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大S(徐熙媛)终于入土为安,然而,围绕在她身边的纷争与纠葛却并未因她的离世而平息。大S走了,但S家的“戏码”仍在继续,甚至愈演愈烈。台媒的频繁报道让外界看到,S家不仅没有从亲人的离世中汲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地利用逝者的热度,一步步消耗着自身的口碑。
最近,台媒一篇借蔡康永之口为S家“卖惨”的报道引发了广泛争议。蔡康永在报道中表达了对小S(徐熙娣)丧姐之痛的同情,感慨大S的离世意味着小S的某一部分也随之消失。然而,网友对此并不买账,评论区几乎清一色的吐槽声。许多人直言:“还没完吗?悼念放心里,不用一直讲。”显然,S家试图通过台媒操控舆论的举动并未奏效,反而引发了更多人的反感。
事实上,S家的操作不仅未能赢得公众的同情,反而让大S的形象也受到了牵连。不少网友忍不住发声:“够了吧,能不能别再利用大S炒作了?”有网友甚至嘲讽道:“他们怎么也得炒作一整年。”更有人预言,S家可能会将这个话题延续一辈子,尤其是在小S未来复出后,恐怕会频繁提及大S,以此博取关注。
回顾S家的过往,不难发现,他们向来不懂得“见好就收”。无论是与汪小菲的纷争,还是此次大S离世后的种种操作,S家似乎总是将舆论推向极端。网友虽然健忘,但互联网却有着清晰的记忆。正如一些评论所指出的,大S的离世并非完全出于自然,其中或许掺杂了某些人为因素,而小S作为家人,并非毫无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下,S家仍然心安理得地利用逝者的热度,实在令人唏嘘。
尽管卖惨报道的评论区早已沦陷,但S家似乎并未打算收敛。不久前,小S的女儿复出拍广告,打着“侄女像姨妈”的旗号,试图继承大S在娱乐圈的资源。然而,这一举动却引发了公众的反感,广告刚一推出便翻了车。与此同时,台媒又重提大S与汪小菲、张兰的名誉权官司,并强调S妈也有继承权,可以代替大S与汪小菲打官司。这一系列操作让外界不禁质疑:S家究竟还要将大S的热度榨干到何种程度?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大S下葬时,S家竟然没有通知大S的子女。这一消息曝光后,汪小菲的现任妻子马筱梅不得不出面发声,强调自己希望孩子们能够过得好。然而,台媒却将马筱梅的回应拉出来大肆报道,试图再次引发争议。不过,这一次网友的态度却十分明确,评论区几乎一边倒地支持马筱梅。相比之下,S家的风评则显得愈发不堪。
事实上,马筱梅与孩子们的相关报道评论区,恰恰代表了普通人对大S离世一事的态度。许多人认为,亲妈不在了,孩子们才是最可怜的。无论是S家还是汪小菲一家,都应该善待大S的一双子女。然而,S家与汪小菲一家的做法却形成了鲜明对比。作为亲生父亲,汪小菲本就承担着抚养孩子的责任,而马筱梅对孩子们的陪伴,也帮助汪小菲维护了仅剩的口碑。反观S家,不仅让孩子们穿着红衣跟随大S的骨灰回国,还联合具俊晔试图染指大S的遗产。如今,他们更是不顾孩子们的感受,频繁炒作,榨干大S最后一丝价值,实在令人心寒。
最近,狗仔葛斯齐的爆料更是将S家的“闹剧”推向了高潮。据爆料,S家在大S离世后,竟然还向汪小菲开口要钱,一张嘴就是750万。要知道,大S的遗愿是放下恩怨情仇,然而S家却仍在持续针对汪小菲。至于具俊晔,作为继父,他在大S离世后几乎对孩子们不闻不问。除非涉及遗产问题,否则具俊晔似乎完全忽略了孩子们的存在。如今,孩子们被汪小菲接走,具俊晔则干脆留在了台湾省,外界纷纷猜测他是否打算住在大S留下的豪宅中。
大S的离世本应是一个让家人反思与和解的契机,然而S家却将其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闹剧”。无论是利用逝者的热度,还是争夺遗产,S家的所作所为都让人感到失望。或许,只有等到大S的孩子们长大成人,顺利拿到应得的遗产,这场“闹剧”才能真正画上句号。
本文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