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体验】小米15深度评测:从抢购到日常使用,这三个亮点让我果断放弃iPhone
一、购机心路历程:为什么最终选了小米15?

作为前iPhone用户,我换机的核心诉求是性能不妥协、拍照够专业、续航能扛一整天。2025年初,我在荣耀Magic7、一加13和小米15之间反复横跳,最终选择小米15的原因有三:
1. 国补真香:京东补贴后3999元拿下16GB+512GB顶配版,比官网便宜500元,还叠加了以旧换新补贴(我的老iPhone X抵扣了800元)。
2. 小屏旗舰稀缺性:对比6.7英寸的“半斤机”,小米15的6.36英寸直屏+191g重量,单手打字毫无压力,通勤塞口袋也不鼓包。
3. 徕卡影像信仰加成:看过摄影博主样张,夜景和长焦表现吊打同价位机型,甚至比iPhone 16 Pro更“德味”。

二、性能实测:骁龙8至尊版+澎湃OS,游戏党狂喜

核心配置:
3nm工艺的骁龙8至尊版,安兔兔跑分273万,Geekbench多核9510分,碾压天玑9400机型。
游戏表现:实测《原神》须弥城跑图60分钟,平均帧率59.8,机身最高温度43.2°C(室温25°C),比同事的一加13低2°C。
系统流畅度:澎湃OS 2.0的“HyperCore”技术优化后台资源,20个App同时挂后台,切换时无卡顿。

槽点:
连续玩《崩铁》2小时后,镜头区域有明显发热,建议配散热背夹。
三、影像体验:徕卡三摄+光影猎人,朋友圈点赞收割机
硬件配置:
主摄:5000万像素光影猎人900传感器,1/1.3英寸大底+F1.44光圈,夜景进光量提升50%。
长焦:120mm浮动长焦,支持5倍光学变焦,拍演唱会山顶票也能出片(实测10倍变焦依然清晰)。
实战样张:
夜景模式:上海外滩灯光复杂场景,高光压制比iPhone 16 Pro更好,暗部细节保留完整



人像模式:AI算法虚化边缘自然,发丝级抠图不“假”,徕卡经典色调直出就有大片感。
遗憾:
视频录制不支持4K 120帧,Vlog玩家可能需要上Pro版。
四、续航与充电:5400mAh+90W快充,告别电量焦虑

续航实测:
工作日场景:通勤1小时刷抖音(亮度50%),上班间歇回微信,午休玩30分钟《王者》,下班剩余电量62%。
极限测试:连续8小时视频播放(爱奇艺1080P),剩余电量19%,比官方数据略低(可能与5G联网有关)。
充电速度:90W快充15分钟充至58%,35分钟满血(比iPhone 16 Pro的30W快一倍)。
惊喜功能:
无线反充给AirPods应急充电,10分钟能续命30%电量。
五、总结:2025年小屏旗舰的“六边形战士”

推荐人群:
追求轻薄手感+顶级性能的上班族
喜欢直屏、反感曲面屏误触的游戏党
懒得修图、想要“按下快门即大片”的摄影小白
购买建议:
优先选512GB版本(系统+AI大模型占100GB);
线下小米之家体验真机手感,岩石灰配色质感最佳;
学生党记得领教育优惠,最高再省300元。
一句话评价:小米15可能是4000元档唯一兼顾“小屏手感”和“旗舰配置”的水桶机,如果你受够了半斤重的安卓旗舰,它绝对值得一试。
十八度灰
最后评价认真的?4000档唯一?你把vivo的x200 pro mini放哪里了
碎心痕
高级猴去迪拜,普通猴靠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