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沃土育新苗——树德中学民乐团获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爱看头条 2025-04-19 18:31:00

近日,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评选结果正式揭晓!

由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简称树德中学)选送的器乐节目《七彩之和-橙.太阳歌》从全国海量参赛节目中脱颖而出,荣获——

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器乐类全国一等奖

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是教育部主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学生美育成果展示平台,每三年举办一届,汇聚全国顶尖校园艺术团队同台竞技,竞争异常激烈。

本届展演活动以“绽放艺术风采、激发强国力量”为主题,旨在全面推进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坚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持遵循艺术规律,坚持面向全体,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次比赛历时大半年,从市级赛、省级赛到国赛,树德中学民乐团一路过关斩将,翘楚榜首,最终荣膺国赛桂冠,这不仅是树德中学民乐团多年来的荣誉延续,更是学校美育实践进程中一座熠熠生辉的里程碑,彰显着学校在艺术教育的深厚积淀与卓越成果。

树德中学选送的参赛曲目《七彩之和-橙.太阳歌》,是一首优秀经典的现代民族管弦乐作品,作曲家张朝创作,灵感来源于太阳的七彩光芒——只有和而不同的七色并列,才能勃发出七彩光芒。

《七彩之和》共分七个乐章,表现了民族和谐相处的文化内涵与精神。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和谐之美,不仅展现了民族音乐的深厚底蕴,更在旋律与节奏中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创新元素,让人在享受传统韵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

历经35年

打造西南编制最全的学校民乐团

成都树德中学一直以来重视美育建设和改革,将美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大美育全浸润”,不断拓宽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教育路径。1990年成立的民乐团,被成都市教育局授牌“银杏艺术团民乐分团”称号。乐团以“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为宗旨,坚持常态化开展中学生民乐学习、训练和演出,传承、弘扬民乐传统,规模一直保持在130人左右。

35年来,有多名学生从民乐团走进北大清华,有上百名同学进入人大、复旦等名校。乐团多次荣获全国及省市比赛一等奖第一名,2018年学校被评为“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民族民间音乐方向)”。建团以来,连续多年举办专场新春民族音乐会、参与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赴美国、德国等国演出,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在探寻民乐的文化宝藏中彰显文化自信,受到社会各界赞誉。

为打通小初高大衔接的困难,树德中学克服了重重困难,从乐器配置、师资储备、日常管理等维度加强乐团建设。从而解决了规模小、梯队建设不畅、声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如今,整个乐团规模已经从最初的1990年的15人增长到了如今的130人,民乐团唢呐声部编制也成为了全西南地区中小学民乐团最全编制。

基于这样的梯队人才基础,树德中学民乐团从1998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专场“树德之声新春民族音乐会”,宗旨便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2022年起,树德民乐团作为全省唯一中小学代表受邀参演“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先后与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奉朝红、中央民族乐团打击乐演奏家刘新、西南交通大学打击乐演奏家赵思智等全国知名演奏家合作,改编、原创多首民族管弦乐作品,持续创新了多种演出形式。

树德中学民乐团与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奉朝红老师合作演出

树德中学民乐团与中央民族乐团打击乐演奏家刘新(左)、西南交通大学打击乐演奏家赵思智(右)合作演出

不仅仅限于“树德”

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琴声悠悠,传递一份深情。乐韵浓浓,浸润一种文化。

民乐团成立的初心,就是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给在音乐方面有潜力和天分的青少年提供学习民族乐器的平台,让孩子们在民乐社团中享受音乐的熏陶,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之精髓。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