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新修订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规定,竞赛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严禁收取任何费用。办法将会对竞赛活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竞赛活动在孩子成长当中起到的作用呢?
早在2018年9月,教育部就曾印发《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对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做出规范要求。
而此次修订实际上是把原试行办法转正,正式固定下来。
事实上,家长和孩子苦竞赛久矣。无论是幼升小,小升初或是初升高,竞赛成绩一度成为了关键指标。尽管试行办法出台后大幅削减了各类竞赛数量,但是依然存在清单外竞赛,收费或变相收费,评奖过程不规等问题。
有的地方的小学招生的时候进行地下的提前掐尖招生,这样的问题这实际上是违规招生。目前有的地方推进高中学校的自主招生,那这也是高中阶段招生改革的一个内容。有大概百分之十五左右的名额或者是百分之十的名额用于这个自主招生。那在自主招生中怎么样考察学生的学科特长这个现在是存在比较大的争议的。
斩断竞赛与升学的利益链条之后,如何评价学生的特长便成为了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难题。这就需要学校必须完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的个性及特长表现客观记录在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中。从品德、学业、健康、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劳动实验等等多个方面、多个维度的对孩子们进行综合的评价。
特长之所以能够成为特长,是因为孩子有持续的、源源不断的热爱。而这些年来,竞赛成人化和专业化的倾向在无形中抹杀了孩子们的兴趣。
很长时间以来,无论是科技、艺术、体育等等方面这些竞赛越来越高大上,尤其是上一届的获奖成绩无疑是下几届的风向标,而这个背后就是大量的家长在参与孩子的工作。
而双减政策的落地为扭转特长功利化倾向提供了契机。因为孩子的学习是需要被鼓励的,是需要被认同的。双减所做的这些努力就是希望给孩子们一个成长的舞台。
在培养孩子参与任何比赛的过程中,其实终点是过程性,就是孩子是不是真心的投入到这项比赛活动中,他是否懂得遇到了困难去想办法解决困难,是不是越挫越勇。
同样在学校转变的同时家长的观念也需要转变,更多的陪伴、亲子间的互动比一味参加竞赛更有助于孩子的特长和兴趣。
实际上兴趣爱好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孩子真的喜爱。家长是要去发现孩子的爱好,需要广泛的接触,多方位的去体验。真正在这个体验过程中发现孩子的喜爱和偏好,我们再去有方向性的去培养,而不是说别人有我也有,别人学我也必须要学。这样的话对于孩子来说,他的童年又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