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应对肺炎支原体感染?专家解答

新黄河 2024-11-13 10:20:28

进入冬季,又到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什么是肺炎支原体?哪些人是易感人群?肺炎支原体感染和流感病毒感染如何判断区分?针对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国家疾控局组织有关专家接受记者采访。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在人群中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所有人都可感染肺炎支原体,其中,以学龄儿童和年轻人发病和就诊最为常见。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乏力、流涕、咽痛等。

及时识别是关键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一般普遍病程较长,初期可能表现为轻微呼吸道症状,如咽痛、头痛、发热、咳嗽、乏力、食欲不振等,后续咳嗽逐渐加重,且以夜晚为主,可能会有黏痰。整个急性病程大约持续2~3周。

在恢复阶段,孩子的病情会得到控制,但咳嗽可能会持续时间较长,有的可达1~2月,随着治疗和时间的推移,症状会逐渐消失。少部分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可能出现远期后遗症,比如闭塞性支气管、细支气管炎、肺坏死等。

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症状与其他呼吸道病原菌感染差别不显著,必须经过病原学检测才可确诊。从症状上看,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症状包括刺激性干咳、发热、乏力、呼吸急促、咳痰(少量白色黏痰)等。流感病毒感染主要以持续性高热为主,可伴有头痛、肌肉疼痛、咳嗽、流涕等。

如果患儿出现持续体温大于38.5℃、高热不退,精神弱、睡眠多、纳食明显减少,呼吸快、喘息、胸痛,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反复或加重等情况,家长应提高警惕,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

由于肺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因此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对其治疗效果无效,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合理用药。

日常防护要做好

广大市民朋友应做好日常防护:

一是要注意咳嗽礼仪和手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二是增强体质,注意营养均衡,提高身体抵抗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空气流动不畅的密闭场所;四是减少接触出现呼吸道症状的人员,接触时注意个人防护;五是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做好室内通风换气。

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人员相对密集、孩子在校期间接触频繁,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等传播。对此,专家建议,可加强以下措施来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一是对于疫苗可预防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水痘等,建议按照疫苗接种程序及时接种疫苗。如学生、教职员工应尽早开展流感等疫苗接种,强化免疫屏障,降低发病风险。二是建议加强环境清洁,保持教室内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促进室内空气流通。同时,冬春季室外温度低,开窗通风期间应注意做好保暖。三是建议加强健康监测,做好晨午检、因病缺课登记等,学生、教职员工坚持不带病上课上岗,防止将传染病引入学校或班级。

(来源:健康北京)

来源:央视新闻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