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革命性发现将彻底改变电动汽车电池回收行业,降低成本、加快回收速度并减少环境污染。
在可持续能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今天,中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创新技术,可从废旧电池中提取近100%的锂元素,为更高效、更环保的电池回收开辟了新途径。这一突破性成果已发表在德国学术期刊《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上,解决了电池回收行业面临的高成本、低效率以及环境风险等关键问题。
这项名为“中性浸出”的创新技术,用中性溶液取代了传统回收过程中使用的强化学物质,使回收过程更安全、更环保。研究人员成功在短短15分钟内从废旧电池中提取了99.99%的锂、97%的镍、92%的钴和91%的锰。这一方法不仅加快了回收速度,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有害副产品的产生,这是传统方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该研究由中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及国家先进储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多家中国高校共同完成,研究团队使用了一种名为“甘氨酸”的简单氨基酸来提高锂提取效率,并通过特殊工艺避免了进一步的化学反应,确保回收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这一发现标志着电池回收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南大学的一位首席研究员表示,“通过最大化资源回收和最小化环境影响,我们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随着全球对电动汽车需求的持续增长,对高效电池回收解决方案的需求变得愈发迫切。到2030年代初,将有数百万块报废电池需要回收,而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一突破不仅解决了这些挑战,还降低了回收成本,使其成为大规模实施的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