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生物多样性知识管理与平台开发报告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宣布“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正式上线,来自科研单位、保护机构和企业等领域的40余位领导、专家出席了会议。“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的成功上线,是中国保护地管理改革规划型项目在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目标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未来,平台将持续完善功能,深化知识共享,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会议现场。
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江东表示,地理资源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有着丰富的积累,平台上线将为科研机构、保护地管理者以及普通公众提供便捷的工具,满足生物多样性知识查询、学习与管理的多种需求。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马超德指出,实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科技、人口、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融资等多方面协同推进。规划型项目的6个子项目在过去五年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汇聚了这些成果及知识产品,是规划型项目留下的宝贵财富,并将为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重要贡献。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专家王爱华介绍了全球环境基金中国保护地管理改革规划型项目的总体进展,分享了项目在完善国家公园体制、增加保护地面积、缓解保护和发展矛盾、提高保护地知识管理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成果与经验。她指出,研发团队出色完成平台研发任务,实现项目文件要求的规划型项目下6个子项目的知识管理和成果共享,可促进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地相关知识传播。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秀波研究员及研发团队,详细介绍了平台的功能设计和运行情况。他指出,平台具有专业性、互动性、公益性的特点,旨在利用网站IT技术,整合珍稀濒危物种和自然保护地等多元异构数据资源,通过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将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利益相关方保护行动和自然保护地管理最佳实践以及管理流程和结果开放共享。
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首页。
在专家点评和分享环节,专家们对平台上线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平台内容充实、界面友好,互动性和包容性强,解决了不同项目之间知识产品相互隔离的藩篱,能满足子项目、各级保护地机构和人员和环保公益组织的多方面需求。同时,专家们对平台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并希望平台能够更加充分连接生物多样性资源和主体,吸引更多知识和用户入驻平台,包括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和国际机构,使它们也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平台资源。
据悉,2019年,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启动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自然保护地管理改革规划项目。其中,作为规划项目的协调子项目,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实施了中国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创新项目(C-PAR1),负责规划项目总协调、知识管理和成果共享。根据C-PAR1项目文件和双年度工作计划安排,2022年11月,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开展“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开发任务。
平台包含生物多样性知识宝库、能力发展门户和公众科学园地三个功能模块。知识宝库是一个汇集物种、保护地、保护机构与人员、C-PAR子项目成果等生物多样性信息的数据库。能力发展门户通过大型开放式在线课程的形式,提供在线培训和教育。公众科学园地是一个开放性的信息分享和互动平台,专门用于展示与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地有关的最新活动和研究进展。
记者:李运恒 校对:汤琪 编辑: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