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里面,每个地方都有地区特色,即便情况是有所差别,但都会在某一个范围内波动,因为大家都是同处同片蓝天之下。
由于本人曾经多次参加公务员年度统计工作,对全市的干部职数了解还比较清楚,每一级政府的处级领导职数相隔很远,这里讨论仅仅局限在县城,级别为县处级。
我也问过兄弟市的负责信息科的科长,他们的数据和我们的比较接近,也许是同在一个省,为此,我特意在网上查询外省相关数据,当然,查这些数据是有技巧的。
一是关于机关工资调整的报道,能完成工资调整的,都是过了初任公务员的试用期的,当然试用期人员也是占用了编制的。
还有,就是社保信息,特别是养老金的调整,各地都在强调正增长,这也是一种政绩,相关报道的还比较多,人数很可靠。
当然还有其他途径,比如查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可能也会有人数信息。
以50万人口的县城为例,一般是12个左右的乡镇,结合现有数据,我们来取一个平均值,在职的公职人员总数为一万人。
同样类型的县,把职级和职务一块统计进来,县处级干部大约在60人左右。
那么一个县的晋升副处的概率就能算出来了,比例的中位值为60:10000,就是离我们常说的“百里挑一”还差那么一点点。
1000个公职人员,才有一个出那么6个处级干部,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乡镇的书记、镇长见到副县长来检查工作,接待就成为当前重点工作之一,接待好那么手中的工作就做好了一半。
当然,这个竞争的白热化还有考虑干部的交流制度、回避制度等等,跨县城的干部交流,因为有来有回,基本可以不考虑。
但是,来自市级省级的空降干部,竞争副县级干部职务的案例,几乎每个县都会碰到,而且这样的情况,县城只能去接受。
上级的工作经验,对政策的把握都比基层起来的乡镇干部要高一些的,有些乡镇干部可能还有恶习陋习,比如“云浩止耕”。
站在全省全市的范围看县城,眼界更宽更广,眼中的“活”自然有不同的风景,所以县城里晋升副处是没法与上面的人竞争。
当然,职级和职务在权力方面相差甚远,比如有一个乡镇,它有一位四调,四调指挥不了副科,甚至科员都不给四调面子。
所以,若再把职级这块再去掉,一个同档次县城里的副处干部人数就会降低至千分之五以下,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说,县城天花板很低,“弯腰行走的”不足为奇。
总之,县城晋升副处的竞争白热化,从数字上感受不明显,而现实中的人情世故、彼此竞争中的各种小动作小把戏,已不胜枚举。
哪里有一万公职人员,正常的应该2千多公务员。
等待正科级十五年后正常升级版副处享受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