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刚结束,宋庆龄带着何香凝拦住了毛主席与周恩来,“二位,请留步,我想为陈璧君说说话,她是当了汉奸,但这几年她一直关着,身体不好,能否对她进行特赦?”
陈璧君是汪精卫的妻子,做汉奸也是夫唱妇随,因此,在日本投降后,她就被关进了监狱,一直未能释放。
毛主席稍稍思考了下,同意了宋庆龄的请求,条件是陈璧君得写封认罪书。
这让宋庆龄与何香凝十分开心,连忙写了封信让周恩来转交给陈璧君,没想到陈璧君读完信后,拒不认罪,情愿在监狱里度过余生。
那么,陈璧君为何不肯认罪?当年她和汪精卫又为什么要背叛革命?
陈璧君出生在马来西亚,因家里是当地的富商,她的童年也就过得十分富足,也养成了她骄傲的性子。
那时,他们一家人虽然不在国内,但听说了国内的消息后也会为此而感叹,气愤,无形中给陈璧君树立了要爱国的榜样。
为了能够让陈璧君在中文和英文上都不落下,所以她的父母再经过认真挑选后,就送她就读了一家华侨小学,不仅能够学习知识,也可以找到更多的朋友。
陈璧君适应的很快,这也让家里放心了不少,在学校里,有很多进步思想的书刊,这些东西几乎就是陈璧君的最爱,而她的思想也就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
1905年,孙中山来到了马来西亚,并在这里建立了同盟会,这时的陈璧君才16岁,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开心,没有任何犹豫就选择了加入同盟会,成为其中一名会员。
加入同盟会后,陈璧君对国家政治变得更加关心,尤其是《民报》上“精卫”所发表的一些文章,更是让她感到十分有道理。
她一度将这个人当作自己的偶像,对“精卫”的赞美更是不绝于口,两年后的一天,她突然得知她能够和“精卫”见面,也是让她十分开心。
汪精卫外貌出众,在两个人第一次相见时,陈璧君就开心的不行,感觉他文章写得好,人也好看,总之什么地方都是好的。
陈璧君知道自己深深迷恋上了汪精卫,便开始追夫之路,汪精卫去日本,她也找理由跟上去日本,汪精卫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一切都是为了向偶像学习。
此后,两个人经历了暗杀团的事情,汪精卫被抓了起来,但陈璧君却并没有放弃他,反而对他申请告白,这让汪精卫心中十分感动,等汪精卫从监狱出来后,第二年两个人就结束了恋情,结婚成为了爱人。
汪精卫这个人比较优柔寡断,也没有什么担当,反而陈璧君是个有主见敢想就敢做的人,他们搭配可以说非常好,正好能够弥补彼此性格中的缺陷。
然而,他们两个人的互补却并没有用到正经地方,反而是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力量,很多人都认为中国这一仗可能打不赢,因此也就变得十分悲观。
因为国民党内部排资论辈的情况比较严重,而汪精卫和陈璧君又是同盟会的老资格,很多人就找到他们,想要一起商量个解决的办法。
这些人的吹捧让汪精卫和陈璧君十分受用,再加上日军表示不会以国民政府为谈判对手,这让汪精卫和陈璧君十分开心,他们知道他们的机会来了。
在经过慎重考虑后,汪精卫决定与日本议和,但这样做的话,他们是肯定不能再继续留在重庆了,所以,汪精卫也就陷入了纠结中。
但陈璧君的一番话点醒了他,“不走?难道当汉奸也坐第二把交椅吗?”
这番话让犹豫的汪精卫立马下定了决心,带上和他们观念一致,都想要通过“和平救国”的人走上了同一条道路,也为他们最终的结果埋下了祸根。
其实,他们都知道“和平救国”不过就是一个幌子,也是日本搭建的一个平台,可是他们所有人都相信了,甚至还为此演了一出大戏。
拒不认罪,情愿坐牢最终,有人从这戏里走了出来,也有人一辈子沉迷在了这出戏里,而陈璧君就是沉迷的人之一,她是这场戏的主导者之一,谎话说得多了,说得自己都信了。
1946年4月,陈璧君被开庭审判,根据她的所作所为,最终定下了汉奸罪并且被判处无期徒刑,但是陈璧君却并不认罪,并且说道:
“日寇侵略,国土沦丧,人民遭殃,这是蒋介石的责任,还是汪先生的责任?说汪先生卖国? 重庆统治下的地区,由不得汪先生去卖。南京统治下的地区,是日本人的占领区,并无寸土是汪先生断送的,相反只有从敌人手中夺回权力,还有什么国可卖? 汪先生创导和平运动, 赤手收回 沦陷区,如今完壁归还国家,不但 无罪而且有功。 ”
她的这番话让在场之人都目瞪口呆,不能理解,但她的辩解之言却并没有停止,反而越来越多,但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她汉奸的事实,最终宣布她的汉奸罪名并被判处无期徒刑。
这些都是国民党政府的审判,随着蒋介石败逃台湾,陈璧君也就从苏州监狱转移到了上海提篮桥监狱继续进行关押,她不肯认罪,所以也就没什么释放机会。
直到1949年,宋庆龄与何香凝看她身体越来越差,也十分心疼,毕竟她们曾经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思虑再三后,她们二人便找到了毛主席和周恩来,为陈璧君说情。
毕竟从明面上看,做汉奸这件事情上,汪精卫是一系列事情的主导者,而陈璧君最多是参与者,关了好几年,陈璧君的身体也不好,请求特赦也合情合理。
所以毛主席同意了宋庆龄与何香凝的请求,只是要求她写个认罪书就可以了,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宋庆龄与何香凝连忙答应。
她们二人给陈璧君写了封信,信中说道:
陈璧君先生大鉴:
我们曾经在国父孙先生身边相处共事多年,彼此都很了解。你是位倔强能干的女性,我们十分尊重你。对你抗战胜利后的痛苦处境,一直持同情态度。过去,因为我们与蒋先生领导的政权势不两立,不可能为你进言。现在,时代不同了。今天上午,我们晋见共产党的两位领袖。他们明确表示,只要陈先生发个简短的悔过声明,马上恢复你的自由。我们知道你的性格,一定难于接受。能屈能伸大丈夫,恳望你接受我们意见,好姐妹殷切期待你早日在上海庆龄寓所,在北京香凝寓所畅叙离别之情。谨此敬颂大安
庆龄(执笔)何香凝
1949年9月25日夜于北京。
这封信写好后,宋庆龄与何香凝二人拜托周恩来将信带给了身在狱中的陈璧君,希望她能够就此悔过,也能够早日离开监狱调养身体。
只是她们没想到在收到这封信后,陈璧君并没有很高兴,反而十分沉默,并且拒绝了她们的好意,选择在监狱了结余生。
她还给宋、何二人回了封信,表示:
共党要我悔过,无非还是持蒋政权的老观点,认为我是汉奸。汪先生和我都没有卖国,真正的卖国贼是蒋介石。这不用我历数事实,二位先生心中有数,共党心中有数。正由于二位知道我的性格,我愿意在监 狱里送走我的最后岁月。衷心感谢你们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此后,陈璧君又在上海提篮桥监狱度过了十余年光阴,因为突发咳嗽、气喘和心跳过速被送进医院,并在一个多月后病逝。
参考资料:
陈璧君: 从革命者到汉奸——知网:有容
至死不认错的女汉奸陈璧君——知网:葛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