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刘公岛陷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历时9个月的甲午战争以清廷惨败作为结局。
日本拒绝了清廷赴日议和的第一批使臣,要求清廷使臣要“十足全权、曾办大事、名位最尊、素有声望”,才配跟他们谈判。
正月十八日,清廷真正的掌权之人慈禧命令李鸿章作为全权代表前往日本议和。
就在两个月后,李鸿章就与日本代表伊藤博文签下了中国史上空前屈辱的《马关条约》。
能够做出这样愚蠢至极决定的慈禧太后,却把持清廷朝政足足47年,她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慈禧野心初现,垂帘听政
慈禧的野心与手段,要从咸丰帝之死说起。
1861年,咸丰帝病逝于承德避暑山庄,临终前,这位皇帝思索再三,给清廷留了一个政治布局。
那就是给他年幼的继承人载淳(即同治帝)选了八位顾命大臣,嘱咐他们“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行拟旨之权。
为了制衡八大臣,又分别给皇后慈安和载淳两印,以便之后下达诏令。
当然,载淳年幼,其中一印暂由慈禧代为保管。
慈禧呢?
作为同治生母,看着自己的丈夫把权力分得明白,唯独不分给自己。能从秀女做到皇贵妃位置上的她,忍受得了就怪了。
但当时的局势对她极为不利。
咸丰逝后,为了避免在京城的恭亲王奕䜣抢夺权力,顾命八大臣之首的肃顺立即将发号施令的权力中心定在热河。
不仅如此,还总是要将慈安与慈禧分个高低,离间两人关系。
慈安孤立无援的慈禧,怎么斗得过官场老油条肃顺?
还真斗得过。
慈禧先拉拢近在眼前、拥有一印的慈安,劝她将咸丰遗命“顾命大臣辅弼幼主”改为“太后垂帘”。
慈安坚决不同意,认为这有违祖制,还违背先帝遗愿。
慈禧当然不可能就这样算了,她不断提起太后垂帘的好处,又将肃顺比作鳌拜,让慈安认同唯有两宫太后垂帘方可让二人免为鱼肉,最终合谋。
到这儿就完了吗?
自然不可能。
拉拢完慈安,慈禧又借妹夫醇郡王奕環之口,去拉拢真正能抗衡顾命八大臣的恭亲王奕䜣!
奕䜣但奕䜣势力都在京城,远水救不了近火。
而两宫太后又与八大臣针锋相对,闹得极其难看,后来八大臣甚至连臣子的礼数都不顾及。
这让两宫太后越发明白必须早点回京,才能制得住八大臣。
回京,才是慈禧真正的杀招!
她先是命令载垣、端华护送两宫太后与小皇帝出发,又命另外几位大臣护送咸丰梓宫回京。
为什么这么命令呢?
目的自然是将八大臣分离,逐一击破!
九月二十九日,两宫太后率先到达北京后,立即向诸王大臣哭诉八大臣欺侮她们,诸臣听后愤怒异常,慈禧率先占得舆论优势。
仅在次日,慈禧就当机立断地发布了一系列谕旨,历数八大臣罪状,将他们解除官职。
而早已布置好的奕䜣立即将载垣、端华逮捕。
八大臣之首的肃顺,甚至还在路上护送咸丰梓宫时就被人围了,直接被送进了宗人府,一点反抗余地都没有。
这就是慈禧的第一战:辛酉政变。
从咸丰病逝的1861年7月15日,到辛酉政变的11月2日,只用了短短三个多月,慈禧就坐在了权力巅峰之一的位子上。
人尽其用,权力制衡
终于成功坐在权力巅峰的位子上了,慈禧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不不不。
此时的清廷外部,南有太平天国虎视眈眈,北有捻军政权施加压力,而清廷内部,皇帝年幼,慈安优柔,八旗子弟堕落不堪,偌大的朝廷竟然无人可用。
说是内忧外患也毫不为过,慈禧面对的又是一个天崩开局。
于是慈禧做了个违背祖宗的决定:重用汉臣!
1861年底,太平天国的势力已极其壮大,势力范围覆盖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浙江等诸多省份,攻下超过600多座城市。
太平天国几乎占据了清廷大半个江山,这让清廷的统治岌岌可危。
就在1861年十月十八日,也就是慈禧发动辛酉政变后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她立即给湘军统帅曾国藩下达一道谕旨:
“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着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并浙江全省军务,所有四省巡抚、提镇以下各官,悉归节制。”
曾国藩这个权力可以说是非常之大,即使是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一般最多也就管理两个省,但曾国藩,一下子就是江南整整四个省!
咸丰帝在位之时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因为清廷从来都采取“重满抑汉”的政策。
慈禧“掌权”之后,不到二十天就下达这样的决定,现在来看的确魄力非常。
曾国藩任职后,又分别于1861年末疏荐左宗棠任浙江巡抚,于1862年初春疏荐自己的学生李鸿章为江苏巡抚。
左宗棠率领的楚军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一下子就让太平天国又多了两个强劲对手!
当然,慈禧的手段没这么简单。
1862年2月初,慈禧又以同治皇帝的名义正式宣布“借师助剿”的方针。由洋人担任军官和教练,组建5000人的“常胜军”和3000人的“常捷军”。
不光如此,还要提供洋枪洋炮给清军,尤其是李鸿章带领的淮军,在进入上海后,换上洋枪洋炮,装备比老师曾国藩的湘军都要好得多。
李鸿章军队扩充了,装备升级了,而太平天国还在原地踏步,对付起来自然易如反掌。
因此仅仅到1864年,太平天国就灭亡了。
但是!
天平天国灭亡了,北边的捻军还没灭。
这只最初受太平天国影响而建立的农民起义军,虽然名声没有太平天国那么大,但其在历史上也同样声势浩大。
捻军采用的“五旗军制”使其组织结构比太平天国还严密,战术上,又以骑兵为主要作战力量,采用游击战术,更擅长跟清军周旋。
甚至可以说,这只民间组织要更加难缠!
捻军如何灭的呢?
先埋个伏笔,这里先说下灭太平天国的主要“功臣”:曾国藩。
1864年,曾国藩和其九弟曾国荃攻克天京后,清政府十几年的心腹之患终于解决,由曾国藩带领的湘军一时风光无两。
而慈禧,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很擅长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尤其是当自己的利益被威胁到时,那就更是心狠手辣。
都说功高震主,自古当权者杀功臣的例子屡见不鲜。
天平天国覆灭当月,政治嗅觉很敏感的曾国藩当即就“自请裁撤”。
不仅裁撤自己直接统率的湘军核心部队两万五千人,连弟弟曾国荃掌控的十多万湘军也要遣散。
很合理的决定,慈禧很满意,欣然应允。
但是,曾国藩自请了,却迟迟没动静。
慈禧当即明白他在想什么了,立刻做了三个决定:
派增格林沁借剿捻之名带兵进驻安徽,配合湖广总督官文,从地理上对曾国藩管理的江西江南两地进行压制;
派湖广总督官文去查湘军中莫须有的“叛军”,污蔑曾国荃手下的吉字营有“叛党”之嫌,从而牵扯到曾国藩;
派江西巡抚沈葆桢查处曾国荃手下抢的“金陵财宝”,按律缴获之物应上缴,但曾国荃却私自分发,这是犯了重罪。
曾国荃三招一出,曾国藩自然落了下风,只好从“自请裁撤”变为“被迫裁军”,将湘军从十几万砍得只剩一万人左右。
这下,曾国藩和刚刚收揽了被老师裁掉的湘军的李鸿章相互制衡,朝廷安全了,慈禧安心了。
然而,仅仅到1865年就又又又出事了,在安徽制衡曾国藩的僧格林沁为了立功,主动追击捻军,中计被一捻军小将给打死了。
这下,慈禧又坐不安稳了。
僧格林沁一死,制衡曾国藩的棋子就少了一颗。
更难办的是,谁去剿捻?
按理来说,剿捻这事应该落在此时实力大增的李鸿章身上。
但慈禧却下达了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命令:命曾国藩为钦差大臣北上剿捻。
那李鸿章呢?
接替曾国藩的两江总督一职,提供后援。
慈禧到底还是忌惮曾国藩,曾国藩即使裁撤湘军,但其影响力还是在的。
不仅如此,曾国藩还管理两江这俩朝廷的赋税重地。通俗的说,曾国藩管着清廷的钱袋子呢。更何况,统率淮军的李鸿章还是他的学生!
慈禧这一招,不仅把曾国藩调离两江去干剿捻的苦差事,还进一步离间了曾李二人的关系,一箭双雕。
曾国藩针对于机动性极强的捻军,采用的是“河防战术”,在运河、黄河等地修筑防御工事,以不断压缩捻军的生存空间,从而将其击垮。
捻军能带兵灭掉太平天国,曾国藩的战术水平自然不可小觑。
这招河防战术行之有效,然而进程缓慢,被朝廷一年批了七次,不断的施压与弹劾耗尽了曾国藩最后一点心力。
这活曾国藩是怎么也干不下去了。
慈禧看到这局面自然开心,当即命令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
回两江干嘛呢?
给李鸿章筹集军饷,让李鸿章接替曾国藩继续北上剿捻。
筹集完军饷又让他干嘛呢?
秉持着卸磨杀驴的秉性,慈禧用完曾国藩后,立即又将他从两江总督调任为直隶总督。
这两个总督什么区别呢?
简单来说,一个权力大,一个职称大。
这一手调任,看似让曾国藩再上一层,实际上是明升暗降。
不仅把他与湘军分离开来,让曾国藩处在朝廷监视之下,还彻底把两江这个朝廷钱袋子从曾国藩手里抠了出来。
看着没兵没权又没钱的曾国藩,慈禧可算是放心了!
但是很快慈禧就发现,两江没曾国藩还真不行,就又把曾国藩调回去了……
善抓时机,雷霆手段
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一句话描述慈禧是很贴切的,尤其是她在对付恭亲王奕䜣之时。
解决了清廷外部的敌人,慈禧就腾得出手对付清廷内部的“敌人”了。
其实,这两位曾联合发动辛酉政变的盟友,矛盾在1865年时就显露出来了。
1865年,翰林编修蔡寿祺弹劾恭亲王奕䜣“贪墨、骄盈、揽权、徇私”,并要他“归政朝廷,退居藩邸,请别择懿亲议政”。
对于慈禧,这是个好机会。自辛酉政变后,她虽有一定权力,但朝廷还有慈安、奕䜣,对于一心想大权独揽的慈禧而言,尤其不可忍受。
大臣接连查证,证明蔡寿祺所弹劾的并无实据,但慈禧最后还是发了一篇朱谕。
她指责奕䜣“从议政以来,妄自尊大多狂傲,倚仗爵高权又重,目无君上朕冲龄,诸多挟制暗离间”,并革去了他的一切差使。
奕䜣朱谕一发,当即引起诸多亲王和大臣的反对,惇亲王奕誴、醇郡王奕譞都接连给奕䜣求情。
连一些驻北京的外国使者也“亦询军机事所由”,表示对此事的关切。
慈禧一看现在时机不对,奕䜣在朝中还是颇有人望,再继续下去恐怕大事不妙,当即就退了一步。
三月十六日,慈禧发布上谕:恭亲王奕䜣著即加恩仍在内廷行走,并仍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事务。
这样一来,虽没能直接罢免掉奕䜣,但慈禧这一手还是赚的。
不仅大大削弱了奕䜣的权力,连议政王名目也一并剥夺,这样奕䜣的权力就被大幅削弱了。
慈禧真正开始对付奕䜣,其实是在1881年,也就是慈安猝死的这一年。
慈安一死,慈禧没了顾忌,奕䜣就成了慈禧在朝廷中唯一的眼中钉、肉中刺。
为了尽快解决奕䜣,慈禧有意扶持纵容清流派,更使得本就无所适从的奕䜣心惊胆战,做事缩手缩脚。
这一持续打压一直到了1884年。
1884年,清流派中的活跃人物、日讲起居注官盛昱发难。
他指责以奕䜣为首的军机大臣用人不当,使朝廷在中法冲突中坐误事机,蒙蔽推诿,导致北宁失守,疆事败坏。
中法战争慈禧等了二十年,熬走了慈安,奕䜣也被她打压得没了心力。
这样千载难遇的好时机,她不除奕䜣,更待何时?
要解决,就解决个彻底,不给对手留一丝余地。
慈禧不做犹豫,立刻以奕䜣“因循委靡,决难振作”作为借口,免去他的一切职务,还撤去恩加双俸,命其家居养疾。
不仅如此,连四位军机大臣宝鋆、李鸿藻、景廉、翁同龢也一并罢免,彻彻底底将权力中枢全换成自己的人。
至此,朝廷上下,慈禧大权独揽,真正的无人可挡。
步步为营,留好退路
其实慈禧在1884年这个节点换掉奕䜣和军机大臣,还有另一层考量。
那就是,清朝真正的皇帝——光绪帝快要亲政了。
一旦光绪帝亲政,慈禧就得“撤帘归政”。
光绪帝若此时不布局,等光绪亲政后,慈禧是再也染指不了清廷政权一分了。
视权力如命的慈禧绝对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慈禧除了过河拆桥、善抓时机的“优点”外,另一个,就是时刻给自己安排好退路。
光绪亲政前清洗一遍权力中枢算是其一。
其二,慈禧将手伸向了皇后之位。
1888年,慈禧做主将自己的胞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静芬指立为光绪帝的皇后。
叶赫那拉·静芬光绪本意并不想接受,但慈禧势大,他还是不得不妥协。
这样一来,光绪帝的臣子、后宫,上下全是慈禧的人。
慈禧即使名义上退居后宫,但权力还是牢牢把握在她的手中!
慈禧的“留退路”,还体现在国家大事上。
一件事,即使于国家有益,但于她无益,那她只会要阻止、打压。
这一点,在戊戌变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最初戊戌变法,慈禧是并不反对的。
她仔细阅读了光绪帝转呈的康有为的奏折,及其所进呈的《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等书,觉得康有为所讲也有道理。
又声称:“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甚至还迫使光绪帝下诏,把不怎么支持变法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翁同龢给罢免了。
那慈禧后来是怎么改变态度了呢?
这又得提起一人:彼时的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一些维新派人士认为,如果任用伊藤博文等人,新政就能成功,国家就可以转危为安。
因此,光绪帝准备召见伊藤博文。
就在召见伊藤博文前夕,奕劻、载漪同时赶往颐和园,哭着跟太后请求训政。
并说:“伊藤已定于初五日觐见,俟见中国事机一泄,恐不复为太后有矣。”
慈禧听罢大怒,随后直入光绪帝寝宫,抄走所有奏折,立即就派人把光绪帝送往瀛台囚禁起来。
一来,慈禧觉得如今的维新变法着实荒谬,竟要让发动了甲午战争的罪魁祸首帮着改革。
最重要的是,“恐不复为太后有矣”这一句话,杀伤力实在太强,直接精准踩中了慈禧的雷区。
最终,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囚,戊戌六君子被杀,许多参与了变法的官员,也分别被降级、革职、流放。
至于期间所改革的新政,更是被一律废除。
最后一件最体现她喜欢“留退路”的事,就是八国联军侵华后。
只不过这个留退路,留的只是她自己的退路。
慈禧1900年7月20日,八国联军直入北京。次日凌晨,慈禧扮成民间妇女,带着光绪帝、皇后、瑾妃、大阿哥及王公大臣十二三人,在两千余名兵勇的护卫下仓皇出逃。
1900年8月14日,慈禧发布谕旨,将所有事端推给义和团,以为这样就能取得侵略者的谅解。
然而各国使臣却不同意,要求慈禧归政,并且严惩支持义和团的王公大臣,才肯议和。
同时,又要求慈禧和光绪帝及早回銮。
对于侵略者的要求,慈禧全都答应,唯独“回銮”一事。
彼时北京处于八国联军控制下,一旦回銮,被她囚禁的光绪帝就能恢复自由,继续行使皇帝权力,她不能“再预国政”,只能退居深宫。
因此,慈禧不仅没回銮,反而从太原直奔西安,跑得更远了。
直到反复交涉好几个月,侵略者同意不将她列为祸首,也不要求她归政给光绪帝。
慈禧立即全部接受了侵略者的所有条件。
而那些条件,就是臭名昭著的《辛丑条约》。
这一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空前绝后的屈辱历史。
这一决定,也将慈禧自私自利、贪慕权力的本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尾声
1908年11月15日下午,慈禧在北京中南海仪鸾殿病逝。
后世对于慈禧评价诸多,无论何种评论,都可以见慈禧之复杂,并非大众印象中那般脸谱化。
现代学者刘学昭所提出的观点:“精于治术而昧于世界大势”,恐怕是对慈禧最精准的描述。
政治权术上,极其精明;民族利益上,又愚蠢至极。
无论如何,清朝的灭亡,还有那些屈辱至极的不平等条约,慈禧都难辞其咎。
你怎么看待慈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