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判决:2022年,北京一对夫妻离婚,法院判决孩子由父亲抚养,母亲每月需支付5000元抚养费。
• 恶意拖欠:母亲长期拖欠抚养费,累计金额达8.5万元。父亲申请强制执行后,母亲竟将欠款拆分为340个250元微信红包,每次转账附言“短命鬼收钱”“瘟神养的孩子”等侮辱性内容。
• 心理伤害:父亲因患病身体虚弱,面对密集的诅咒红包,既不敢收款(默认受辱),又担忧孩子看到留言受伤害。
• 性质认定:法院认定母亲的行为“违反公序良俗”,属于“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其拆分转账、附加侮辱性留言的操作,本质是变相辱骂而非履行义务。
• 强制措施:对母亲罚款1万元,并直接从其账户强制划扣8.5万元抚养费,案件执行完毕。
• 法官警示:抚养费支付需遵循法律和道德底线,不得掺杂个人情绪,更不能用金钱作为报复工具伤害孩子。
抚养费性质:抚养费是法定义务,需以货币形式按时足额支付,不得附加条件或恶意拆分。
执行底线:法院对“消极对抗执行”行为零容忍,包括转移财产、侮辱性支付等。
儿童权益优先:父母矛盾不得波及子女,任何损害孩子身心健康的行为均受法律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