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路生梅踏上佳县的土地时,立下这句誓言。可窑洞医院60‰的新生儿死亡率,她面临的是怎样的挑战?
1968年,24岁的路生梅从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毅然背上行囊,来到佳县人民医院工作。
迎接她的,不仅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的街道,还有那两间破旧不堪的窑洞,这便是所谓的“佳县人民医院”。
窑洞的墙壁上,斑驳的泥土和掉落的墙皮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凄凉。
医院内,仅有的几张简陋的木制病床和破旧的医疗设备,无不透露出这里的艰苦与落后。
佳县的贫穷和闭塞超乎路生梅的想象。
这个拥有18万人口的地方,竟然只有两所县级医院和22个乡村卫生所支撑着整个地区的医疗需求。
而更让她震惊的是,这里的老百姓对医疗知识的匮乏程度。
许多人在生病时,宁愿相信迷信和土方,也不愿意接受科学的治疗。
甚至有人在分娩时,还在使用着危险且落后的接生方式,导致新生儿死亡率高达惊人的60‰。
面对这样的困境,路生梅深感责任重大,立下誓言:我要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
经过多年努力,路生梅建立了正规儿科,为佳县的儿童筑起了一道健康的屏障。
不仅如此,在路生梅的倡导下,县卫生局定期组织育儿学习班。
她亲自走上讲台,向育龄父母传授新法接生和养育幼儿的知识。她的讲解生动而实用,让许多父母第一次了解到科学育儿的重要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佳县的医疗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新生儿死亡率从60‰降至了0.6‰,这个巨大的变化背后,离不开路生梅的辛勤付出。
在坚守佳县的日子里,路生梅遇到了同为医务工作者的丈夫高正胜。
他们志同道合,一起为佳县的医疗事业努力着。
回忆起那段时光,路生梅说:“那时候我们都很忙,但无论多晚,他都会帮我做好家务、带好孩子。我们互相支持、互相理解,是生活中的好伴侣、工作中的好搭档。”
然而,命运给了路生梅一个沉重的打击。
2007年,高正胜永远地离开了。
从悲痛中走出来的路生梅,抹去泪水,依然为佳县群众义诊。
她认为:兢兢业业,是对所爱之人最好的纪念。
50多年来,被路生梅诊疗过的佳县人,占了一大半人。
她爱护着这些孩子,孩子们也感激她。
钞江涛,路生梅诊疗过的孩子,卫校毕业后,分配到佳县疾控中心工作。
由于在2020年的抗疫中,工作出色,被授予“抗疫卫士”称号。
钞江涛发表中,表达出对路生梅的感激,正是有了这座“灯塔”,才有了今天的自己。
听到这句话,路生梅激动不已“有了传承人,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2022年,路生梅荣获“最美巾帼奋斗者”称号。
如今,路生梅为佳县人民服务了五十余载,她的事迹如同古人所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这份对医疗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人民的深沉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务工作者投身基层。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更多的“路生梅”出现,在广袤的大地上播撒爱与希望。
作者:哈哈
编辑:桢桢
榆林很多土生土长的地方医院医生,为了钱,可不是这样为病人着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