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谚语:诸花皆升,旋覆独降,旋覆是什么植物,它有哪些价值?

植物微观 2024-09-04 23:44:46

传统中医文化是我国三大国粹之一,而中医使用的中药材大部分都是植物。这些植物看起来毫不起眼,甚至很多人将它当成杂草、害草给铲除了,其实在传统中医看来,这些植物都是非常有药用价值的,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烦恼。如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草、白茅根、夏枯草、牛筋草、车前草、桑树、金樱子、葛根、菟丝子等等。民间还流传下来了很多关于中药材的民谚、俗语。

例如家有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着,一似手拈拿,其中七叶一枝花就是非常好的解毒草。还有打的满地爬,就怕八棱麻。识得半边莲,敢与蛇共眠等等。今天笔者要给大家分享的这种植物,它叫旋覆花。民间有句中医谚语是这样形容它的:“诸花皆升,旋覆独降”,其中提到的旋覆指的就是旋覆花。

今天笔者就来带大家了解这种植物,看看它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作用和价值。

认识旋覆花、了解旋覆花

旋覆花,因其花淡黄绿繁茂,圆而覆下故名,在北宋《本草衍义》中就有记载旋覆花名字的由来。此外旋覆花入药,药性多为降,例如降气止呕,消痰行水。而其它同类型的花药效多具有“升”的作用,故而有了“诸花皆升,旋覆独降”的谚语。

旋覆花也叫蕧、六月菊、金沸花、金钱花、满天星,它是菊科、旋覆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旋覆花最早记载于《尔雅·释草》,书中提到:“蕧,盗庚也”,在里面提到的盗庚,其实说的就是旋覆花。后来郭璞作在《尔雅》中对盗庚作出了注解,说:“旋蕧,似菊”。所以蕧、旋蕧、盗庚指的都是如今的旋覆花。

旋覆花植株并不高,通常不会超过1米。它的茎直立,有纵棱,茎秆绿色或微带紫红色。叶子互生,叶片椭圆形,边缘有锯齿。旋覆花的花期在夏季,6-9月份,头状花序,花顶生,黄色,有密集的舌状花,就像一个缩小版的向日葵。它的果期在秋季,8-11月,瘦果长椭圆形,有白色的冠毛。

明代《救荒本草》中就有收录旋覆花这种植物,其中还详细记载了旋覆花的形态特征。书中写到:“旋覆花苗多近水旁,初生大如红花叶而无刺,苗长二三尺以上。叶似柳叶稍宽大,茎细如蒿干,开花似菊花,如铜钱大,深黄色花”,描述的形态特征与今日的旋覆花一致。

目前旋覆花在我国主要分布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华东等地,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江苏、河北,浙江、安徽等地。喜欢生长在山坡路旁、田间地头以及水旁湿地,是民间一种较为常见的草本植物。

旋覆花的食用价值

旋覆花是一种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它的嫩茎叶在古代饥荒时期可以采摘来食用,充饥。明代《救荒本草》中就有提到,其中还记载了旋覆花嫩茎叶的吃法。说采叶炸熟,水浸去苦味,淘净,以油盐调食。

其实旋覆花不仅嫩茎叶可以吃,事实上旋覆花的花也是个好东西。可以拿来煮水泡茶喝,特别是喜欢咳嗽或者痰比较多的,喝旋覆花茶,止咳、祛痰、润肺。

旋覆花的药用价值

旋覆花在我国药用历史非常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是位列下品的好药材。旋覆花药用部分分为两种,花称之为旋覆花,地上部分的茎叶则称之为金沸草。其中旋覆花夏秋季节,花未完全开放时采摘晒干可用。消痰、下气、软坚、行水,像胸中痰结、咳喘、大腹水肿都可以用到它。

金沸草则在秋季9-10月份采收晒干备用,散风寒、化痰饮、消肿毒,像风寒咳嗽、胁下胀痛、疔疮、肿毒都可以用到它。在《药性论》中就有记载:“旋覆花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此外在《天宝本草》中亦有记载:“金沸草清肺除热,散寒去火。治呕喘咳嗽,吐衄,开窍通淋”。

可见旋覆花虽然常见,但是它的药用价值是极高的。像我们在野外遇到这些长得像野菊花的旋覆花,一定要引起重视。可以将它的花朵采摘下来晒干自用或者售卖都是非常不错的。目前旋覆花普遍价格保持在30-50元1斤左右,还是非常不错的。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于旋覆花了解了吗?你认识旋覆花吗?区分的出来哪种是旋覆花,哪种是野菊花吗?在你的家乡有旋覆花这种植物吗?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见解。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