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商界女强人张兰迎来了67岁生日。这本该是个喜庆的日子,却因为特殊的时间节点引发争议。儿子汪小菲特意带着新婚妻子马筱梅从台北飞回北京祝寿,麻六记员工们也集体送上祝福。然而就在生日视频发布后,评论区突然涌入一批网友指责:"前儿媳大S去世还不到三个月,就这么高调庆生?"
一、生日宴背后的风波始末
这场风波的起因,是张兰在社交平台晒出的庆生视频。画面里,她戴着生日帽,面前摆着三层蛋糕,汪小菲夫妇和员工们围着她唱生日歌。这本是再普通不过的家庭聚会,却因时间特殊被推上风口浪尖。
有网友翻出时间线:大S于2025年1月因流感并发症在日本去世,距今不足百日。部分大S粉丝认为,作为前婆婆,张兰应该保持低调以示尊重。一条获赞上千的评论写道:"具俊晔家都没动静,你们倒先庆祝起来了?"
但更多网友反驳这种观点。有人指出:"大S生前最后一条ins写着'希望大家永远快乐',张兰不过是照做而已。"还有粉丝晒出对比图:在大S"头七"当天,具俊晔亲友团确实举办了结婚三周年庆祝活动,现场还有红色蛋糕。
二、两家人对待逝者的不同方式
事实上,自大S去世后,汪小菲母子一直处于舆论漩涡。当时正在泰国出差的汪小菲,立即改签机票飞往台北吊唁。由于签证问题无法赴日,他还在直播间哽咽道歉。张兰更是停播三天,直播间背景音乐都换成了哀乐。
相比之下,现任丈夫具俊晔的表现引发更多讨论。其母亲始终未公开露面,本人除了发布悼文外,很快恢复了DJ工作。有知情人士透露,这是遵照大S"不要因我停止生活"的遗愿。但这样的解释,似乎并未平息对其"冷漠"的批评。
值得注意的是,大S生前好友吴佩慈曾在追思会上透露:"她最讨厌别人哭哭啼啼,说要我们笑着送她走。"这段话如今被网友反复引用,成为评判两家人行为的重要依据。
三、离婚三年后的情感纠葛
这场争议背后,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关系。汪小菲与大S离婚已逾三年,女方再婚也有相同时长。法律上,双方早无权利义务关系。但公众似乎仍习惯将两家捆绑看待。
心理学专家李教授分析:"公众人物离婚后,大众常会陷入'道德监护'心态。就像总有人觉得离异夫妻必须终生保持某种关联。"这种心态在明星身上尤为明显——张兰作为前婆婆庆生要被指责,而具俊晔作为现任丈夫复工却无人质疑,恰恰反映了这种双重标准。
更值得玩味的是舆论风向。在大S去世初期,多数指责集中在具俊晔"照顾不周";如今焦点却转移到汪小菲母子"不够悲伤"。这种转变,或许正印证了网民情绪的流动性。
四、商界铁娘子的真性情
回看事件主角张兰,这位67岁的企业家向来以真性情著称。疫情期间坚持直播带货,曾因高烧39度不下火线登上热搜。员工透露,她每年生日都会与团队同庆,这次规模反而比往年简朴。
对于争议,张兰尚未直接回应。但她在最新直播中似有所指:"人活着就要向前看,该高兴时高兴,该悲伤时悲伤,都是自然的事。"这番话被粉丝解读为对批评者的间接回应。
据亲近人士透露,张兰私下常念叨大S的好:"她说永远记得大S给汪家生了一对儿女的恩情。"这种复杂情感,或许正是中年丧偶、老年经历家庭变故的企业家难以言说的心境。
五、公众人物该如何面对生死?
这场生日风波,本质上是对"公众人物哀悼期"的社会讨论。传统观念认为,亲属需守孝三年,朋友至少哀悼百日。但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这套标准正面临挑战。
社会学家王女士指出:"我们正在经历哀悼文化的转型期。年轻人更倾向'延续逝者意愿',而年长者看重形式规范。"这种代际差异,在明星家庭中被无限放大。
大S生前曾说:"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或许对她而言,亲友继续好好生活,才是最好的纪念。而张兰的生日宴与具俊晔的复工,某种程度上都在践行这种理念——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
结语:
生死大事,冷暖自知。当我们隔着屏幕评判他人悲伤的形式时,或许该先想想:谁有资格定义哀悼的规范?张兰的蛋糕、具俊晔的演出,本质上都是生者对生命的致敬。正如一位网友所言:"大S最讨厌道德绑架,现在却有人用她的名义绑架别人,这才是最大的不敬。"
观hai听tao
人去都是亲人害,抹黑汪家不应该。如果你有同情心,快找妈妹光头去。
寒冰
不可能因为大花🐍死了,王家的人全都得跟着一起要死不活的吧,该尽的情谊尽够了,再说了大花🐍在日本发病的时候亲妈和妹妹还在热闹的跳舞呢
游戏人间
张兰的病是不可能好的,化妆只会更重,是下地狱的前兆,有的人是命不好得的,她是坏事做多了。
心海 回复 04-11 03:08
如此恶毒,真有地狱,你准入拔舌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