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刘文辉如果炸了泸定桥,红军可能战败,他为何不炸?

花开四季如春 2024-11-29 17:54:19

1935年5月,红军为摆脱十余万国民党军队的追捕,强渡天险大渡河,河上只有一座铁索桥连通两岸。

当时蒋介石对守军指挥刘文辉下了死命令,要求其炸掉泸定桥,绝对不能放红军过河。可令人意外的是,刘文辉并没听从蒋介石的意见,只将桥上的木板悉数拆掉,留下光秃秃的铁索。

这也给了红军机会,有了声名赫赫的“飞夺泸定桥”事件。

当时的红军已经被逼到绝境,若是刘文辉真的听从了蒋介石的命令,红军很有可能会因此而战败。可他为何没炸呢?他当时究竟在想些什么?

飞夺泸定桥

1935年,正值国共两党交战激烈之时,在得知红军的下一步计划后,国民党军对其展开了疯狂的围追堵截,将红军逼到绝境。

5月,红军为摆脱十余万国民党军队的追捕,将目光投到了大渡河。只有跨过这条湍急的河流,才能继续北上之路。只是,这件事实在太过艰难了些。

船少,水急,国民党始终紧咬不放。

5月25日,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刚在四川的安顺场成功强行渡过大渡河,蒋介石就立马调了两个旅的兵力支援泸定桥守军。

为避免延误战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已成功渡河的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继续沿左岸北上,主力军沿右岸北上,两支队伍夹河而进,火速夺占泸定桥。

事情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可28日清晨,左路军忽然接到了团长的命令信:“中央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命令比原先的安排整整提前了一整天。

中央军委下此命令,也属实是无奈之举,毕竟敌情发生了变化。蒋介石又派了援兵前来,若是不提前夺取泸定桥,战况将更加艰难,红军也会彻底陷入国民党军的包围圈中。

可是要将原先两天的行程硬生生合并成一天,又岂是那么简单的?

凭借惊人的毅力和满腔热血,众将士竟真赶在29日的朝阳升起之前赶到了距离泸定桥十里远的上田坝。

他们兵分两路,很快就占领了泸定桥的西桥头,可当众人准备过河时却发现,那桥竟只剩光秃秃的铁索!

湍急的水流拍打河岸,震耳欲聋,桥对面的工事已经构筑完成,架满了重机枪和迫击炮,就等着红军前去送命。

左路军指挥官召集各干部展开了紧急会议,在二营二连挑选了22名勇士,组成夺桥突击队,在全团的火力掩护之下,对东桥头发起进攻。

刹那间,枪声炮声不绝于耳,硝烟火光弥漫,只见那勇士们一手抓着铁索,一手持枪,义无反顾的朝对岸杀去。

铁索摇摇晃晃,桥下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水,是低头看一眼就直让人胆颤心惊的程度,可红军别无退路,勇士也别无退路,他们能做的只有昂首向前。

战斗愈演愈烈,那22名勇士也终于到了桥对岸,可谁曾想,变故突生。

只见桥那边火光顿时冲天而起,熊熊燃烧,阻拦了勇士们前进的脚步。敌军在火焰那边猖狂大笑,仿佛已经胜券在握。可一下秒,那些人却瞪大了双眼。

只见红军的勇士竟携着满身的火焰冲了过去,宛如天神下凡!火焰灼烧着勇士的身躯,却无法磨损他们的意志。刘文辉自以为万无一失的狠计,在他们的眼里,就如同笑话一般。

他们冲进了敌营,丝毫无胆怯之意,红军其他的将士们也扑了过来,在敌军难以置信的目光中,拿下了战争的胜利,彻底冲出了蒋介石费尽心思布置的包围圈。这就是著名的飞夺泸定桥事件。

可此战之中,有个关键点却让很多人都不理解:负责坚守泸定桥的国民党派指挥官刘文辉,为何只是将木板拆下,而非直接将桥炸毁呢?

刘文辉留桥原因

很多人猜测,这是红军在其中运作的结果:刘文辉是军阀,并不完全隶属国民党阵营,于是红军利用了国民党和地方军阀之间的矛盾,与刘文辉达成了某种默契。

事实上,刘文辉与红军真的是一点关系也没有,不炸桥也全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

首先,他并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能拦住红军的攻势,毕竟在泸定桥事件发生之前,红军已经有一支队伍强渡大渡河成功,其实力不容小觑。

而且,关于红军的传奇故事实在太多了,哪怕不相信,刘文辉的心中也已经埋下了怀疑的种子,万一奇迹真的出现了该怎么办?

虽然可能性很小,可若是真的被红军攻了过来,他还可以从此路撤退,不至于被围困致死。

其次,刘文辉时任四川省的“省主席”,而这泸定桥,则是连通四川和西藏的唯一枢纽,是两地居民的交流的唯一途径,倘若真的破坏掉,肯定会激起民众的不满。

刘文辉不愿意冒这个险,他这“土皇帝”当得好好的,不想因为这件事就动摇自己的统治。

为了保证自己是民心所向,稳固自己的领导地位,刘文辉当然不会轻易的炸毁这座川藏交通枢纽的泸定桥。

可能有人会觉得,就算是交通枢纽,那炸掉之后还可以重建啊,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就要提到泸定桥的由来了。

清朝康熙年间,汉、藏的货物往来都要经过这条大渡河,可传统的运输方式效率实在太低,两岸货物积压,许多都变了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大渡河上第一座桥梁:泸定桥正式开始修建。

大渡河水流湍急,为保证桥梁的稳固,便采用了铁索桥的形式,由13根铁链连接两岸,上铺木板供人行走。铁链粗壮沉重,工匠们耗时七个月才完成这项大工程。

所以啊,这桥要炸毁并不容易,想修起来更是难如登天,耗费的代价也太大了些。

因此,刘文辉犹豫再三,还是留下了这座桥,只是拆掉了其上的木板。

他想的也没错,早被逼至绝境的红军,怎么可能渡过这样的铁索“桥”呢?就算真的发生了奇迹,让他们闯了过来,堆在桥头的木板浇上煤油,立马就能形成一道严密的火焰防线,照样万无一失。

只可惜,红军所坚守的信仰之力不是他可以想象的,对红军的轻视让他在此次战斗中吃足了教训。

结语

战报传到蒋介石手中时,他当真是气不打一出来。明明早就交代了,一定要把桥炸掉,不要给红军留下可乘之机,可这刘文辉就是不肯,还说什么守不住就用煤油烧桥,断不会让红军过河。

可事实却是刘文辉灰溜溜的逃了回来,低着头一声不吭,而红军早已大步向北方迈进,迎接新生了。

飞夺泸定桥的胜利,彻底让妄图在大渡河以南击溃红军的念想,令红军得以继续北上,转危为安。

后来,为了纪念战斗中英雄们的事迹,当地政府在泸定桥旁建立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邓小平题写碑名,聂荣臻撰写碑文。

0 阅读:38
花开四季如春

花开四季如春

花开四季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