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时为什么要穿防护服?大量象牙来自哪里?黄金面具给谁戴?“坑长”黎海超在鄂解密三星堆

湖北日报视频 2024-10-20 07:40:53

黎海超在讲座中(通讯员 王亮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通讯员 余嫚雪 尹佳丽 谢宁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近年来文博考古热潮中,三星堆无疑是最热的。

10月19日,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黎海超做客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主讲《解密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并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黎海超是三星堆遗址祭祀区5号、6号、7号坑的发掘负责人,不少人亲切称他为“坑长”。

黎海超在讲座中(通讯员 王亮 摄)

穿防护服是为了保护坑内环境

黎海超和团队在三星堆现场的考古发掘工作是在考古方仓里完成的。

“方仓就是一座现场实验室,可以随时控制温度、湿度,保护文物。我们在考古方仓里都穿着防护服,是为了保护仓内环境不受污染。文物周边的土壤我们也提取,不希望发掘者的头发、皮肤碎屑落在土壤里影响后续研究。”黎海超说,发掘时大家大都是趴在可移动的发掘平台上工作,“脑袋长期冲下,处于充血状态,一般人5分钟就头晕。”

黎海超展示了7号坑发掘现场照片,“大家看到照片里竖起的架子是我们架设显微镜用的。考古是多学科交叉的,考古=人文+科技,我们会用到很多自然科学的方法,比如青铜器研究我们会用到X光机、工业CT,通过透视的方法了解其情况;也可以从材料学角度去看青铜器本身的组织形态。”

解密三星堆吸引众多听众(通讯员 王亮摄)

大量象牙背后是残酷的事实和“世界网络”

大量象牙在三星堆出土,它们出现在祭祀坑的最上层,下面是损毁、焚烧的青铜器、金器等其他文物。

黎海超认为,三星堆祭祀坑的毁坏行为来自敌人,“象牙通神通灵是那个时代的共识,敌人来了,毁坏了三星堆的宝物重器,然后压上象牙埋葬,是不让他们有翻身的机会。”

大量象牙来自哪里?黎海超介绍,三星堆的象牙属于亚洲象,大量的象牙背后是庞大的象群,“目前三星堆只发现了象牙,没有象的其他骨骼。”贡献象牙的象群可能来自三星堆往南的地方。

黎海超表示,要理解三星堆,需要走出三星堆。和象牙一样来自南方的还有海贝,三星堆的其他资源如青铜、金、玉、朱砂、绿松石等也来自远方。目前的发掘和研究表明,以三星堆为中心,可以通过金器和锻打技术与西北方向相连,以象牙、海贝与南方连接,借由金属资源、铸铜技术等与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联系,从而形成一个以三星堆为枢纽的“世界网络”。三星堆的崛起得益于这一枢纽地位。

5号坑拍摄的玉器和金圆片(新华社图)

黄金面具给谁戴,人像长得像谁

5号坑出土了三星堆目前最大的黄金面具,是给谁戴的呢?

“肯定不是给人带的。”黎海超说,三星堆的面具都不是人脸的尺寸。“大家经常讨论的三星堆面具原本就不是描绘人的形象,面具本身有夸张表现的成分,大都是一些纵目人,眼睛非常夸张地凸到外面。尽管我们在发现的时候,有些金面具是套在青铜人像上,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青铜人像本身就是金灿灿的(青铜器的原色),又在它表面盖一层金色的面罩,是不是‘多此一举’?现在我们仍没有答案。”

黎海超展示了一个青铜扭头跪坐人像图片,黎海超在写文物报告时采用“极强的负重感”来形容该青铜人像的表情。“这个器物很重要,从外观看,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境内人种形象,刻画清晰,也侧面说明三星堆的人群属性。”

青铜扭头跪坐人像(新华社图)

通过复原实验还原3000年前的铃铛声

黎海超在三星堆的研究工作中,多次尝试复原实验的工作方法。

三星堆的器物大都被砸被烧,黎海超和团队也多次通过实验,看看如何砸、如何烧能变成器物出土时的样子。

三星堆发现了50余件青铜铃铛,黎海超认为铃铛的声音是祭祀时用来通神的,那是怎样的声音呢?花了差不多两年时间,他和团队复原了大小不一的6只铃铛,并向现场听众播放了铃铛的声音。“这应该是3000年前的声音了。我想和脑科学家合作,研究一下当人听到这些声音时,脑部的活动,以此了解三星堆人在祭祀时的状态。”

黎海超说,考古本质上是满足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心。考古是一件需要想象力的事情,同时也需要去求证,用科学的证据结合考古科技来分析复原,尽可能地接近真相。“三星堆遗址面积大约12平方公里,现在我们已经挖了2万平方米左右,这也意味着,三星堆虽然已经有了大量发现,但将来还有很多重头戏。”

6号坑出土的玉刀(新华社图)

文保人员操纵专业设备对5号坑内进行显微观察(新华社图)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