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通北京电话后,特朗普惩罚全球,28国后路被断,中方已发起反击

王鹏说各国关系 2025-03-29 19:16:47

中美代表刚结束通话,美国新关税就如期而至,特朗普开始“惩罚”全球,欧盟27国和加拿大的后路已被切断,而另一边,中方也发起反击。那么,特朗普此时官宣对进口汽车加税,究竟有何目的?这场关税战后续又将走向何方?

3月26日深夜,中美经贸工作组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通话期间,中方重申反对单边关税措施,并呼吁美方回到对话轨道。而美方则强调“坦诚讨论”的重要性,并坚持其贸易政策目标。尽管双方同意继续沟通,但分歧依旧明显:美方持续指责中国存在所谓的“不公平贸易行为”,而中方则明确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事实上,这已经是近一个月内,中美经贸高层的第二次对话。此前,何立峰与美国财长贝森特的通话同样聚焦关税问题。然而,美方并未停止施压。自2月以来,特朗普政府以芬太尼为由对华两次加征关税。

不过,特朗普并未打算就此停下脚步。同一天,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加征25%关税,这一政策依据美国《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以“国家安全”为名,实则针对包括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在内的28个主要汽车出口国。根据白宫文件,关税措施将分阶段实施:整车自4月2日起生效,零部件则最迟延至5月3日。

尽管白宫声称,这符合“美墨加协定”的零部件可以豁免,但加拿大总理卡尼仍直言此举是“对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击”,并威胁要采取报复性关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批评称,关税“损害消费者利益”,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警告这将重创全球供应链。此外,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也纷纷表态反对,担忧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

对此,特朗普说的也很直接,他表示,“如果欧盟与加拿大合作一起损害美国经济,那么为了保护美国,我们将对他们征收远超当前计划的大规模关税!”可以说,特朗普这番言论,无疑切断了欧盟和加拿大的后路,逼迫他们只能向美方妥协。

而面对美方的步步紧逼,中方并未被动应对。在特朗普宣布汽车关税前,中国就已对美方发起多轮反制。例如,中方已经对从美国进口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并将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此外,中国对稀土等关键资源实施出口管制,这直击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软肋——中国供应了全球80%的稀土,而美国高度依赖这些材料。

当然,中国的反击不仅限于关税,监管部门对美国科技巨头也展开反垄断调查,限制其在华市场行为。同时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申诉,联合160多个国家共同反对美国单边主义。这种“组合拳”既展现了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也通过多边机制争取到了广泛的国际支持。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看似强势,实则隐患重重。美国加征关税的成本,最终还是由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承担。以农产品为例,中国曾是美国大豆最大买家,但加税导致对华出口锐减,美国农民损失惨重。同理,特朗普汽车关税虽然意在保护美国本土产业,却可能推高美国车企的零部件采购成本,最终削弱其全球竞争力。

而中方的立场清晰且一贯,即坚决反对贸易战,且绝不惧怕对抗。正如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所说,“加征关税无法实现繁荣”,唯有平等协商才能化解分歧。而国际社会的反应则表明,单边主义不得人心,多边合作才是正道。

总的来说,特朗普虽然对全球又掀起了新一轮贸易风暴,但历史经验证明,关税战只会两败俱伤。中方在坚决反制的同时,始终敞开对话大门。这既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必要之举,也是为全球经济稳定提供了关键选项。当28国的后路被截断时,合作而非对抗,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0 阅读:0
王鹏说各国关系

王鹏说各国关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