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爸爸临终时叮嘱你要好好生活争取幸福。”
2016年,已经是罗京去世的第七个年头,他的妻子刘继红改嫁富豪的消息引起许多非议时,儿子罗疏桐用这句话支持和鼓励了妈妈再婚的决定。
如今,已经是罗京去世的第14个年头,刘继红的做法依然引人泪目,她跟罗京的感情,懂的人都懂。
1961年出生的罗京,比刘继红大了5岁,两个人是在不同时间读了广播,但却因为特殊的原因,两个人还是相遇了。
罗京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自小在文化氛围比较浓烈中成长起来,成绩十分优异,却从未想过从事播音行业,也就没有动过报考北京广播学院的念头。
当时,是他的好哥们一心想要报读广院,在面试的当天实在太过紧张,所以就拉着好哥们罗京去给自己壮胆。
面试结果是,想考的人没考上,陪考的人被录取,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被广院录取之后,罗京觉得不能浪费这么好的机会,于是选择入读。
1979年,他被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录取和就读。
在被录取之前,他对于播音知识几乎是没有接触过,以至于在入学之后,他每天都拿出十二分的努力在学习。
他的努力付出让成绩出类拔萃,获得老师们的一致肯定。
1983年,在他毕业这一年,他拒绝了来自上海电视台的入职邀请,接受了央视的橄榄枝,并且进入央视工作。
自此之后,他开始了繁忙但又璀璨的职业生涯。
他刚刚进入央视之时,正是央视需要高材生之际,他被委以重任,被安排在《新闻联播》的位置上,成为央视的门面担当,被广大观众称之为“国脸”。
而他在专业上所取得的成就,成为母校老师口中向学弟学妹所表扬的对象,而他的众多学弟学妹也甘愿化身为他的粉丝,其中也包括刘继红。
刘继红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从小就热爱播音,从小的志向便是从事播音工作。
在考入北京广播学院之后,罗文的大名对她来说是如雷贯耳,更是因为经常在《新闻联播》上面看到他,便对他的长相格外熟悉。
刘继红就读于广院之时,凭借着“大院子弟”这重身份,无疑能够让她比其他人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比如她可以时常带着问题去李钢教授家里请教。
李钢教授不仅是罗京的播音专业方面的授业恩师,而且他为了罗京也没少费心指导,罗京在成为“国脸”之后,也时常回到恩师的家中探望。
某一次,刘继红拜访李钢教授的时候,发现央视“国脸”竟然也在老师的家中。
在一番接触之后,刘继红发现罗京不仅没有名人的架子和骄傲,在与老师和师母对话时十分恭谦,对老师和师母也十分关心,在与她这个学妹交流时耐心且温和,外观形象竟然比在电视上还要更加温文尔雅,不由得让刘继红心跳加速。
师母作为过来人,又怎会看不出刘继承这种小女儿在动心时的羞赧,经过几次在老师家中遇见对方和对方相处之后,师母更加肯定她们二人互相欣赏的情绪十分浓烈,于是决定帮助自己喜欢的两个小年轻牵牵线。
师母悄悄问刘继红,对于罗京是否心存喜欢时,她虽然害羞却还是告诉了师母自己对罗京已经动心。
同样地,罗京也在师母询问的时候,坦诚很喜欢刘继红。
别看在新闻联播中口齿伶俐能说会道的罗京,在面对感情的时候却羞于开口,还好是师母怂恿他表白,才成功与刘继红牵手。
确定恋爱关系之后,与其他年轻的小情侣一样,有着甜蜜的同时,也有着必不可少的磨合。
当时还在校园读书的刘继红,比较难以理解罗京的繁忙,委屈巴巴地觉得两个人在地理距离上明明很近,但见面的时间却很少。
好不容易迎来约会时间,罗京却总是因为领导的一个电话就火速回到工作岗位上。
甚至,有时候明明已经约好,罗京却因为突然出任务而爽约。
长此以往,刘继红逐渐觉得备受冷落,内心十分委屈。
罗京看出了她的心理,于是采取长时间给她写“情书”方式,获得了她的支持与认可。
他在“情书”中并没有甜言蜜语,而是比较详细地分享自己的工作日常,让刘继红能够更加具体地知道他到底在忙碌什么。
而这类似工作日程的记录之所以会被刘继红当成是“情书”,是因为她觉得一个人把自己的生活点滴跟你分享,虽然没有提到爱,却处处弥漫着爱你的气息。
对于罗京工作的理解,不仅让二人的感情更加稳固,而且也让刘继红进一步坚定了想要进入央视工作的决定。
刘继红在北京广播学院毕业之后,成功进入央视工作。
与罗文从同门师兄妹到情侣,再到同一家单位的同事,让他们二人之间的日常话题总是高度一致,并且觉得怎么聊都聊不够。
1988年,两人领证结婚,居住在央视所分配的小房子里。
他们二人的婚姻,在一开始时双方的父母却都十分担忧,两个“事业型”的人在一起是否合适。
直到双方家长见面的时候,刘继红提前苦练了好几个菜品,罗文则忙着给她打下手,小夫妻齐心协力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饭后,刘继红刚站起身要收拾碗筷,罗文又赶紧抢占了洗碗的位置,小夫妻又齐心协力地完成饭后清洁。
双方父母看到二人的表现后,心中的担忧也烟消云散,一个温文尔雅却没有傲气,帮助妻子做好家务,一个出生干部家庭却没有大小姐的娇气,家里家外张罗得井井有条。
婚后二人在事业上共同努力,罗京凭借着足够专业的水平稳坐《新闻联播》,刘继红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1995年,二人在婚后第七个年头,终于迎来了儿子罗疏桐。
儿子出生之后,刘继红的生活重心有所调整,将更多的精力用在照顾儿子和家庭上,堪称贤妻良母。
以央视老前辈的评论来说,刘继红真的就是罗京命中的良人,婚后工作和家务一肩挑,从不因为罗京的繁忙和不顾家而吵嘴或闹情绪,不管丈夫工作到多晚回家,她总是会泡着润嗓子的茶等着他,然后聊一聊工作和日常,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让同事们都十分羡慕。
原以为这对相知相爱的夫妻会恩爱到老,却不料这世间的感情往往是磨难居多。
2008年,得知丈夫罗京患有淋巴癌之时,她哭得不能自已。
那时候的她,实在拿不定主意,到底是让丈夫第一时间知道病情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还是先隐瞒下来避免病魔击溃他的心态。
她决定先向丈夫隐瞒病情并展开治疗,却不料罗京自己通过医生了解了真实病情。
在那段时间,已经得知自己癌症中晚期的罗京,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刘继红在失去他的时候能否挺得住。
也是在那段时间,罗京觉得人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因为工作的关系而导致无法向刘继红兑现许多承诺,未曾陪她去看诗和远方,恐怕也难以陪她走到老。
罗京接受治疗的时候,一直保持着十分积极的心态,甚至有意向妻子隐瞒身体的真实感受,有时候剧痛难忍时,却不想让妻子知道。
但刘继红又怎会不知道,她只不过不想破坏丈夫的善意和体面才假装不知道,背地里没少掉眼泪。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之时,他也正是140棒火炬手,成功地传递了奥运圣火。
之后,他又回到昔日的工作岗位上,以大众熟悉的精神面貌和专业的播音水平,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奥运会相关的新闻。
观众以为是罗京的身体已经好转,殊不知是他强撑着身体剧烈疼痛,以自己的方式在向工作岗位和观众朋友告别。
2009年6月5日,《新闻联播》播报着罗京逝世的消息时,不只是他的同事王宁在播报时几度声音哽塞,还有观众也扼腕痛惜。
罗京离世之后,刘继红哭晕了好几次;在火葬场等骨灰出来的时候,她全程更是由儿子搀扶着才堪堪站得住。
48岁离世的罗京,是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刘继红伤心过度几次差点爬不起来,但一想到罗京临终之时的嘱托,她就继续坚强地站起来。
因为罗京在临终之前带着愧疚的口吻跟她说,自己还未报尽亲恩和未完成儿子的抚养,希望刘继红能够加以照顾,但也别因为惦念着他而失去追求幸福的能力,他更希望她的下半辈子有人伴随她左右。
纵使罗京已经不在,但她不仅把公婆和儿子都照顾得很好,还每年在他的忌日时都会到他的坟前去与他说说话,从家长里短到时事新闻,她都会一一向他讲述。
她悼念亡夫的这些行为,惹得许多关注她的观众一度为之泪目,称她为专情且长情的女人,希望她尽快走出中年丧夫的阴霾,也祝福她能够过得幸福。
但在后来,听到她改嫁富商的消息时,又有人开始作出完全相反的评价,觉得之前的她对丈夫的深情有点像是在博人眼球。
可实际上,她在决定再婚的时候,不仅已经是前夫去世后的第7个年头,而且结婚的对象也已经是经过长时间的考察,才发现是适合的另一半。
2014年期间,孙先生主动与刘继红接触,接触的目的是因为他对于刘继红情深义重品质十分欣赏,希望能够在生活上对她有所帮助。
刘继红作为老一代的媒体人,她待人接物是既传统又不失礼节,在与孙先生接触的过程中,十分欣赏对方实力,是一个高文化水平的商人形象。
而孙先生在与刘继红的相处中也发现,她是值得追求作为伴侣的人,便勇敢地对她展开了追求。
刘继红几次拒绝了孙先生,并不是因为他不够好,而是她的内心依然念着前夫;而儿子罗疏桐也已经逐渐长大,实在不愿意妈妈因为失去爸爸而长年孤身一人,便向妈妈再次提起爸爸的遗嘱。
将近两年的相处,不管是她的公婆还是儿子,对孙先生都十分满意,觉得是刘继红值得托付的人,一家老小便极力促成刘继红与孙先生的婚姻。
2016年再婚的刘继红,依然没有停止对罗文父母的赡养,每年的6月5日依然会去他的坟前与他说说话,还会带一些他生前爱吃的东西。
如今已经是罗文逝去的第14个年头,他爱的人每年都会准时出现在他坟前与他说话,他的父母和孩子得到很好的照顾,而他所希望能够再次找到幸福的妻子也有了可以相伴的人,但愿他在天堂得以安息。
JosephHu
到底是罗京还是罗文?
空竹
说一句实在话,身体是自已的,别的都是身外之物。。女人?那就呵呵呵……
曾宪洪
罗文是笔名吗?
乞彦部落
福气用完
还是我啊
是啊一会写罗文,一会又说罗京。你说这是同一个人吗?
乞彦部落
罗文是谁,咋掺和进来的
用户10xxx86
原来国脸是光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