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比赛结束后,国安球迷们在看台上议论纷纷:“为什么又是三中卫?难道塞蒂恩也要走苏亚雷斯的老路吗?”旁边的球迷忍不住插嘴:“这次会不会妥协,我看悬!”
塞蒂恩和苏亚雷斯的指挥对比每当一个新教练上任,总会带来新的战术和风格。
上赛季,苏亚雷斯选择了三中卫的阵型,在全部客场情况下,前三轮获得了2胜1平的好成绩,而零失球的表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但是今年,塞蒂恩在两客一主的情况下,只拿到了1胜2平,还丢了3个球。
换帅后,表面看起来似乎变化不大,但细看两位教练的场上指挥风格,还是有很多不同。
苏亚雷斯的战术比较务实,他更喜欢稳扎稳打,确保防守的基础上找机会反击。
而塞蒂恩则以西甲和巴萨光环著称,他的战术理念更有深度,喜欢在场地上创造空间,通过中场的传导来压制对手。
问题是,塞蒂恩的战术是否适应中国足球这片土壤,还需要时间证明。
国安战术之谜:三中卫还是四后卫?
说到这几年国安的战术迷思,最明显的就是三中卫和四后卫之间的纠结。
上赛季舆论喷苏亚雷斯的三中卫阵型看起来啥也不是,虽然成绩不错,但球迷们觉得不“美丽”。
逼迫之下,苏亚雷斯妥协了,改回了四后卫。
如今,塞蒂恩也选择了三中卫,却没有因成绩不佳而被质疑,反而让大家认为球队还需要磨合。
其实,无论三中卫还是四后卫,关键在于球队能否围绕这些战术打出效果以及适应球员的特点。
国安的现有人员能力和没有超级外援的情况下,围绕中路去开展进攻的踢法确实有些困难。
因此,利用两个边路的战术不失为一种实用的选择。
这就像一家餐厅的厨师,无论食材如何,都要做出味道好、符合客人口味的佳肴。
国安争冠的现实与理想每个赛季刚开始时,讨论最多的无非是球队的赛季前景。
国安今年被不少媒体和球迷看作是争冠热门球队,但真的具备争冠实力吗?
从成绩上看,国安并没有碾压中超其他俱乐部和球队的综合实力。
争冠球队意味着每场比赛和每个积分都至关重要,别人不会给你太多机会让你在比赛中去找感觉、磨合阵容。
那么,现实中的国安如何实现争冠目标?
答案无非是实力,真正的实力。
这就像世界杯预选赛中日本队的表现,稳扎稳打提前出线,这才叫实力。
外籍教练在中国的挑战与妥协外籍教练在中国的执教路并不平坦,无论是技战术还是文化上的适应,都非常挑战。
如果没有洲际级别的实力和深度,很难在中国足坛立足。
所以,我们常说,“妥协”和“知错就改”似乎成为外教在国内的一种生存之道,这实际上并不利于中国足球的发展。
以往的教练遇到困难,常常选择妥协,比如塞蒂恩之前的苏亚雷斯、谢峰、斯坦利等。
谢峰曾试图用老国安元素打“感情牌”,但最后还是妥协了;斯坦利主打4-3-3,后来也因为无法满足球迷的期待而做出调整。
苏亚雷斯更是迎合球迷的喜好不断调整战术,但他并非一无是处。
塞蒂恩作为新任主帅,他的理念和见解可以立足五大联赛,但在中国,他面临的挑战也许不止战术上的,更多可能是文化、球员适应等方面的困难。
听到解说嘉宾质疑球队的战术时,不禁让人想到,塞蒂恩还会不会最终选择妥协。
结尾:胜利的定义应该多样化塞蒂恩会不会像他的前几任一样,最终选择妥协?
谁也不能肯定,但这不正是足球的魅力吗?
足球不仅是战术和胜利,更是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如果只因为成绩和外在压力而妥协,那未免有些遗憾。
正如比赛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复杂的背景和逻辑,背后的故事往往比简单的成绩更有意义。
国安要做到永不妥协,既要坚持自己的战术,又要体现球队的真实水平和实力。
无论是争冠还是其他目标,国安需要更多的是务实,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改写命运。
作为球迷,我们不仅要看到胜利的光环,更要理解胜利背后的艰辛和战术上的思考。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享受足球带来的深层次乐趣。
国安的未来,不仅仅在一时的成绩,更在长期的战略和稳定的发展中。
让我们一起期待塞蒂恩和国安的新篇章吧。
用户10xxx12
先别替苏亚雷斯吹了,苏亚雷斯去年带队踢中下游的球队输了多少场?应该拿三分的比赛都输了。而且和哪个队踢都是被动挨打的场面。今年最起码是个强队的表现。
觉醒 回复 04-10 22:13
苏亚雷斯运气确实挺好
廣陽上人
老朽花甲之年,想当年金志扬在北京队19号的时候就看球,北京队打不了三后卫,442才是最佳选择!
觉醒
让国安这些球员打高级战术本来就免为其难,能力在那摆着,打出六七成战术在中超就够了。刚开赛教练也要观察调整,毕竟训练和实战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