅仅以不限制外援人数就是开放、反之就落后;也不是欧洲联赛越先进就越开放。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放开援的前提条件是否具备,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沙超联赛为了“对接”欧洲联赛或者亚冠,几乎是完全“放开”外援,结果其国家队成绩一落千丈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饭都吃不饱,却一门心思想着衣着光鲜亮丽;连5外援都养不起,却又急于求成、奢谈完全放开,这让人有点难以理解。

足球运动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是规律,就只能遵循而不能违背。推行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从青少年足球开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大量的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惟其如此,才有条件谈“放开”。

否则,光凭热情和冲劲,或者喊几句口号,今天说放开、明天谈技术,只能是好高骛远,只能是照猫画虎。

0 阅读:11
久古说体育

久古说体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