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学会感同身受,要拥有共情能力,但是拥有共情能力并不代表着你无时无刻都要与人共情,特别是在职场上,我们职场上的高效率运转不是靠讲感情,不是靠讲道理,更多是靠一种自制度上的刚性执行。
如果万事都共情,都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往往就会忽略自己的刚性需求,忽略制度推进过程中的硬性原则。
有太强的共性能力的人,往往都会做事情比较纠结,这种纠结源自于他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害怕给别人添麻烦。
但是如果一个人害怕给别人添麻烦,他的内核一定是左右摇摆的,一会儿顾及自己手上的工作能否高质量完成,战略能不能高效率运转。
另一方面又要去纠结于迁就于别人的感受,左右摇摆之下,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活也没干好,人的情绪也被拉扯的七零八落。
时刻展现出共情姿态,很容易被别人当成职场的情绪垃圾桶,别人会把负面能量负面情绪一股脑的向你宣泄。
这个时候如果不懂得适当的拒绝,越是给别人垃圾情绪回应,下次就越会找你吐槽。
我们讲体制内要善因结善果,有时候垃圾情绪是恶因,会结不好的果。
如果有一天你不愿意再当别人的情绪垃圾桶,可能就是他吐槽的下一个对象。
有时候为他人着想的太多,其实是在委屈自己,更多时候甚至会公私不分,而且过于共情,往往会变成一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老好人。
对于一些比较强势的领导,老好人的厌恶程度,甚至于不干活的老油子,因为老好人往往是会破坏一个地方行政生态的,老好人一多事情就变得和稀泥,工作不是靠和稀泥推进。
每一位领导都不会随意的共情,在关键的时刻,哪怕就是战场上一定会牺牲,也必须军令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