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熟悉的套路出现了,要提防美国在台海诱惑解放军动手

颜良评武器 2025-02-01 03:34:35

1月30日,台湾《中国时报》所刊登的一篇文章提到了台海诱战的潜在隐患,即美国可能会通过一场间接行动,诱导一场地区冲突,以重塑地缘战略的新格局。

一个无法控制的因素,要提防美国台海诱战

熟悉台海局势的朋友在关注岛内新闻时会经常听到所谓的“备战而不避战”,这是台湾政客们经常挂在口中的一句话。这篇文章认为:台湾政客们模糊了这两个概念,备战是军事层次,不避战则是政治范畴的决定。

首先要理解,“不避战”与“避战”。以乌克兰为例,在“加入北约”的愿景下,从2014年开始,乌克兰接受北约指导,在乌东展开三线部署,积极备战。但最终在依托第三者介入下,种豆得瓜,进入三年战争状态,这是明知战争风险,却选择“不避战”的政策。

战争是一种政治目的的工具,不避战与避战是战争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此议题与备战概念不同。“备战而不避战”并非对等概念,备战是指军事建设,是指军事上能不能威慑或打赢一场战争,不避战是战争问题,是属于政治范畴,要不要打,还是要诱发战争,也是一种政治决定。

对于弱势的一方而言,它自然一直千方百计想着避战,但乌克兰的案例看,由于第三者介入,战争或冲突极易被诱发,而且不受乌克兰的控制,同样也不受俄罗斯的控制。而这对台湾而言,将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因素。而有能力在台海或者西太平洋地区诱导一场战争的,环绕当下的世界恐怕也只有美国。

美国新任防长赫格塞斯在国会表示,美国国防建设有三个重建目标,重建军队、重建国防工业基础、重建威慑力。这间接表明了美国当前的军事能力已下降,解放军正在快速追赶美军。那么如何应对当下大陆对美国的潜在挑战呢?

被特朗普提名美国副防长的科尔比在2021年曾提出一个理论:美国必须借助同盟体系,以拒止解放军不断增强的军事能力。它主张“借他人之手,做其想做或不想做之事”,即制造热点,激发冲突,重塑地缘战略新格局。说到底这就是在思考如何诱战。

解放军军力的迅速扩大让美国人很不安

而2022年俄乌冲突的爆发则让外界有机会审视美国是如何做到地区诱战,通过地区代理人以削弱竞争对手。首先扶持“代理人政治”控制政治精英操作权力,形成“代理人政策”,仇化俄乌关系,继而通过军事援助,将乌克兰纳入北约的“战略框架”,由于乌克兰无法加入北约,西方国家却又需要乌克兰军力,以削弱俄罗斯国力,乌克兰军队最终以“代理人部队”姿态出现,以履行北约战略目标。为了让诱战质变战争,美国的军事教官们还培训极端民族主义者成为民兵身份,逐步激化乌克兰东部的紧张局势。一旦战争开启,极端组织纳入正规部队,成为督战角色强化战争力度,实现代理人战争。

这种诱战的行动模式在菲律宾有复制迹象,不过菲律宾的实力不够看,甚至有美国媒体直接将菲律宾形容为“失败国家”。在此背景下,需要提防美国会将这套诱战模式用在台当局身上。

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套用美国诱战俄乌的模式会发现,台湾身上确实有很多影子。美国对台湾政坛的影响力远超外界想象,大部分政坛精英,不分蓝绿均受美国的影响,尤其是民进党,更是唯美国马首是瞻。

套路太熟悉,要提防美国人在台海诱战,制造新冲突

过去8年,在美国“反华鹰派”的支持和操弄下,两岸局势急剧恶化,2022年佩洛西窜台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从2022年起,美国加大对台军的训练,并极力推动台当局走所谓的“不对称”战术。而在过去8年多时间中,民进党当局扩大“去中国化”力度,操弄“抗中保台”,并时不时地配合美国发表一些挑衅言论,升高台海局势。因此美国台海“诱战”意图已然很明确。

0 阅读:0
颜良评武器

颜良评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