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恶的距离》剧照
前天,陈晓和陈妍希官宣离婚。
倒也不可惜这段婚姻,我只是很可惜这个叫陈妍希的女明星。
点开官宣离婚的词条,里头的评论都是什么样的?
“恭喜恭喜!脱离苦海!。”“早就该离了,陈妍希哪里配得上陈晓。”
甚至造出来个词条:“陈晓赵丽颖,接二搭“。
陈妍希被喷成了一无是处,口碑还被时时挂着“不安分”的标签。
哪怕她曾辟谣过,哪怕那些所谓的爆料也并无实证可查。却丝毫不妨碍她成为这段婚姻的靶子,成为那个拖了陈晓后腿还不知感恩的女人。
可谁还记得,在婚前她也是光鲜亮丽的女明星啊。
夸张一点说,她曾经几乎是全亚洲男人的白月光。
那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直到今天还留下一句,谁的青春没有一个沈佳宜。
2011年《那些年》横扫56亿新台币票房。还曾经获得过金马奖最佳女主的提名,她靠着乖觉清纯的脸蛋,再加上南加大毕业的“非花瓶”的人设,在台湾省吃得分外开。
如果非要说转折点,那就是北上来内地拍摄了《神雕侠侣》,从沈佳宜到小笼包认可度天差地别,但黑红也是红,陈妍希在内地彻底打开了市场。
她婚前作品5年拍摄了14部作品。但当陈妍希披上婚纱那一刻,就开始执行一场精准的”身份切除手术”:斩断事业线,焊死妻母牌。
婚后的陈妍希8年仅拍摄6部作品,其中只有2部是主演,客串占比高达67%。
资源名气一落千丈。她从女明星陈妍希变成了陈晓的太太,再提到她就是带娃,以及数不清的根本没有证据的花边新闻。
和她相比陈晓的事业虽然也有波动,但大体上还只是口碑上的变化,从阳光开朗大男孩变成冷处理不担当的男人。
事业本身其实并没有伤筋动骨,但凡拍摄必能争番。
可能有人会说,同样是结婚,陈晓不受影响陈妍希落得今天这个下场就是她能力不济。
可事实上陈妍希的退出,是主动的。
她曾被问到,“认为自己在爱情里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是什么?”时。
她的回答是:“家里所有需要处理的东西,我可以让他不用去花更多时间去想这些东西。”
所以陈妍希后来总是被看到带着孩子进组,不在组里的时间她几乎都在陪伴孩子。
全心全意照顾家庭成了她婚后的主旋律。
她曾回应过如何平衡家庭事业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大部分家庭中都是女人倒饬好,但是现在女人又会觉得自己也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肯定是要有所牺牲的。”
而这种相对传统的女性视角,似乎在台湾省女星之中尤为常见。
咱们来掰扯掰扯这些高学历高颜值高收入的”三高”女星,怎么个个都在婚姻修罗场里上演把主妇活成高危职业?
聊起传统女性深植的念头,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Melody。
UCLA国际社会+政治学双学位学霸剧本拿得稳稳的,1999年直接冲去加州华埠小姐选美把冠军和最上镜小姐双料奖杯薅回家。
老天爷追着喂饭,但姐反手把碗扣地上,扭头就冲进娱乐圈。
本以为,这样一个美貌可爱又睿智的女孩子应该会有很好的未来才是。
但再看到她操着一口塑料ABC口音和浮夸贵妇梗杀出血路时才发现,原来婚后的她也褪去了所有年少时的光环。
她不再是在《康熙来了》甩着波浪卷高呼”独立女性要爱自己”的Melody,不再是学历牛逼闪闪的刘恭显。
当年4.8克拉钻戒套住的不止是手指,还有被切割成碎片的人生。
婚前,她是那种走在红毯上都能自带BGM的女人,连喝咖啡的姿势都能上热搜。
可婚后呢?马桶刷成了她的“新宠”。
在《女人我最大》哽咽说出”马桶刷不干净都被骂”时,原来所谓豪门婚姻,不过是把爱的Melody活成家政女王变形计。
她曾讲过她的小孩和老公,特别喜欢吃一种美国的水蜜桃。
“小孩说了,妈妈,我要吃软的。而老公,说我要吃硬的。”
Melody睡到一半突然惊醒,因为那些水蜜桃,还没有放到冰箱里。她就凌晨时蹲在厨房里一个个的挑,给老公孩子做好分类。
她说,“那天晚上,我边挑边哭。”
Melody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照顾老公和孩子身上。
但即便照顾如此入微,还要被婆婆质问”我儿子为什么长白头发”?
她也只能陪笑含混。
而那个婚前会为了追她跟到泰国、LA的男人呢?
在她婚后晚归时来电也只剩一句”我睡衣在哪”?
她到底是把婚后活成了“绝望主妇”。
当然,Melody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这种婚前婚后判若两人的撕裂感,在宝岛娱乐圈已成集体症候。
譬如小S,婚前的她以“叛逆少女”形象示人,早期造型风格大胆且略显青涩。
姐妹主持的时候她妆造明显更为夸张,2005年还被评价为“高中女生爱臭美的审美”。
那个时候的小S还对婚姻充满期待,曾公开表示要“开创新时代的婚姻模式”,认为婚姻应兼顾自由与责任。
这时候的她更符合现代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追求。
但结婚后她状态截然不同,不单单是形象逐渐转向优雅贵妇路线,而是内里抽丝剥茧的从独立女性转向合格太太。
面对丈夫许雅钧频繁的绯闻(如夜店搂妹、疑似家暴等),她选择隐忍维护婚姻,多次公开澄清并强调家庭幸福。
节目中甚至坦言对“肉体出轨”相对宽容,但认为“精神出轨更严重”。
小S身上也有Melody那种台湾省女性特有的传统感。不管她名气再如何高涨,在家里依然是乖顺的存在。
明明手握年收破亿的《小姐不熙娣》,以她的财富完全有能力离婚带着孩子好好享受生活。
但她还是死死咬住婚姻,好妈妈和好妻子是她这辈子都在努力抓紧的东西。
林依晨不也是如此?
婚前简直是圈内的拼命三娘,高产到我某一时间段内的电视剧里都有她的影子。
连拍戏间隙都还在刷牛津证书的学霸女神。
结果刚一结婚,就从偶像剧女王变成了封建晨昏定省旧时代主妇。
被媒体爆出:凌晨4点起床给公婆请安,把”生男孩”当KPI。
虽然后来起床时间晚了,但还是和婆婆共同操持家庭。
最割裂的还是她上一秒还在奖礼大谈女性觉醒,结果下一秒回家就继续扮演大清贤妇图鉴。
她自己在专访里说过”能为家人付出是幸福”,这话翻译过来不就是《娘道》现代版台词?
当大陆85花们带着孩子进组拍戏时,这位金钟视后却在采访里说:“现在最想演好的角色是妻子”。
这话听着耳熟,二十年前林凤娇对成龙说过。
更离谱的当属吴佩慈,这位九头身美少女从巴黎秀场转场香港四季酒店,六年四胎始终没换来纪家户口本。
但她却在IG晒的松露宴配文“当妈妈比当明星幸福”。
倒像是给昔日华冈艺校同窗的喊话:看,我终究活成了你们羡慕的”完整女人”。
为什么在她们身上,当主妇成了顶流必修课?
如果要究其根本和她们硬要追求所谓的“完美女人”密切相关。
丨母职身份的绑架
什么是完美女人,在这些女性的固有观念中,是有美貌有财富有老公有孩子,要会煮饭会带娃还得要让老公疼爱的贤惠美眷。
某些媒体甚至至今还在吹捧林依晨“给公婆请安”的“好媳妇”形象。
在这种“完美女人”的考核标准下没有谁能够全身而退。
再回过头看吴佩慈拼命下蛋求名分,小S硬凹幸福太太人设,Melody声称被老公训练成他的右手就合理了。
本质上其实也都是被”完美女人KPI”绑架的产物。
Melody就曾经在节目上提到过,“作为一个女人,我觉得拥有完整的家才算幸福。”
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一旦进入婚姻,必然会生出我得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能照顾老公能生娃带娃,还得貌美如花才能从达到男女双面对”完美女人”的定义。
所以Melody才会冒出那句,“每次打开报纸看到人家45岁可以搞出两个,我29岁连一个都没有,就觉得自己很没用。”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台湾省女孩婚前看起来都火辣奔放,结果一结婚就又好像入了什么教。
而这往往会出现一种诡异的对冲行为,婚前越是离经叛道,婚后越要猛补贤妻学分。
丨女性内部的共生绞杀
其实观念偏差并不是最可怕的,个人主义的偏差往往不成风气。
但如果是群体性的潜意识,就会变成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
这种集体潜意识在《康熙来了》每期逼问女嘉宾”什么时候结婚”的环节里。
在《我们与恶的距离》贾静雯必须安排复婚结局的妥协里,早就埋下草蛇灰线。
连女性自我,都对自己下了一个预判。
难道是她们不想逃吗?
当然不是,即便她们想要挣脱,可女性群体本身被归训后的思维模式已然形成了一张大网死死咬紧她们。
譬如狄莺屡次三番在节目中呛声小S:你生不出儿子。
明明大家都知道生男生女从不是女性个人能做主的,但这种被裹过的思潮还是让她们把生不出儿子的女人当成失败者,当成罪人。
这种同性绞杀之中,即便小S有心挣脱,也只能是蜉蚍撼树。
所以别问姐姐们为什么还要死守婚姻坟墓,要问就问这个把独立女性逼成封建模范的畸形名利场。
这就导致了当一些女明星把离婚声明写成大女主宣言时,却还有一些女星还在豪门与主妇的围城里,进行着西西弗斯式的循环。
全然忘了,新时代的贤妻模板早该换剧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