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的第三次公演上线了,实话实说,看过之后,心情非常不爽。说唱不是大米饭至于不爽的原因,来自于张震岳部落的表演,将一首经典老歌《一场游戏一场梦》魔改得不伦不类。预见一下,这个时候肯定会有人说,小编是黑子、营销号之类的。大可不必,个人并不讨厌张震岳部落的任何一位成员,反而非常喜欢潘玮柏的搞笑,之前的文章可以佐证。
但喜欢潘玮柏不代表认同其所有的舞台,《一场游戏一场梦》发行于1987年,距今已经有35年了,能够传唱到现在,足见这首歌的魅力。当然了,在《披荆斩棘》的舞台上翻唱,可以进行改编,但要适可而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改编歌曲必加说唱成了标配,呈现出来的效果往往是“四不像”,毁掉的经典不计其数。
真心说一句,说唱不是大米饭,可以做到百搭,很多歌曲与说唱并不兼容。再讲得直白一点,说唱在华语乐坛从来都不是主流,在唱遍大街小巷的华语金曲中,说唱歌曲的数量只能用凤毛麟角来形容。即便是眼下,说唱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其依旧属于小众文化。“人红歌不红”的歌手可能有人会问了,既然是小众文化,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唱?道理很简单,过去的歌手是唱给观众听,现在的歌手是唱给自己听。这种转变源自于“饭圈文化”的兴起,在粉丝的逻辑中,凡是自己偶像的作品,必须要追捧到底。从而出现了一批“人红歌不红”的歌手,专辑的销量节节攀升,销售额常常会高达几千万,乃至直接破亿。
可要是一问代表作,除了粉丝能够如数家珍,路人基本上都是一脸懵。在这里阐述一下个人对代表作的理解,不必刻意去寻找,也不需要是某人的粉丝,便能让大多数人听到,并且觉着好听的歌曲。放眼当下的新生代,包括那些所谓的顶级流量歌手,有几人的歌曲能达到这个标准?
搁在华语乐坛的鼎盛时期,这样的歌手早就被淘汰了,可是在“饭圈文化”的裹挟下,这些人偏偏站在了华语乐坛的金字塔顶部。唱着自以为美妙动人的歌曲,实际上并不符合大众的审美,只有“饭圈”在自嗨而已,甚至反过来耻笑他人不懂音乐。说到底,一切都建立在粉丝氪金的前提下,有钱能使鬼推磨,再难听的歌也能吹捧成此曲只应天上有。华语乐坛的日薄西山结果就是华语乐坛日薄西山,当前几乎跌到谷底了,一年也出不了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偶尔冒出来一首热度还不错的歌曲,可以看一看作词、作曲以及原唱都是谁,名不见经传者居多。这恰恰是华语乐坛堕落的症结,真正能唱歌、能写歌的人只能在二、三徘徊,有才华的歌手无处施展,很多时候人设比作品更管用。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歌手根本不用顾及大众的喜好,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反正一定有人夸就对了。以张震岳部落的《一场游戏一场梦》,改得面目全非,根本就是演“砸”了,还有人各种“彩虹屁”,真的是节操碎了一地。作为一名80后,应该说是听着《一场游戏一场梦》那个年代的歌曲长大的,着实接受不了这种乱炖式的改编。
结语最后想说,歌手是服务于广大听众的,而不是让广大听众来迎合歌手的兴趣爱好。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