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面积比海南岛还大,80%以上沙漠已变绿洲!

甜心萌熊团 2024-11-28 18:10:46

沙漠在地球的版图上,常常被视为生命的禁区,荒凉、绝望的代名词,不过在中国西北部,一个面积曾超过海南岛的巨大沙漠——毛乌素沙漠,却正在上演一出震撼人心的“逆袭”大戏。

曾经黄沙蔽日、寸草难觅之景,如今正渐渐被点点绿色所取代,于此背后,到底隐匿着何种故事呢?这片土地的变迁,又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启示?

01

从绿洲到沙漠

在那久远的古代,毛乌素地区曾是一片富饶的绿洲,滋养着匈奴及其他游牧民族,那时的天空飞鸟成群,大地则是铺满鲜嫩草场,与今日荒凉的沙漠形成强烈反差。

这样的转变让人不禁好奇,是什么导致了这片土地由繁荣至荒芜的巨变?

唐宋之际,此处气候业已略显干燥,雨水亦不复往昔之充沛。

在这个背景下,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推动了农业的拓展,原本的草地被人类为农田,生态的平衡被破坏。

明清时期,这一进程更是大步迈进,往昔的绿洲被滔滔黄沙无情吞噬,进而形成了如今我们所见的浩瀚沙漠。

“在我小时候,村庄四周都是沙丘,风一吹就飞沙走石,庄稼一眨眼就被埋了,日子真是艰难。”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回忆道,这正是无数毛乌素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沙尘不仅埋葬了田地,破坏了房屋,还让人们生活在对未知的恐惧中,甚至不敢将饭碗放在室外,因为转瞬间碗中便会被沙尘填满。

02

新中国的探索

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年之际,面对严峻的沙漠化形势,中国政府吹响了向毛乌素沙漠进军的号角,这场治沙之战,注定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彼时,我们几无参考之物,凡事皆需自行摸索前行。

科技创新,成为了这场治沙之战的先锋,中国人民凭借着智慧和创造力,发明了一系列独特的治沙技术。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草方格固沙”技术,这项技术利用麦草编织成方格状铺设在沙地上,可以有效地阻挡风沙,为植物生长创造条件。

除此之外,一种名为“治沙魔方2.0版”的刷状网绳式沙障正逐步取代传统沙障。

这种新型沙障生产效率更高,更适用于高大的沙丘,如同给沙丘披上了一层“金甲战衣”,有效地防止了沙丘的移动。

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中国发明了“微创种植法”,这种方法只需在沙地上打一个小洞,将树苗的根系放入即可,大大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将树苗的成活率从不到10%提高到了80%。

......

03

治沙人

在浩瀚的沙漠治理战场上,科技创新只是众多战斗方式中的一种,国家政策的扶持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对沙漠治理的成功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更为关键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在沙漠治理的伟大事业中,无数无名英雄默默奉献,忍受着艰难与困苦,在沙漠中播下绿色的希望,用生命书写着治沙的壮美篇章。

位于陕北榆林的石光银,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他在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上培育起了5300万颗生命之树,将25万亩的黄沙变为盎然绿洲。

而鄂尔多斯市的殷玉珍,自19岁嫁入毛乌素沙漠中心起,就面对着挑战立下了坚定的誓言:“宁愿累死种树,也不愿被沙暴打死。”,32年如一日,她与丈夫节衣缩食,倾尽所有购置树苗,最终在超过7万亩的沙地上植树200余万棵。

上述治沙英雄的动人事迹,不过是众多沙漠治理参与者们坚定决心的冰山一角。

他们的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宛如熠熠生辉的星光,鼓舞着更多人投身于这一伟大的事业之中,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04

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

一代代人辛勤耕耘,毛乌素沙漠焕发出新的生机,截至2020年,超过80%的沙漠面积得到了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1%。

在陕西,沙化土地治理成效卓著,高达93.24%,毛乌素沙漠似乎即将于地图上销声匿迹,此乃了不起的成就。

环境的改良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果实,治理过程中,当地开垦出160万亩的农田,曾经的荒凉之地现如今是一片片丰饶的农田。

乡村旅游业也日益兴起,吸引着成群的游客,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毛乌素沙漠的转变,不仅使当地居民受惠,也对整个黄河流域产生积极的生态影响。

由于土壤侵蚀得到控制,黄河年均沉积物量减少了4亿吨,这对减轻黄河河道的淤塞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毛乌素沙漠的再生,是中华大地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不只是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观念。

它向全世界昭告,只要秉持坚定的决心且持之以恒地努力,沙漠亦能化作生机盎然的绿洲。[太阳]

参考来源:

澎湃新闻 毛乌素沙漠80%化身为绿色宝地,绿色版图向南推200公里

3 阅读: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