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llo~我是你们的der(得儿)一个爱好数码、喜欢谈论时事热点,挖掘性价比东西的宅,der友们点个关注叭!
最近有小伙伴私信 der,说现在手机都开始普及什么大模型,真的有那么好吗?
有人说,现在是 AI 时代,身为智能手机,有个大模型在身边也很合逻辑;有人说,是大家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升级大模型才能解决更多问题;也有人说,这是手机厂商的营销噱头,毕竟现在已经没啥可以吹了......
所以今天 der 就和大家聊聊,现在内置“大模型”的智能手机,到底值不值得换?
什么是“大模型”?相信提及智能手机,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安卓手机、苹果 iPhone 手机......搭载智能系统的手机,这些手机不仅功能丰富,还搭载所谓的智能语音助手,在提前预设的“小模型”下可以实现打开相册、音量调整、全网搜索等操作,帮助大家解决简单的问题。
然而懒惰不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自从用过“小模型”的便捷后,大家总嫌弃它不够“聪明”,觉得它可以帮忙做更多事,这样我们就不用动手了,于是能够处理复杂事情的“大模型”就应运而生。
“大模型”,实际就是用上 AI 深度学习技术的端云协同架构,简单点来说就是现在大家经常说的 GPT,通过各种行为记录与参数学习,用丰富的数据与信息提供更智能化的服务或操作。
如果用小狗狗来形容,那么“小模型”就是一只能够听懂我们“坐下”、“握手”等简单操作的狗狗,而“大模型”不仅能听到这些简单操作,甚至还能听懂我们让它“拿拖鞋过来”、“自己收拾东西”等复杂一点的操作。
既然如此,那么“大模型”的手机真能这么神吗?
当手机用上“大模型”自从 GPT 这个“大模型”出现以来,什么满分通过 MIT 考试、律师资格证考试、画图等各种“智能逆天”的新闻铺天盖地而来,让大家都充满期望。
不过手机厂商当然不会错过这个风口,像小米、蓝绿大厂、华为等比较大的厂商,都做自己的“大模型”,并加入了自家的手机当中。然而在智能手机中,“大模型”的呈现一般以“智能语音助手”来实现,可这个语音助手在早些年的“小模型”下,复杂一点的事完全做不了,以至于在大家脑海中烙下“智账”的深刻印象,渐渐的就很少用语音助手,甚至已经成了习惯。
所以即便现在智能手机用上“大模型”后,大家的感知也并不是很强,不过在体验上确实有所提升。
在 der 看来,目前大家用“大模型”最多的,莫过于是文本创作类的文案、文章和画图类的 AI 作图和扩图。
以小米的小爱大模型为例,像写周报、编程、做 PPT 等之类的都可以实现,甚至还提供丰富的功能增加可玩性。
除了文本类,像画图类的功能,也可以实现。
这里 der 没有小米手机,只能让朋友用“小爱大模型”随便画个图看看效果,结果看起来还算可以,至少真的按照我们的要求绘画出来。
至于其它更深度的玩法之类,只能说根据每个人的使用需求判定了,这里 der 就不展示了,反正 GPT 能做的它们也能做。
所谓的“大模型”手机,值不值得买?自从有了“大模型”的算力支持,很多手机厂商还能实现以图搜图、影像提升等功能,相对于普通的智能手机而言确实有所提升,甚至还成了新卖点。
但 der 觉得,这些所谓的“大模型”仍处于起步阶段,仍然未具备较为完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好比“小模型”是啥都不懂的婴儿,无法帮助我们处理复杂一点的事,“大模型”则是如今上完幼儿园刚接触事理的幼童,实际水平可能连幼儿园都达不到,能帮忙处理一些复杂的事但要教,1 就是 1 比较死板,比较吃算法。
再说了,像汉语文字博大精深,什么双关等修辞手法,有时候人都不一定能秒懂,更何况是 AI,即便你算法真的很厉害,也不知道要学习多久。
这不禁让 der 想起《三体》中的三体人,“大模型”就像它们一样思维透明,不像人类懂得谋略和欺骗,一旦问题绕一下、隐晦点可能就不太能懂或解决,只能摸索并学习人类的“谋略和欺骗”,总之现阶段还是不太“智能”。
对了,这个“大模型”的实现,如果仅仅是软件层面的话,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其实任何一台手机,下个 GPT 一样可以实现,这么一来确实只是“营销噱头”。
如果你说是硬件层面的话,现在手机芯片的算力完全无法支撑“大模型”的实现,以至于只能用端云协同的方式实现,终究也只是有点帮助,至于很“牛”也谈不上,所以横竖来看又算是个“智商税”,什么所谓的“大模型”手机并不值得买。
虽说目前“大模型”确实很强,但也要分是什么“大模型”,像目前最聪明的 GPT 版本是需要收费的,国产很多“大模型”在算法上可能并不及。不过 der 觉得国产“大模型”至少在本地化方面有优势,而且胜在免费,在国内这么大的用户群体的训练下学习,想必进步也很快,大家也不要看不起国内的“大模型”。
最后,如果你说“大模型”手机值不值得买,那肯定不太值,毕竟如果想要体验一下,完全可以下软件实现,否则等哪天国产“大模型”更懂国人了,那就真的值得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