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选中河南:即将打造第二个“郑州”,直接晋升省域副中心城市

世界解天下 2024-05-19 16:03:26

众所周知,河南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作为我国的重要一员,河南这次又被中央青睐,计划将在该省打造第二个“郑州”,也就是创造第二个大型城市,以此带动整个河南的经济发展,那么,这次究竟哪些城市有此殊荣呢?

中原腹地、河南

河南位于我国中部,自古就有承东启西的绝佳地理。它东接山东,西邻陕西,南临湖北。整体坐落在黄河中下游。总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人口在9872万左右。

该省可以说是我国的农业强省。耕地面积达1.1亿亩以上,居全国第三位。粮食播种面积更是超过1.6亿亩,位列全国第二。

早在五千年前,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的仰韶文化,就诞生于河南。

在夏朝,河南的洛阳曾是夏朝的都城。夏朝之后,商朝的都城殷也在河南安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河南地带涌现了不少强大的诸侯国,成为战国七雄争霸的重要场所。

尤其是魏国和郑国,魏国的都城大梁和郑国的都城新郑都是当时著名的城市。这一时期的河南,不仅是诸侯争霸的主战场,也是各国文化交流和碰撞的中心。

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修建的驰道和灵渠,连接了中原与南方,极大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秦朝的开封、洛阳等地,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到了汉朝汉武帝时期,洛阳的繁荣达到了顶峰,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隋唐时期,洛阳再次成为全国的第二大城市,与长安并驾齐驱。

大运河的开通,使得洛阳成为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而唐代的洛阳,则被誉为“东都”,其繁荣和辉煌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朝的都城开封,更是将河南推向了中国历史的巅峰。开封当时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商业和手工业极为发达,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和旅人。

宋朝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正是开封的繁荣景象,这足以证明河南当时的繁荣。

元明清三代,虽然都城不再设于河南,但河南的重要性依然不减。从中原经济区的地位到军事战略要地,河南始终在国家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元明清时期的河南,成为了全国重要的农业区,为国家的粮食供给支撑了半壁江山。

凭借着庞大且廉价的劳动力,最近数十年河南省经济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河南省一直位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领头羊,其GDP稳居这些省份之首。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河南省GDP达到5.91万亿元。

在河南省整体经济发展布局中,郑州作为省会城市,可谓是扮演了关键角色。同时,强省会政策的积极实施,使郑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大幅提升至13617.8亿元。

不过为了避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央决定在河南推进“一主二副”格局,通过设立副中心城市,以促进省内经济的平衡发展。

一个中心:郑州

郑州处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它的地理位置极其优越,东临开封,西接洛阳,南依许昌,北与新乡、焦作接壤。

郑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多条交通线路的交汇点。京广铁路、陇海铁路、京广高速铁路及许多国道和高速公路在此交汇。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中国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连接国内外众多航线。

特别是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的重要节点之一,郑州的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已然成为国内外游客和商人进入中原的大门。

郑州拥有超过三千三百年的历史,自古就是中原地区的重要城市。商代晚期,郑州被称为“尚异城”,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进入西周时期,郑州一度被称为“管城”,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了东汉时期,成为“荥阳郡”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些年来,郑州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作为中国中部的重要城市,郑州正在积极推进“国际郑”战略建设,努力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这些年,郑东新区的快速崛起见证了郑州市现代化建设的辉煌历程。作为国家级新区,郑东新区不仅是郑州市的“新名片”,更是中原地区发展的新引擎。

在产业发展方面,郑州依托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形成了多个产业集群。以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现代工业体系正在迅速完善。例如,郑州日产、郑州宇通等知名企业,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

同时,郑州积极推进高新技术和创新驱动战略,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入驻,逐步形成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南阳、洛阳两市、打造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南阳市地处河南省西南部,总面积达到了2.65万平方公里。它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接邓州市,西靠陕西省,南临湖北省,北与洛阳市毗邻。南阳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都非常充沛。

矿产资源包括铝土矿、钒、金、银、煤等多种。南阳也是中国重要的中药材基地之一,盛产地黄、党参等中药材。同时,南阳市的河流湖泊众多,其中丹江口水库更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为南阳的农业和工业提供了稳定的水源支持。

早在夏、商、周时期,南阳均为军事要冲和经济重地。秦汉时期,南阳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农耕文明和商业中心。汉代的“关中、河内、南阳”被誉为中国的“三大重镇”。

进入21世纪,南阳市的经济发展势头十分强劲。2023年,南阳市生产总值(GDP)突破4572亿元,同比增长4.8%。第一产业的稳健发展,其在2023年创造了736亿元的增加值。以中药材种植和特色农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南阳的农产品不仅满足了本地的需求,还出口到全国各地乃至国际市场。

第二产业蓬勃发展,增加值超过1300亿元。南阳市的第二产业以制造业和能源产业为主。南阳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进驻,在这里设立工厂和研发中心。2023年,南阳市的制造业产值和效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为整体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第三产业的持续繁荣,其增加值接近2500亿元。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在南阳的经济结构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金融、物流、旅游、文化、教育等行业快速发展。

洛阳位于黄河中游,是黄河的重要流域之一。这里山川秀丽,河流纵横,主要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洛阳市拥有龙门山、邙山、秦岭等山脉,而黄河支流洛河穿过市区,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洛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古代交通枢纽。京广铁路、陇海铁路和207国道穿过这里,形成了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此外,洛阳还拥有国际空港、高铁站等现代交通设施,极大地促进了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洛阳的历史悠久,曾经是九个朝代的国都,包括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和隋朝。每一个朝代都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

在西周时期,洛阳已经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汉时期,洛阳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当时的洛阳城规模宏大,宫殿、寺庙、塔楼、街道布局规整。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开凿,至今仍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瑰宝。

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又成为北魏的首都。隋唐时期,洛阳继续作为东都,依然是全国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此时的洛阳城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各种工商业活动繁荣,文化交流频繁。唐三彩陶器、白瓷等工艺品享誉四方。

改革开放以来,洛阳市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此外,洛阳还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绿化工程和生态农业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种植和销售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洛阳还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石化、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洛阳一纸厂、中信重工、洛阳玻璃等大企业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

2023年,洛阳市经济展现出非凡的活力,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81.6亿元,呈现出3.5%的增幅。各产业整体表现优异,第一产业持续稳定成长,第二产业基础稳固,而第三产业则表现出色,增长迅猛。

0 阅读:25

世界解天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