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缴断缴、选择性缴,6个方面造成居民医保缴费动力不足

实话实说趁年华 2024-04-23 05:32:36

自2003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农村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防止因病返贫致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居民医保参保缴费工作却出现了选择性缴费、缓缴、断缴的现象。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人数从2019年开始逐年下降,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同比分别减少0.3%、0.8%、0.8%、2.5%。

为推动居民医保参保缴费工作,一些地方将居民医保的缴纳比例纳入基层绩效考核。基层为完成任务,使出浑身解数。有的对征缴进度进行排名,对完不成任务的村和干部进行罚款。更有甚者,有的违规将是否参加医保作为招考招聘、民政救助、宅基地审批等事项的前置条件。自愿参保变成了“强制缴费”,催缴走向了异化。

居民医疗保险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制度,它为广大居民提供了坚实的健康保障。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居民参保缴费意愿不高,又该如何推动居民医保参保缴费工作健康发展呢?

当前一些居民参保缴费意愿不高的原因

一是缴费金额增长太快。2003年新农合缴费每人每年10元,到2023年已增长到每人每年380元,年均增长19.78%,远远超出同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并且,每年都要增长,群众心里没底,“不知道上涨何时封顶,最高能涨到多少”。

二是实际报销比例偏低。部分就医群众反映,有的医疗机构存在重复检查、过度开药、久治不愈等现象,导致患者实际报销比例低于医保报销比例。

三是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不足。基层医疗技术人才数量不多,业务能力偏低,诊治疾病水平不高,不能满足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就诊群众转诊比例较大。

四是缴费缺乏激励。参保缴费每年清零,不能累计,缴费一年与连续缴费多年在报销比例上没有差别。部分群众风险意识不强,认为自己身体健康,不需要参保,或选择性参保,仅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缴费,存在“躲一躲”“赌一赌”心理。

五是家庭经济负担重。受疫情、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影响,农村一些居民收入减少。以2023年为例,一个五口之家需要一次性缴费1900元,对于农村居民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特别是对一些困难家庭,更难以承受。

六是医保惠民政策知晓率不高。一些参保群众对享受哪些医保待遇不了解,甚至负责收缴保费的村组干部对具体医保惠民政策也不熟悉,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群众的缴费意愿。

如何推动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缴费工作健康发展?建议从六个方面抓起

一是建立居民医保筹资调整机制。制定居民医保筹资调整周期,3年或几年作为一个周期。同时将居民医保缴费金额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缴费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有涨有降,给群众一个相对稳定的预期。

二是大力推进医疗机构不合理检查及用药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从规范医疗主体行为入手,加大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行为的监督管理,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违法违纪行为,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

三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培养。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高层次人才和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加大实用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专家坐诊、临床带教、业务培训、学历教育等方式,不断提高卫技人才理论和技能操作水平。

四是建立缴费激励制度。将个人缴费年限与医保报销水平挂钩,对连续参保的提高报销比例,对中断参保的降低报销比例,激励居民参保。

五是探索实行阶梯式递减交费政策。积极借鉴国内商业保险的成功经验,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对连续3年或多年缴纳医保而没有产生报销费用的群众,在下一年缴纳医保时给予优惠,并逐年类推提高优惠幅度。

六是加强医保政策宣传。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深入开展医保政策宣讲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农村居民对医保政策的知晓度。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医保政策变化、缴费渠道、普通门诊、异地就医、住院报销比例等热点问题及时答疑解惑。

0 阅读:0

实话实说趁年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