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影片《铁道游击队》,是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刘知侠的同名小说拍摄的黑白故事片,导演赵明,曹会渠、秦怡、冯喆、陈述等主演。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临城枣庄的一支铁道游击队在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的带领下,活跃在铁路线上,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斗争的故事。影片取材于抗战时期鲁南铁路沿线发生的真人真事,主要人物都有原型,所有战斗故事也都确有其事。
电影《铁道游击队》宣传广告
刘知侠和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刘知侠,1918年生,河南省卫辉人,著名作家。早在1943年,刘知侠就写出了小说《铁道队》,之后他接受铁道游击队的邀请前往微山湖,和铁道游击队的正副大队长刘金山、王志胜以及政委杜季伟深入交流,听了很多他们的故事。
解放后,刘知侠再去鲁南,深入了解了更多关于铁道游击队的故事,最后写出了一部40万字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
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
1953年,《铁道游击队》 出版,立即成为读者们争相抢读的书籍,并多次再版,先后被译成英、俄、法、德、越等近10种文字,成为抗日战争文学经典。小说被多次搬上银幕、电视荧屏和舞台,以及连环画等,还成为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教材。
其中,特别要提到由董子畏改编,丁斌曾、韩和平绘制的连环画《铁道游击队》(10 册),自1955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以来,再版20次,重印47次,累计印发超过3600万册,是中国再版次数最多、印数最高的现实题材连环画,为连环画出版史上所罕见。由于连环画的特殊形式,图文并茂,老幼咸宜,有着更广泛的读者,因此连环画《铁道游击队》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原著本身。
连环画《铁道游击队》第一册
2019年9月23日,刘知侠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鲁南铁道游击队铁道游击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现山东鲁南地区(现枣庄的临城、峄县、滕县)的一支抗日武装。铁道游击队最早发端于1938年夏,是在洪振海、王志胜建立的抗日情报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始称枣庄铁道队。1940年2月,鲁南铁道队在陈庄成立,直属八路军苏鲁支队,洪振海为铁道队队长,王志胜为副队长,杜季伟任政委。在枣庄铁道游击队组织创建的同时,在临城以南以北津浦路沿线也建立了铁道游击队。1940年7月,鲁南军区成立后,决定将这三支武装合编为鲁南军区铁道大队,以洪振海、王志胜为正副大队长,杜季伟为政治委员。这支队伍最多时达300余人,主要由铁路工人、矿工组成。
1944年夏,为加强领导,鲁南军区又将铁道大队、微湖大队、峄县大队及滕县大队等四支武装合编为鲁南独立支队,铁道大队为独立支队第二大队,刘金山为大队长,独立支队政委郑惕兼第二大队政委,原政委杜季伟调任枣庄工委兼工人支队司令。
日本投降后,1945年12月底,铁道大队奉命到滕县(今滕州市)接受整编。鲁南铁道大队番号撤销,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铁道游击队》剧照:打票车
人物的原型影片中,铁道游击队队长刘洪的原型有两个:
一个是鲁南铁道游击大队的首任大队长洪振海,自幼随父亲在路矿谋生,因生活所迫经常与火车打交道,练就了扒飞车的本领,在铁道队中的扒车技术最高,特别快车也能上去,人称“飞毛腿”。他受中共派遣返回枣庄,建立秘密抗日情报站并将其发展为鲁南铁道队,他足智多谋,有许多惊人战绩,1941年在黄埠庄作战中牺牲,年仅32岁。
另一个是担任本片军事顾问的第二任大队长刘金山。洪振海牺牲时副队长王志胜重伤住院,于是全体游击队员采用了鲁南地区农村的习俗,在每个候选人身后放了一个大碗,队员将手中的豆子放入各自碗中,最后经过“豆选”,刚加入游击队一年多的刘金山当选大队长。在鲁南地区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他率领队员们坚持战斗,完成了护送刘少奇等中央首长跨越津浦铁路的任务。刘金山后任鲁南军区特务团副团长,主力部队副师长,新中国成立之后,先后任江苏南通军分区副司令和苏州军分区司令员。拍摄《铁道游击队》时,刘金山就是电影的军事顾问。
“刘洪”这个名字,也正是取自刘金山和洪振海的姓氏。
政委李正的原型一般认为是铁道游击队政委杜季伟,杜季伟也是刘知侠的重点采访对象。但这并不准确,铁道游击队先后有五任政委,其中三位在战斗中牺牲,李正这个形象是集合了几任政委的事迹以杜季伟为核心创作出来的。刘知侠在《铁道游击队》小说中,“根据四个政委的个性和特点,以杜为主塑造了一个政委的形象。”
《铁道游击队》剧照:大队长刘洪(前中)、政委李正(前右)、副大队长王强(前左)
另一位主人公——副大队长王强的原型最直接,就是铁道游击队副大队长王志胜,他是枣庄市中区陈庄人,出生在铁路工人家庭,15岁开始跑火车,做小本生意。自小练了一身“扒飞车”本领,在战斗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和洪振海是拜把兄弟,在队伍中很有威望,在日军那里也很有办法,是铁道游击队不折不扣的元老。刘知侠写《铁道游击队》小说时重点采访的就是王志胜。
主要演员扮演男一号刘洪的曹会渠:1930年生于辽宁安东,18岁参加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文艺兵。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调四十八军文工团、中南部队艺术剧院、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任演员。
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曹会渠
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筹拍电影《铁道游击队》,全国话剧汇演正在北京演出,导演赵明专程来北京挑选演员,赵明一眼就看中了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的演员曹会渠,觉得他既有工人气质,又有战士作风,就让他去上海试镜头。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经过化妆、造型、试戏,厂党委一致决定由曹会渠扮演刘洪大队长。1958年,曹会渠又主演了电影《长空比翼》。
曹会渠在《铁道游击队》中饰演大队长刘洪
曹会渠出演《铁道游击队》时才26岁,比其他主要演员都要小好几岁,当时秦怡34岁,冯喆36岁,冯奇32岁,邓楠40岁,仲星火32岁。但是曹会渠不仅演技出众,最关键的是他个人的气质,显示出强大的气场,完全压得住台面,无愧于大队长的头衔和“洪哥”的称呼。不过令曹会渠遗憾的是,与秦怡老师演爱情戏时,因为他比秦怡小八岁,总是放不开。
《铁道游击队》剧照:刘洪与芳林嫂
扮演芳林嫂的秦怡:1922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省高邮市,1938年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担任话剧演员。建国后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主演《马兰花开》《红色种子》《摩雅泰》《铁道游击队》《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等。2019年9月29日,秦怡获“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人民艺术家”秦怡晚年
说起《铁道游击队》这部电影,秦怡至今仍感觉遗憾的是自己戏份太少:“《铁道游击队》里我的戏不多,但因为就我这一个女的,所以我演的角色就成了重要人物。芳林嫂的戏份比较散,没有重头戏。她本来是跟队长有一段恋爱戏,可那个时候对此不敢表现太多,拍完之后又剪掉了一些。”
秦怡在《铁道游击队》中饰演芳林嫂
扮演李正的冯喆:原籍广东南海,1920年生于天津,上海圣约翰大学一年级辍学,后考入上海国立音专主修大提琴。1947年从影,主演个人首部电影《裙带风》。1952年,在经典影片《南征北战》饰演高营长。1956年,在《铁道游击队》中饰演睿智老练的游击队政委。1957年后,又主演了《羊城暗哨》(饰侦察员王练)、《沙漠追匪记》(饰班长钟永胜)、《金沙江畔》(饰指导员金明)、《桃花扇》(饰侯公子)。
冯喆在《铁道游击队》中饰演李正
2005年,在中国电影诞生100年之际,冯喆被评为“中国电影百位优秀演员”。
扮演冈村的陈述:1920年出生于上海,1951年后,先后出演《美国之窗》《斩断魔爪》《渡江侦察记》《母亲》《铁道游击队》《海魂》《球迷》《飞刀华》等片。1954年,凭借战争电影《渡江侦察记》获得中国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奖个人一等奖。陈述擅长演反面角色,是当年最受欢迎饰演反派人物的演员之一,而《今天我休息》中的理发师,则是陈述少有的正面形象。1964年后出演《血碑》《渡江侦察记》(重拍)《开枪,为他送行》《末代皇帝》《鬼子来了》等影片。
陈述在《铁道游击队》中饰演冈村
1995年,陈述获得中国电影表演学会“特别荣誉奖”。2005年,陈述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评选的“优秀电影艺术家”。
影片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电影《铁道游击队》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芦芒、何彬作词,吕其明作曲。
芦芒,原名李衍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芦芒有较多的木刻版画作品和诗歌发表于解放区报刊杂志上。新中国成立后,芦芒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创作委员会诗歌组组长、《上海文学》杂志编委。由其作词的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等,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吕其明,10岁参加新四军,成为一个小文艺战士。先后为《铁道游击队》《红日》(合作)《白求恩大夫》《霓虹灯下的哨兵》《庐山恋》《城南旧事》《雷雨》《子夜》等六十余部故事片和十余部纪录片作曲。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吕其明“七一勋章”。同年12月30日,获得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表彰。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简谱
1958年《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片
影片《铁道游击队》中《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这首歌是一首领唱、合唱曲,影片的演职员字幕中并没有出现演唱者的名字,1958年出的唱片有上海合唱团名字,但是没有领唱者名字。这首歌的合唱是上海合唱团,领唱是上海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陈景熹。不过陈景熹录这首歌时还不是专业演员,只是上海市文化艺术干部学校的学员。当时上海电影制片厂正拍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由谁来演唱却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一天,导演赵明请来一群上海文化艺术干部学校的演员进了录音棚。陈景熹那舒缓、抒情、明亮的歌声很快征服了众人,成了当然的领唱者。1958年陈景熹从上海文化艺术干部学校毕业分配到上海歌剧院工作,一直到退休。
上海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陈景熹
一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让铁道游击队的抗日英雄事迹名扬四海,流传至今。“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那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