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基层组织一直倡导干部年轻化,70后的科员,90后的镇长已经是屡见不鲜。
随着基层打响了干部年轻化的第一枪,很多体制内的单位也是紧随其后,央企,国企,事业单位,也开始全面推行干部年轻化。
干部年轻化的初衷是因为很多老干部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缺乏闯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方式严重影响了组织的效率和活力,而年轻人思维活跃,想法新颖,敢想敢干,大胆的工作作风可以刺激日益僵化的组织结构,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然而,随着干部年轻化的推进,一些怪现象也随之而来。
需要你干活的时候说你经验丰富,老成稳重,提拔的时候又说你年纪大了,思维僵化,不符合提拔要求。
年轻的时候当牛做马,积攒基层经验,眼看着资历熬的差不多了,又以年纪为借口将其拒之门外。
破格提拔年轻干部没有问题,这确实能打破组织论资排辈,以经验为晋升途径的僵化标准,确实是个激发组织活力的好方法。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干部年轻化也导致了很多问题。
第一,不用看资历提拔给了某些人钻空子的机会。
一些有背景,有来头的二代借此机会搭上了仕途的快车道。
一旦有人质疑,领导就会说,这个年轻人虽然没有经验,资历也不太够,但能力强,敢想敢干,组织不是推行干部年轻化吗,我看可以让他试试,不行再撤嘛。
就这么顺理成章的把想要安排的人给安排了,这算不算是钻了政策的空子?也就难怪现在组织里有一本二本不如别人户口本的说法了。
第二,急功近利求“政绩”
都怕年纪大了仕途无望,趁着年轻的时候拼命搞“政绩”。
这些“政绩”有多少是真的急百姓之所需,解百姓之所难的?很多都是面子工程,做给上面看的。
但没法,趁着现在年纪还不是很大,还属于年轻的一波,硬着头皮也得上啊,不然等自己年纪上去了,再有政绩也没法和年轻人比。
第三,年轻干部的提拔会极大打击老一辈干部的积极性
组织里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获提拔自然就得有人让位置。
很多老一辈干部好不容易熬到资历够了,可以往上升一级或者挪个位置了,结果干部年轻化政策一出,原本的计划全都泡汤了,很多老干部见提拔无望,干脆躺平摆烂,极端一点的甚至打击报复,极不利于组织的团结和工作的开展。
第四,年轻干部心性不定,少年得志恐非好事
年轻干部提拔过快不可避免会出现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本就缺乏基层经验,一些决策不符实际,不想着礼贤下士,却热衷于夸夸其谈,指点江山,想着以位置压人,这种做法难以服众,极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干部年轻化最大的争议点在于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或衡量,好坏全看领导,领导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领导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种衡量标准极易导致年轻人围着领导下功夫,而不是沉下心来去干事。
不论是论资排辈还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归根结底都是激励导向的问题。
组织里两个人,一个能力强但是资历不行,一个资历强但是能力弱,有了提拔的机会你会倾向于谁?
组织里的提拔标准是什么?相对最优。
什么是相对最优?选这个人不会破坏组织当下的稳定,尽管他能力稍弱,但他能处理好周围的关系,不至于让工作陷入被动的局面,要是这个人目中无人,和谁都合不来,就算能力再强也很难获得组织青睐。
论资排辈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这个人足够稳定,他的行为,工作作风是完全可预料的,他懂得组织内的生存规则,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争取,什么时候应该配合。
所以有些你看上去很不合理的东西恰恰是几代人积累下来能照顾到大部分人利益的合理选择,它是综合各方面考虑的最优解。
这倒不是在反对干部年轻化,相反,干部应不应该年轻化?应该,但不能为了年轻化而年轻化,应该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方式,不能以个人好恶来成为衡量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