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意大利撕毁与中国190亿高铁合约,还拒赔违约金,最终如何了

社会解码者 2025-02-01 21:59:09

自二战硝烟散尽,西方世界似乎总被一种无形的枷锁束缚,那就是所谓的“政治正确”。尤其在欧洲,它如同一条无形的红线,牵动着各国领导人的决策神经。而意大利,这个曾经的欧洲强国,如今却在这条红线上踉跄前行,甚至不惜以国家利益为代价。

201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中意高铁合作项目,意大利单方面撕毁了价值190亿的合约,还拒付违约金,此举瞬间在网络上引爆了舆论。网友们的骂声如潮,仿佛意大利一夜之间成了背信弃义的代名词。然而,真相真的如此简单吗?

想修铁路,却陷入钱与政的泥潭

意大利,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二战后却逐渐边缘化,经济发展停滞不前。2002年,意大利提出了修建从都灵至法国里昂的高铁计划,意在通过交通纽带拉动经济。这个构想得到了法国的热烈响应,毕竟双方都能从中受益,形成一个高铁经济圈。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意大利的穷困和政党间的纷争让这个项目迟迟无法落地。勘探、验证,一拖就是好几年。法国人等不下去了,他们明白意大利就是想少出钱,于是2012年说服欧盟出资40%,剩下的由两国平分。

欧盟出钱,意大利铁路终动工

有了欧盟的资金支持,项目终于有了进展。但意大利的拖沓本性再次显现,阿尔卑斯山那长达57公里的隧道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意大利人又拖了一两年,终于决定对外招标,希望有能力的国家来帮忙。

这时,中国登场了。凭借领先世界的高铁技术,中国成功拿下了这个项目。原本日本企业也有竞争力,但中方在阿尔卑斯山隧道项目中拿出了多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最终脱颖而出。

刚动工,意大利就单方面违约

经过多轮磋商和论证,2018年,中方终于开始了铁路的修建。然而,刚动工20多公里,意大利就单方面提出了违约,撕毁了合同,对70亿人民币的违约金只字不提。这一下,国内舆论一片哗然,意大利的背信弃义行为激起了众怒。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意大利违约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因素。

民粹政党上台,项目被叫停

2018年,意大利民粹主义政党“五星运动”和极右翼保守党联盟党为了夺权,重新组建了内阁。新上台的执政党以项目需要重新评估为由,叫停了该项目意大利段的建设。但民粹党的人并不傻,他们当然知道这条铁路对意大利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都灵的群众也对该项目表示抵制。他们担心修建铁路会污染当地环境,造成自然灾害;担心高铁项目耗资巨大,政府欠债要由纳税人来还;还担心高铁的建成会影响当地的交通运输业,让很多人丢掉饭碗。

而法国里昂也有民众开始反对游行,认为这条铁路对里昂来说没有必要。两国民众的默契游行,让人不得不怀疑这背后有国际势力的搅和。而意大利民粹党上台后提到的“不愿得罪盟友”的话,更是让这种怀疑多了几分可信度。

欧洲政治正确下的困局

最终,意大利的项目被搅黄了,法国方面也不得不停下来。马克龙气得直跳脚,但也无可奈何。项目可以停,但锅必须由意大利人来背。作为回应,法国还召回了驻意大利大使以示抗议。然而,召回仅仅持续了一周的时间。

这场风波再次暴露了欧洲政治正确下的困局。无论是极左、极右翼之间的争权夺利,还是所谓“环保”的“NGO”,抑或是将欧美国家弄得混乱不堪的“LGBT”,如今的欧美国家似乎正在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所裹挟,为了争权夺利,已经不在乎国家的前途命运了。

意大利的回心转意与中国的大气

尽管意大利民粹党上台后闹出了这么一出,但他们也不想把中国得罪干净。于是,在2019年的时候,意大利向中国订购了一些大型盾构机设备,显然是为了“阿尔卑斯山隧道”准备的。

我国也没有计较,知道意大利就是这么个谁也说不上话的国家。既然你要买,我们也卖给你,一码归一码。如今,意法铁路有望重启,意大利也表达了希望中国继续参与的意愿。

悬念持续发酵,未来路在何方?

在经历了诸多坎坷之后,这个项目最终能否落地?中意两国能否继续携手共进?这些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但可以肯定的是,中意高铁合作项目的波折不仅反映了意大利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困境,也暴露了欧洲政治正确下的种种问题。

未来,中意两国能否在高铁领域再次携手?意大利能否摆脱政治正确的束缚,真正为国家利益着想?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而这场风波留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也将成为我们前行路上的宝贵财富。
0 阅读:2
社会解码者

社会解码者

墨涵洞察社会,剖析真相,每日精选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