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甄嬛传》最后这几集了,20几岁的时候大肆重温甄嬛入宫到去甘露寺,然后直接跳到回宫干服安祺拉小分队,到皇后被禁足“死生不复相见”迎来属于自己的“全剧终”。
这两天从最后一集往回看,前两天写嬛嬛和四郎的诀别,今天看到果郡王死后,皇上第一次来看甄嬛,两个人这番谈话,实在五味杂陈,有太多太多命运的交织其实早已超越了爱恨。
原来要穿越岁月,才能真的窥见人心复杂,永远超乎想象,每一次都比自己从前的理解更多几重。甄嬛和皇上之间的关系早已不再是前期浓情蜜意,你侬我侬的宠与爱了。其实越往后走,皇上对甄嬛是夹杂着理性与感性的依赖。
目前来看,没有比甄嬛更合适的人选了。妃位里面,端妃脑力值不差,奈何体力不行;敬妃打辅助不赖,但没有主事之才,甄嬛有心有力,没了她,后宫不知乱成怎样一滩浆糊,这是皇上说什么都不愿见的。感性上,皇上老了,人越往死亡上靠,越需要情感的慰藉,越需要情感向的承托。
这种承托已经不是满足身体上的情欲需要,那些和年轻嫔妃厮混的日子不过是皇上不愿意认命,不愿意服老,才勉强挑战生理极限的任性之举。皇上需要的其实是一个和他拥有共同回忆的人陪他一起回忆。
生命再往前走不过是日渐凋零,他再也无法抵达下一座高峰,这对于一个曾站在山巅的强者来说,无疑是落寞的,他需要去在曾经中找回一点自信,去见证那些生命真正的高光时刻存在过,这是他真正的“生机”,而甄嬛是曾陪着他共同经历顶峰的人。
无论是事业上的还是爱情上的顶峰,甄嬛都陪着他见证过。皇上登基是事业上的高光,恰逢此时甄嬛入宫,倚梅园许愿邂逅;御花园杏花微雨巧遇;温泉新浴浪漫初夜;四季三餐的相伴;甄嬛怀孕晋位过生辰是他们的爱情高光。此后他们默契相随,除年羹尧事业爱情双丰收,彼此信任彼此认定。
难得的是还一起经历过破碎,莞莞类卿的心碎到凌云峰重归于好的心醉,感情上甄嬛回宫,失而复得,破镜重圆,事业上铲除了前朝最后一患隆科多,开启了雍正全新的时代。“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不就是这些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年纪和岁月。
所以,哪怕此时此刻的甄嬛已经在他们之间纯粹的爱情里有了瑕疵,但皇上仍然舍不得她,还是留下了她,甚至晋位于她,给了她地位和权力。并且一再容忍于她。这一次的谈话里,甚至把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
没有为皇上洗白的意思,但人心复杂,他对甄嬛有感情,但也对感情极其不信任,况且甄嬛的确心有旁骛。只是这一刻觉得皇上蛮可怜的,他内心的某个部分永远都是那个长不大的孩子,虽然他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握生死,但他渴望母亲的疼爱,渴望着一首儿歌却始终得不到。
他发现了母亲与隆科多的秘密,发现了父亲身为九五之尊也会被绿,由此产生了对情感极度不信任,以至于他怀疑甄嬛,但又怀疑自己是否过度敏感错怪了甄嬛,这种复杂的情绪一直在绞杀着他的内心。他一面关心甄嬛的伤势,用“走路也不看着,是小厦子不小心伺候”来将甄嬛受伤合理化,去挽回甄嬛,挽救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一面又心生疑窦地指责甄嬛是“心痛过度所致”是因为“这般介意允礼之死”才会自己也丢掉半条命。
其实皇上何尝不是,始终都在围困自己。他总是无法攻克自己的心魔,明明给了台阶,明明关心甄嬛的身体,可最后还是要绕回老问题上,总是想要对方给自己一颗定心丸。
所以他再一次放下了自尊、身份和骄傲,似乎渴求似的说出一句:“不是朕疑心你,不过嬛嬛,朕觉得你不像从前了。”
这时候四郎是想说,我不计较你与允礼,你也不要计较我杀了允礼,就让我们两个人放下允礼,在剩下不多的日子里,过只有我们两个人的生活吧。
在这么敏感的当下,皇上的疑心未消,他是掌握生杀大权的人,一个不小心甄嬛性命堪忧,她没有全心全意打消皇上的顾虑,还能这么句句带刺地顶撞,可见甄嬛真的拿捏了人性。不解释才是最好的解释。
生气就是对皇上不信任最好的反击。用力过猛和果郡王撇清关系,未免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既然皇上以四郎的身份在问,站在四郎和嬛嬛的情感关系里,两个人应该是互相信任,真心相待,嬛嬛正好抓着四郎不信在先发难,“还如从前”就是“不如从前”,紧扣前面“疑心臣妾”用一气到底来表达自己根本不在意果郡王,只是在意皇上,在意四郎。
从头到尾甄嬛没有接关于果郡王的任何话头。如果甄嬛不是笃信皇上对她有情,又怎么敢用这招去刺激皇上。而牵动他们彼此的,他们始终都不忍也不舍得放手的,不就是那些一起经历过的“从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