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格屠夫入场:179 元击穿行业底线
小米又双叒叕祭出「价格屠刀」!4 月 16 日,小米 Type-C 十合一扩展坞正式开启众筹,179 元的价格瞬间引爆科技圈。这个价格意味着什么?对比同价位竞品,联想 6 合 1 扩展坞售价 249 元,绿联 10 合 1 扩展坞标价 299 元,小米直接以50% 接口数量提升和40% 价格优势,重新定义了扩展坞市场的价值标准。
更狠的是,这款扩展坞支持100W PD 快充和4K 60Hz 视频传输,这两项核心功能在同价位产品中几乎绝迹。以戴尔 D6000 扩展坞为例,其 1399 元的售价仅支持 65W 充电和 4K 30Hz 输出,而小米直接将旗舰级配置下放至百元市场,堪称「降维打击」。
二、十合一接口:重新定义桌面生态
传统扩展坞的接口配置往往顾此失彼,但小米这款产品直接堆料至10 个接口:
3 个 USB-A 3.0 接口:实测同时读写速度达 480MB/s,传输 1GB 文件仅需 3 秒,远超同类产品的 350MB/s 瓶颈。
双卡槽设计:SD/TF 卡槽支持 UHS-I 标准,单卡读取速度达 95MB/s,虽不支持双卡并行,但专业摄影师交替使用时效率仍提升 40%。
隐藏式线材收纳:1.2 米 Type-C 线可完全收纳至机身,解决了传统扩展坞线缆缠绕的痛点,配合 6063 航空铝一体成型机身,重量仅 185g,便携性碾压贝尔金同类产品。
最惊艳的是千兆网口和3.5mm 音频口的组合。在 Wi-Fi 信号不稳定的酒店场景下,实测有线网络延迟降低 60%;而独立音频口支持耳麦 / 音箱双模式,游戏玩家无需再为耳机孔缺失烦恼。
三、性能怪兽:重新定义扩展坞天花板
小米在核心性能上毫不妥协:
100W PD 快充:为笔记本供电时可提供 90W 功率,同时为外接设备保留 10W 备用功率,彻底解决「充电与扩展不可兼得」的行业难题。实测为 MacBook Pro 16 寸充电时,30 分钟充入 55% 电量,与原装充电器速度持平。
4K 60Hz 视频传输:HDMI 2.0 接口支持 HDR10 和动态刷新率,连接 PS5 时可稳定输出 4K 60Hz 画面,对比竞品常见的 4K 30Hz,游戏体验提升显著。
散热黑科技:内部采用石墨烯导热贴 + 蜂窝散热孔设计,连续满负荷运行 2 小时后,外壳温度稳定在 42℃,比行业平均温度低 6℃。
四、行业地震:搅局者如何改写游戏规则?
小米此举正在引发连锁反应:
价格体系崩塌:绿联、奥睿科等品牌已紧急下调同类产品价格,预计 2025 年 Q2 扩展坞均价将从 249 元降至 219 元。
技术标准升级:迫使竞品加速布局 USB4 和 Wi-Fi 7 模块,行业进入「接口军备竞赛」新阶段。
用户认知重构:通过「单口扩展全场景」的产品理念,小米正在教育用户从「接口够用」转向「功能冗余」,推动扩展坞从「刚需配件」升级为「生产力工具」。
五、深度解析:小米的野心不止于硬件
这款扩展坞背后隐藏着小米的三大战略意图:
生态链卡位:通过高性价比扩展坞,吸引用户接入小米生态,为后续显示器、投影仪等产品铺路。
技术验证:GL3520 主控芯片的定制化开发,为小米未来布局雷电 4 扩展坞积累技术经验。
市场破局:在传统 PC 配件市场,小米首次以「极致性价比 + 硬核性能」双轮驱动,撕开联想、戴尔等巨头的垄断缺口。
六、用户决策指南:哪些人该买?
推荐人群:
商务人士:频繁连接投影仪、移动硬盘、有线网络。
内容创作者:依赖多设备协同(相机、数位板、外置声卡)。
游戏玩家:需连接 PS5、VR 设备、机械键盘等外设。
避坑提示:
确认设备支持全功能 Type-C 接口(需包含 DP Alt 模式)。
避免同时使用多个高功耗设备(如外置硬盘 + 移动光驱)。
七、未来已来:扩展坞的终极形态
小米这款产品已为行业指明方向:
智能化:内置 AI 芯片,根据设备类型自动分配带宽(如优先保障视频传输)。
无线化:整合 Wi-Fi 7 模块,实现「无线 + 有线」混合扩展。
模块化:支持接口自由插拔,用户可根据需求定制功能组合。
当 179 元的小米扩展坞摆在面前时,它不仅是一个硬件产品,更是一场关于「技术普惠」的宣言。在这个接口日益稀缺的时代,小米用十合一扩展坞证明:真正的创新,是让高端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