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真的是远古森林形成的吗?

天下十三洲猎奇 2023-09-09 18:27:15

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广泛应用于能源产业。然而,煤的形成过程和煤田的特征对于很多人来说仍然存在疑惑。

煤的形成过程

植物残骸的沉积。煤是由数百万年前生长在地球上的植物残骸经过沉积、压实和化学变化形成的。这些植物残骸主要包括树木、蕨类、苔藓等。当植物死亡后,它们会被水埋没并在湖泊、河流或海洋中沉积。

压实和生物转化。在沉积过程中,植物残骸被覆盖并压实,逐渐转化为泥炭、褐煤、烟煤,最后形成煤。在这个过程中,植物残骸经历了物理和化学变化,如水分的逐渐排出、有机质的浓缩和矿物质的沉积。

煤田形成机制

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煤田的形成与地球的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在海洋或湖泊等水体中,有利于植物残骸的沉积和保护。地壳的隆升和湖泊干涸等地质过程也可能导致植物残骸被埋藏并形成煤田。

煤层的连续沉积。煤层的形成通常需要连续的植物残骸沉积,以及持续而稳定的沉积环境。这意味着地区内有足够的植被和沉积条件,使得植物残骸能够长时间积累并形成厚度较大的煤层。

煤田丰富程度差异的原因

植被类型和生态环境。煤田丰富程度的差异与植被类型和生态环境有关。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和生态环境决定了植物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进而影响了煤层的厚度和质量。

地壳运动和沉积条件。地壳运动以及地质构造的变化会影响煤田的形成和保存。一些地区可能经历了抬升、侵蚀或断裂等地壳运动,导致植物残骸丢失或煤层破坏,从而影响了煤田的丰富程度。

最后

煤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包括植物残骸的沉积、压实和化学变化。煤田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沉积环境、植被类型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不同地区煤田丰富程度的差异可以归因于植被和环境的变化、地壳运动以及沉积条件的差异。科学解析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煤的形成和煤田分布的原因。

但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煤具有重要的能源价值,但其开采和使用也带来了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因此,应当积极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1 阅读:418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38

用户18xxx38

7
2023-09-28 11:06

矿物燃料有枯竭说与续生说两种说法均符合客观事实与规律,传统枯竭说认为其来源于古生物质埋在地下矿化说。续生说认为其来源于地核内重元素(粒子)物质核裂变反应续生出氢碳氧元素,不仅氢氧化合为水,成为地球水源根本性来源,氢碳氧还能矿化为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历史地创新形成矿物能源续生说。详见《守正创新国学现代化》一文。龚木益

买火柴的怪蜀黍

买火柴的怪蜀黍

2023-09-09 21:40

煤还真就是树变的,特别是高品质的无烟煤……机缘巧合,我去掌子面参观过,那个地方没刨下来的煤看起来就是一棵棵大树干,刚刨下来的煤是软的,过一会风干了就变硬了,就是我们在堆场和锅炉房看到的一块块的块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