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
在2024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
取得优异成绩!
共获得
国家级奖项33项
全国一等奖 3项
全国二等奖12项
全国三等奖18项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是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是目前我国唯一被政府认可和指导的专门面向研究生群体的全国性赛事。
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创新、以赛促能力,培养和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是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之一。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从2020年起通过整合资源,在研究生学术科技文化节设立高水平竞赛培育项目,推动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组队参赛,组织赛前专项培训及校内模拟竞赛、完善竞赛奖励激励机制等,全方位激发和提高研究生参赛积极性和成果水平。
2024年,通过精心组织、广泛宣传,河南师范大学共组建了223支研究生队伍参加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其中33支队伍荣获多项国家级竞赛奖励。这些卓越成绩不仅彰显了学校研究生在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突出表现,也反映了学校对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
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理念,致力于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鼓励研究生投身科技创新,激发他们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祖国发展的实际力量。
一、媒体广泛报道
二、优秀成果展示
1.“华为杯”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获奖作品:《WLAN组网中网络吞吐量建模》
获奖等级:全国一等奖(“华为专项”一等奖)
团队成员:贾昊鑫、任永攀、李富坤(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刘利敏(数学与统计学院)
作品简介:我们围绕无线局域网的吞吐量问题开展研究,聚焦性能预测与建模。首先分析接受信号强度指示、信道利用率等关键特征,建立了接入点发送机会预测模型,揭示了信道竞争与干扰对网络资源分配的影响;基于调制编码方案和空间流数的选择,构建了多分类预测模型,准确预测物理层速率;开发了系统吞吐量预测模型,实现了对不同网络条件下性能的高精度预测。采用随机森林、XGBoost等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结合深度特征提取与模型优化技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建模解决方案,为WLAN系统性能评估和潜在优化方向提供了科学参考,同时展示了多因素协同建模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潜力。
获奖作品:《高速公路应急车道紧急启用模型》
获奖等级:全国一等奖
团队成员:麻萌怡、朱雨晨、樊致佳(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穆晓霞(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品简介:我们针对中国高速公路在高峰时段或特定路段的交通拥堵现象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现有案例中的数据,提取并统计车流密度、流量等基本参数,建立交通流拥堵模型。该模型旨在实现交通状态的实时预警,探讨在特定情况下开放应急车道以提高通行效率的可行性。该研究为未来交通管理提供创新思路,优化高速公路资源利用,改善交通流畅性,从而提升整体交通系统的效能和服务水平。
2.“兆易创新杯”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获奖作品:《基于磁能收集的高压输电监测设备远距离稳定高效率无线供电装置》
获奖等级:全国三等奖
团队成员:王怡霖、孟泽鑫、齐梓彤(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杨林(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作品简介:为解决室外复杂环境下高压输电线路监测设备的供电难题,通过收集工频电流流经高压输电线路时在周围感应出的丰富磁场能量,为系统提供充足稳定不受天气限制的能量来源。其次,设计的多米诺谐振线圈阵列架构保障远距离条件下高效率无线传能,并将线圈嵌入绝缘子串中,绝缘子充当“天然”保护外壳,高度贴合应用场景。最后,系统实现了零输入阻抗角运行,避免高频无功环流的产生造成额外的电能损耗以及电路发热问题。对保障清洁电力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加速智能电网建设,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且有重要意义。
获奖作品:《智能多模态手势导引控制机械臂》
获奖等级:全国三等奖
团队成员:张梦洁 王卓君 崔凯迪(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徐世周(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作品简介:工作人员在危险的场合进行分拣作业时,需要佩戴各种防护装备来避免对身体的伤害,那么可以使用一种流行的思路,通过无线网络远程操作机械臂进行分拣。但是传统远程控制机械臂的方法需要手部佩戴传感器设备或者使用操纵杆控制,昂贵且不易操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无需穿戴传感器设备的多模态机械臂导引控制方案,仅通过展示双手和口述命令即可实现对机械臂的运动与抓取控制。
3.第一届中国研究生国际中文教育案例大赛
获奖作品:《故事里的汉字》
获奖等级:全国一等奖
团队成员:蒋晴晴 宋璐瑶 王姝冰 李晓洁(文学院)
指导教师:张恒君(文学院)
作品简介:描述了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了柬埔寨培训班学生对汉字的热情。面对学生不喜欢写汉字的问题,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对汉字的抵触转变为积极参与学习。在教汉字时,她根据《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科学选字,并设置不同掌握要求以减少学生抵触。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六书”理论,趣味性地揭示汉字结构与意义,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同时,通过根据所学汉字编故事的方式,使汉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创作故事中不仅记住了字形字义,还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4.“华为杯”第六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获奖作品:《基于域自适应学习的腹腔深度实时感知系统》
获奖等级:全国三等奖
团队成员:时耀耀 汪海珠 郭丹宁 上官国庆(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刘国奇(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品简介:项目提出一种新型的轻量级腹腔深度度量算法并为此设计了一套医学视觉辅助系统,该算法通过模拟人类双眼视觉原理,利用两个摄像头从不同角度获取图像,并基于这些图像计算物体的距离和位置。此系统构建了从手术双目摄像头图像信息捕获、图像畸变矫正、极线矫正到逐像素准确深度信息输出的全功能平台,能够在低算力边缘设备实现20FPS以上、平均绝对误差小于2mm的深度信息输出,能够有效帮助外科医生更准确地判断器官及病变组织的具体位置,提高了手术操作的精确性。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学校将继续支持和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2025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排版编辑 | 张晓菲 石晓娟
责任编辑 | 牛梦娇 张晓菲
总编审 | 冯 森
出 品 | 党委研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