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并非简单的心理问题,而与人体的体质、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这一点
《黄帝内经》时代中医就明白了。
《素问》当中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神魂魄意志是古代中医对精神心理不同方面的称谓。
也就是五脏功能不仅仅是影响着各种生理功能,还深刻影响着情绪心理的变化。
现在所倡导的心身医学,本质就是中医所说的形神一体。

拿强迫症来说,多由肝胆气机郁滞化火,夹痰夹瘀上攻清窍,或肝肾心脾不足所致,治疗时从改善体质入手,不仅能有效减少强迫症状,也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恢复自身对情绪的调节能力,帮助强迫症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案例讲解曾有一位 31 岁的女性患者,5 年多来一直被反复确认困扰,症状时轻时重。比如反复洗手、锁门检查,做事犹豫不决,和人沟通需要反复确认等。而且症状逐渐从生活到工作各方面扩展,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她被诊断出强迫症后服用西药但效果不佳,便寻求中医治疗。
初诊时,患者除了强迫症症状还有不少躯体不适,包括咽喉痒、干,晨起有痰,色黄质黏,刷牙干呕,腹胀不消化,大便秘结等
刻诊:舌质微红苔白腻,舌下脉络迂曲,脉弦细滑略数。综合分析辨证为痰气交加。

采用疏肝解郁、理气化痰、醒脑开窍的方法
开方:半夏、竹茹、厚朴、枳实、远志、石菖蒲、莱菔子、栀子、白芍、桔梗、甘草等
服药 21 剂后,病情有所缓解,大便能够一天一次,做事不放心焦虑害怕的情绪减轻,反复洗手频率有减少
之后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症状变化,在原方基础上灵活调整用药。经过多次复诊和用药调整,患者的强迫症状逐渐减轻,最终基本消失,生活和工作也恢复正常。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中医是通过调理患者的体质,改善体内的气血、脏腑功能,达到治疗强迫症的目的。
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调整变化,至少要分两大阶段。
通常在急性发作期,以治标为主,运用疏肝、利胆、化痰等方法;
慢性缓解期,则佐以滋补肝肾、健脾养血等。
这种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的方式,不仅能缓解当下的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体质,减少疾病的复发,为强迫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