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赛!“尚东杯”ITF国际网球大师赛来啦~

北京昌平 2025-04-18 16:44:36

4月16日,由中国网球协会与区政府联合主办,区体育局、东小口镇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25“尚东杯”ITF国际网球大师赛MT200北京昌平站在东小口镇上东体育中心开赛。赛事设置7个年龄组、32个单项,覆盖中青年至老年群体,其中,70岁以上双打组别为全国首创,报名人数达到601人次,含外籍运动员21人次。

赛场上,运动员们屏气凝神,紧盯对手的每一个动作。滑步走位、侧身拉拍、挥拍击球,每个动作都干净利落,展现了业余网球的高水平和强劲实力。

据了解,ITF国际网球大师赛是国际网联面向全球30岁以上网球爱好者举办的一项国际级群众类网球赛事,去年在国内一共举办了23站,总参赛规模9598人次,其中MT200级别平均每站参赛479人次。今年,中国网球协会将在国内24个城市举办32站网球大赛,昌平作为北京市的首站,参赛规模已经远超MT200平均水平,将打造成国际性和大众性的网球盛事。

近年来,昌平全力打造全民健身示范区,培育出国际公路自行车比赛、延寿越野挑战赛、昌平铁人三项赛等品牌赛事。本次ITF国际网球大师赛的落地,既是国际体育组织对昌平办赛能力的认可,更是我区向世界展示昌盛平安城市魅力的契机。

未来,我区将充分利用体育赛事这一重要资源,通过加强规划、优化布局、完善设施、丰富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体育赛事的品质和影响力,为昌平区的经济社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青少年与群众网球部主任、中国网球协会副秘书长孙文兵,副区长马春秀参加开幕式。

新闻链接

国际网球大师赛燃动昌平

千年文脉“邂逅”活力赛场

4月的昌平,春风裹挟着网球拍击的脆响与主题市集的喧闹,在绿意盎然的东小口镇上东体育中心交织升腾。

4月16日至20日,2025“尚东杯”ITF国际网球大师赛MT200北京昌平站在此开赛,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在赛场上展开激烈角逐。赛场之外,昌平文创产品、昌平本土农产品等文旅元素,将赛事编织成一张“体育搭台、文旅唱戏”的立体网络。这场以网球为媒的盛会,为昌平“体育+文旅”融合写下生动注脚。

网球赛事遇上主题市集

赋能体育新地标

上东体育中心作为赛事核心场地,坐落于东小口镇“森林氧吧”奥北森林公园二期,拥有16片国际标准网球场,色彩斑斓,充满时尚活力,与ITF赛事的氛围、特点完美契合,其智能化设施与生态化设计为选手和观众提供了高品质体验。

赛事期间,主办方同步推出网球主题市集、餐饮街区等,推动竞技体育与多元文化深度融合。主题市集上,居庸花海冰箱贴、凤冠冰箱贴等具有昌平文旅特色的文创产品一一亮相,精致又可爱,让人初见便“种草”,吸引不少市民观众驻足挑选。此外,结合此次赛事,东小口镇专门设计了“国风北中轴 花园东小口”赛事纪念网球套装,目前在市集上可购买。

除了文创产品,市集现场更有草莓、豆角、辣椒、圆白菜等昌平本土的有机农产品,“水果蔬菜都很鲜灵,感觉像刚从地里摘下来一样!”这些果蔬让86岁高龄的市民朱先生连连称赞。这些农产品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农户们辛勤耕耘的结果,它们承载着京郊农业的特色与品质,吸引着往来市民的目光与味蕾。

本次市集共有30余个摊位,市集将持续至4月20日,时间为早9点至晚8点,市民可前去挑选心仪的物品。

此外,自2023年上东体育中心建成投用以来,东小口镇以发展特色体育产业为引擎,以打造高品质、高规格网红网球基地为目标,带动周边逐步形成公共配套导入、体育产业延伸、村庄富民宜居体育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区,有效释放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双重效应。

从“观赛游”到“深度游”

探索味蕾与灵魂之旅

在2025“尚东杯”ITF国际网球大师赛MT200北京昌平站启幕之际,主办方别出心裁,策划了一场穿越网球场与市井烟火的奇妙邂逅,邀请外国记者团共100余名记者共同踏入昌平的宝藏之地——兴寿镇辛庄村,开启了一场味蕾与灵魂的双重探索之旅。

辛庄市集,这方隐匿于现代都市喧嚣背后的文化净土,仿佛被时光温柔以待,保留了古韵今风的独特风貌。记者团踏过青石板路,两旁摊位上琳琅满目的美食摊位如同星辰点缀,瞬间点亮了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初步认知。

在逛完市集后,记者团们走进了辛庄村的草莓大棚中,品尝香甜的草莓,实地感受采摘的热闹氛围和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这不仅仅是一场走马观花的游览,更是一次心灵与文化的深刻交融,让国际友人在这片土地上,以味蕾为舟,遨游于昌平的浩瀚海洋。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团的记者们难掩内心的激动与感慨:“这次体验,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探索。昌平的历史文化,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每一处细节、每一种色彩,都透露出独特的韵味与魅力,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如今,辛庄村目前已培育特色餐厅、文创工坊、咖啡店等90余家新兴业态,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产业链,成为了集餐饮、休闲、研学等于一体的京北特色村庄。2024年,依托“创客街”举办特色市集等活动,辛庄村周末单日客流峰值超10000人次、全年累计接待游客达50余万人次,真正实现了“环境美、村民富、产业兴”的“新图景”。

小球转动大棋局

让流量变“留量”

网球赛事在我区的成功举办,正是我区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文化的生动缩影。因为参赛或观赛而初次来到昌平的,有许许多多的参赛者因为“结缘一场赛,爱上这座城”。

赛事的举办场地——东小口镇位于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作为“回天地区”行动计划的核心区域,近年通过“生态修复+城市更新”双轮驱动实现跨越式转型。区域内的贺新公园、东小口城市休闲公园、东小口森林公园串联起“中轴绿色廊道”,也为运动员们提供了赛场外的休闲旅游好去处。

来自四川的参赛选手周先生在首场比赛过后,选择来到居庸关长城景区和明十三陵景区,感受历史文化。“从来没爬过长城,这次比赛的地点是昌平,正好有长城,我就在比赛过后来爬一爬,仔细感受美景和文化。”周先生表示。

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体育赛事活动的引流作用,打造了一系列精品赛事活动,并依托赛事,打造旅游线路以及配套的文旅惠民举措,以赛为媒,激发体育赛事“流量”有效转化为文旅消费“留量”,“体育+文旅”对地方经济产生的带动效应正逐步显现。今年以来,昌平各景区周边住宿业态在携程等网络平台搜索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进一步激发了“农文体商旅”产业发展新活力。

记者:向凌潇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