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还曾记得40年前供销社的口号吗?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供销社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是很多人曾经的回忆。那时候,买什么都凭票,布票、粮票、油票、肉票等……那时候的供销社,全国一个价,无假货,买的放心,吃的放心,市场人气旺,童叟无欺。供销社算是一代人的回忆了,曾经的老物件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岁月不绕人,我亦垂垂老矣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味那些曾经载满无数回忆的时代。
铝制暖水壶:在那个冬天,家家户户的角落都藏着这样一个“取暖利器”。它的容量大、保温性能好,仿佛能装下整个冬天的温暖。
双桶洗衣机: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拥有一台双桶洗衣机,就像拥有了一件宝贝,它解放了人们的双手,也见证了家庭的变迁。
缝纫机:这个家庭须备的“大件”,是妈妈奶奶们忙碌的身影,是一代人温暖的记忆,也是家庭温馨的见证。
煤油灯:在那个没有电灯的夜晚,煤油灯是重要的照明工具。昏黄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煤油灯的光芒照亮了无数个温馨的夜晚。
黑白电视机:那个时代的娱乐产品,每个周末全家老小都会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仅有的几个频道,黑白电视机成了家庭欢乐的源泉。
篦子:蓖子,又名梳蓖,从清朝时就已经有的了,是清除头发里的虱子用的。那个年代,很多人头发都是虱子,这东西很管用的!在当时几乎是家家户户的必备之物,也是那个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
蛤蜊油:蛤蜊油,用过的人太多了。在我的印象中,小盒的蛤蜊油只卖7分钱,治疗皲裂效果特别好,经常去供销社买这个用。在精致的贝壳状小盒子里,挖一点涂在手上、脚上,冰冰凉凉的,很快就能缓解干燥和皴裂,是那个时代女性的小秘密。
大红大绿的花布:那个年代的审美符号,是家庭主妇们制作衣物的必选,也是那个时代的色彩记忆。
布鞋:轻便、舒适,适合各种季节穿着,大多是手工缝制,承载着一家人的温暖与爱。
铁皮桶:家庭常用的储水工具,特别是在没有自来水的农村,是每日的固定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竹制扫帚:那个年代清扫庭院和家居的主要工具,由竹枝绑成,结实耐用,是那个时代勤劳的象征。
红缨枪:那个年代孩子们的玩具之一,用竹子或木头制成,枪头绑着一根红缨绳,是童年的欢乐。
竹子热水瓶:供销社的热卖产品,每个家庭几乎都会有一两个,是必不可少的家居用品,也是温暖的传递者。
铝饭盒:轻便耐用,是当时学生和工人的标配,盛的不仅是食物,更是对生活的热爱。60至70年代,人均生活费低于7元,可以跟工会申请吃补助,所以上班时带的饭菜,基本都是晚上吃剩的饭菜,早上带上中午吃,当时的条件绝没有图片中的菜肴丰富
手推车:农民的重要运输工具,用来运送粮食、蔬菜等,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是那个时代勤劳的见证。
油纸伞:既是遮阳工具,也是雨具,颜色鲜艳,图案多样,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道风景线,也是那个时代女性的优雅。
皮带:这种皮带印象最深,有时候上厕所时越弄越紧,就是那个腰带害我尿了裤子。同时这条皮带也是那时候的身份象征,穿件白色衬衫,配上这条皮带,绝了!
鸡毛掸子:记得那时候逃学,回家后被父亲用鸡毛掸子追着打。真的很怀念那时候的日子,生活苦了点,但是很快乐。
上海牌手表:质量简直太好了,听父亲讲过,当年娶妈妈的时候,缝纫机,自行车,上海牌手表,这三大件是结婚必需品。当时买这块手表可不是想买就能买的到,凭票购买,非常紧张。在哪个年代拥有一块上海牌手表,不亚于现在开豪车!
避孕套:那时候的避孕套可不是杜蕾斯,只记得当时从家里偷拿钱去供销社买避孕套当起球吹,其他的没有印象了。但查了些资料,在那个时候,避孕套,只要不破损,可以重复使用,如需再用,须洗净、晾干。不知道对不对?
老牌香烟:丽华烟2毛6,红旗烟4毛4,大前门5毛6;飞马牌0.28元,劳动0.17元,上海0.48元。不过红锡包牌香烟小编印象最深,年轻时候经常抽。
剪刀:我小时候也经常用这样的小剪刀,挺方便的,我家里现在就也有1把
二八大杠:也就是二八自行车,一辆二八自行车能载走全家四五口人,男人骑自行车,大梁上坐着大孩子,女人坐在后架上,抱着二孩子。
回力鞋:记得当时9.5元一双,每个年轻人做梦都想拥有一双。
剃头推子:专门给男士剪头发用的工具。
拉线开关:小时候一般家庭最常见的简易手拉线开关。非常简单,分别接入零线火线,固定在一个地方。拉绳儿就开灯,再拉就关灯
小人书:上学的时候,老师讲课,我在下面看小人书,三毛流浪记,小兵张嘎,越看越想看。
火柴:又叫洋火,历史悠久,六七十年代,火柴(洋火)两分钱一盒,一买一大包。
麦乳精:小时候生病时的特殊待遇,平时不让吃,只有生病了的时候才给吃。现在回想起来嘴里还有股甜甜的味道
结语:
这些供销社里的老物件,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承载了一代人的情感和记忆。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老物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们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被取代。让我们在怀旧中感悟生活的美好,在回忆中珍惜现在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