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日军占领德州,12月下旬分两路渡过黄河,次年1月占领济南。
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消极避战,率十万部队和政府机关南逃,山东广大地区沦入敌手。但是,日军仅占领了铁路沿线城镇,远离铁路的广大地区仍是空虚地带。
早在敌占德州之时,中共山东省委即对形势作了充分估计,在10月上旬召开的省委会议上,详尽讨论了发动群众,建立数万武装,配合八路军开展游击战争的任务。
会议决定,抓住日军入侵,国民党撤退,人民抗日情绪高昂的时机,及时领导人民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并具体拟订了分区发动起义的计划。
为此,中共中央和北方局先后给省委派出了一批干部,作为领导武装起义的骨干,山东各地党组织也立即行动起来,深入民众,集聚力量,在日军铁蹄踏入山东后,中共领导下的民众抗日烽火,遍地燃烧起来。
最早发动的是中共冀鲁边工委领导的盐山等地的抗日民众起义。
1937年11月间,日军占据了盐山,冀鲁边人民最先遭到日军的蹂躏,在当地救国会的领导下,盐山一带的民众揭竿而起,于7月15日成立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
1938年,山东一支抗日游击队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1938年1月,起义部队攻克盐山,消灭伪军400余人,日军30多人;2月间,他们又乘胜攻克无棣县城;随即挥师西进,占领乐陵;进而收复南皮东部地区;
3月间,救国军争取了庆云伪军一部反正,里应外合收复庆云城,并很快在乐陵、庆云、南皮3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由于起义部队积极打击日伪,极大地鼓舞了人心,扩大了影响,“人民抗日救国军在短期内发展到两千多人”。
在鲁西北地区,中共鲁西北特委与国民党山东第6区专员兼保安司令范筑先,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行共同抗战。
日军侵入山东后,范筑先在共产党员的推动、帮助下,在聊城坚持抗战,中共与之配合,一起发展了抗日武装,在范部19个支队中建立了中共组织,并独立组建了第10支队。这支武装由中共直接领导,活动在鲁西北平原和肥城附近的大峰山区。
范筑先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在胶东地区,中共胶东特委在1937年12月间,直接领导了文登东部的天福山起义,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第3军。
为了扩大影响,第3军于2月13日拂晓袭入牟平县城,俘虏伪县长以下170余人。可是,战斗结束后,部队撤往城外休息,被烟台来援之敌包围。
日军在4架飞机支援下,向雷神庙内第3军指挥部进攻。庙内同志临危不惧,依托院墙顽强抗击,连续打垮敌人4次冲击,战至黄昏,终在庙外部队配合下将敌击退,并击落敌机1架。
起义武装在一天内攻克牟平、血战雷神庙的胜利很快传遍了胶东。3月,第3军一部又收复福山城,摧毁了该县日伪组织。4月间,队伍发展到1000余人。
与此同时,胶东掖县、蓬莱、黄县等地民众,也在中共领导下组织了抗日武装,收复了3县县城,建立了掖县和蓬莱的抗日民主政权。
为统一胶东人员抗日武装力量,1938年4月,第3军军政委员会将各地起义部队分别编为第1、第2、第3、第4路,各路设指挥部,下辖若干大队,成为一支拥有7000余人,威震胶东的抗日生力军。
图片来自网络
继天福山起义后,济南陷落的当天,毗邻济南的长山与临淄之间的黑铁山,也爆发了民众抗日武装起义,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第5军。
起义部队于1938年1月中旬袭入长山城,消灭了伪“维持会”的武装,又在陶塘口、安家庄(邹平城北)小清河两岸埋伏,利用民船构成拦河障碍,以步枪、手榴弹、土炮击沉敌汽艇1艘。
日军为了报复,由周村调动日伪军400人。向驻长白山区(长山城西南)的起义部队进攻,在群众支援下,部队扼守高地与敌激战终日,毙伤敌伪百余人,日军狼狈撤回。
此后,起义队伍又开辟了邹平、益都、临淄地区,并与淄川矿区的武装共同攻克淄川城。至1938年春,这支队伍已发展到6000余人,活动在小清河以南、胶济线南北的广大地区。
与上述两次起义几乎同时爆发的,还有中共山东省委直接领导下的徂徕山起义。
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旧址---四禅寺
为了发动这次起义,中共山东省委、泰安地委做了大量准备工作。1938年1月1日,组织起来的抗日民众在徂徕山光华寺召开了起义誓师大会,宣布成立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4支队,辖4个中队,略行整顿后,即对敌开始战斗。
1938年1月中旬,他们在寺岭(泰安至新太的公路上)用地雷炸毁日军3辆汽车,歼灭日军40余人,取得首战大胜。
此后,队伍分两路发展。一路向新太、蒙阴、费县、泗水方向活动,一路向莱芜、淄川、博山一带活动,与由清河区南下的第5军一部会师,协同博山当地民众,武装攻入博山,歼灭守城伪军。
由于这支队伍英勇战斗,人民群众踊跃参加,各地起义武装纷纷前来会师,至1938年4月,第4支队迅速发展到4000多人。
第4支队政委黎玉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从天福山起义到徂徕山起义,前后仅一周时间,继此之后,山东民众抗日武装起义风起云涌。
1937年底,中共鲁东工委领导寿光、潍县、昌邑等地人民武装起义,成立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7、第8支队。
1938年1月1日,泰西夏张镇也爆发了抗日民众起义,起义队伍开进肥城山区整顿,成立了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在津浦路附近给敌以打击。
台儿庄作战时,他们在津浦线黑虎泉(泰安南)一带翻倒敌弹药车一辆,毙伤押车日军20余人,弹药车的爆炸持续了五六小时,致使七八天未能通车。
起义部队还将泰安城北万德车站附近的铁路、公路、桥梁全部炸毁,并袭击敌修路部队,有力地支援了徐州会战。
在鲁东南,中共在沂水以西组成了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4支队第6大队。
在鲁南,中共以第5战区动委会的名义发动群众,当日军向徐州外围推进时,于沛县、滕县、峄县发动了民众抗日起义,成立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第1总队,在滕、峄边区之南塘一带打击敌人。
5月,他们在临(城)枣(庄)公路上的邹坞、大甘林等地设伏,袭击敌辎重部队,毙敌数人。
徐州沦陷后,山东微山湖西的人民也揭竿而起,在中共苏鲁特委和鲁西南工委的领导下,成立了苏鲁人民抗日支队第2总队。
当日军沿铁路、公路大举西进时,这支队伍配合单(县)砀(山)边区的会门武装,在砀山西北的马良集截击敌人,毙敌数人,8月又袭入萧县西北之黄庙据点,全歼日军一个小队,缴获军用品若干。
总之,自1937年底至1938年5月间,在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领导下,山东大地抗日烽火遍燃,武装起义此伏彼起。
在不到半年中,全山东十几个地区普遍创立了抗日武装,对日作战大小近百次,从日军手中收复了肥城、长山、邹平、淄川、牟平、蓬莱、掖县、黄县、福山、盐山、庆云、乐陵、无棣、莱芜、博山等15座县城。
此举,不仅在徐州会战期间有力支持了津浦前线我军正面作战,而且迅速打开了山东抗日的局面,至1938年夏,起义队伍已达4万余人,为日后八路军主力入鲁作战和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关东军大批入关,侵略华北。这样一来,东北各地日军守备力量较弱,抗联各军乘此良机,主动出击,打击和牵制日军,积极配合全国抗战。
1937年7月16日,杨靖宇率第1军一部从桓仁出发,向兴京、清源挺进,把抗日游击战争推向辽宁西部。
18日,该军第3师在开原县与日军交战,击毙冈田中佐和板本少佐以下13人。不久,又在清源县七道河子设伏,击毁敌汽车一辆,毙日军20余人,缴获机枪一挺,长短枪20余支。
7月,抗联第1路军发表《为响应中日大战告东北同胞书》,号召东北同胞,乘机崛起,为“恢复中国人之东北”而战。
杨靖宇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随后,第1路军在杨靖宇的领导下,确定在东南满地区开展游击战,牵制日军入关,在兴京、桓仁、宽甸、清源、开原等县,频繁袭击敌人,支援关内抗战。
9月13日,该军第3师手枪队深入沈阳东陵滴台,活捉伪奉天省公署高级官员日人村上博。不久,又潜入抚顺城内活动,使敌大为惶恐。
10月底,杨靖宇指挥第1军军直部队在宽甸县四平街地区,袭击日军守备队,毙伤日军水出大队长和陆岛小队长以下20多人,烧毁敌汽车2辆,缴获步枪30余支。
12月初,杨靖宇指挥一军直属队在本溪县南营房附近设伏,毙伤日伪军20名。
东北抗联第1路军警卫旅部分官兵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抗联第1路军第2军也在辉南、潆江、长白、临江、抚松、桦甸、金川、安图等地,猛烈地打击日伪军。
七七事变后不久,第2军第5师一部和第5军相配合,在敦化县涉河沿与敌交战,一举歼敌百余名。
10月下旬,魏拯民率第2军一部,夜袭日伪盘踞的军事重镇辉南县城,毙日军20余名,获取大量军用物资。
11月中旬,第2军第4师又在桦甸老金厂附近设伏,全歼伪军一个营。12月中旬,魏拯民指挥第2军一部,夜袭潆江排子敌宿营地,歼敌200余名,缴获两部无线电收发报机和大量的枪支弹药。
据粗略统计,从卢沟桥事变到1937年底,抗联第1路军进行较大规模的战斗有33次,毙伤、日伪军1400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斗争。
七七事变后,战斗在松花江中下游的抗联第4、5、7、8、10军,协同作战,屡创敌军。
8月13日,第2、4、5、8军各一部,联合攻击勃利县三道通日军,毙伤日军40余名,缴获步枪4支,子弹500发。
8月21日,周保中指挥第5、8军各一部和独立师骑兵队,在依兰县五道岗诱击日军黑石部队,毙伤日军350余人,毙敌战马200余匹,缴获轻机枪10余挺,四四式马枪220支、金鞍马50匹及许多战利品。
战斗之后,这里的日伪军,半个月不敢出门骚扰。
10月上旬,抗联第4、5、7、8、10军着手筹备组建抗联第2路军。周保中、柴世荣、李延平、王光宇、陈翰章、姚振山等为筹备委员,周保中担任总指挥。
抗联第二路军一部,这些战士们活跃于吉林省敦化县牛心顶子一带,一直坚持战斗在长白山周围。
这一筹备工作,促进了第4、5、7、8、10军的团结抗日。10月下旬,第5军第2、3师联合攻破富锦、宝清之间的大孤山伪军据点,毙敌10余名,俘敌50余人,缴步枪50余支。
12月中旬,第5、7军各一部,联合袭击宝清县七星河镇,毙日军指挥官以下10余名,伤敌20余名,歼灭伪军1个连,缴获轻、重机枪5挺,迫击炮1门,步枪200余支和其他战利品。
1937年底,第2路军正式成立,周保中任总指挥兼政委。
七七事变后,战斗在北满地区的抗联第3、6、9和第11军,积极广泛地采取扒铁路、毁桥梁、割电线、袭击敌人兵站等战术,开展游击战。
1937年秋,第3军一部攻占了侯大老爷大屯,摧毁了警察署,活捉了警察署长及其下属官兵,第6军一部毙日军30名,缴九二式重机枪1挺。
7至10月,第3军第9师共毙日军七八十名,俘伪军数百名,缴获轻重机6挺,炮1门,步枪百余支,子弹数万发。
东北抗联一部正在阵地上,阻击追击的日军 图片来自网络
据统计,从1937年冬到1938年冬,第3军主力部队仅在三江省(今黑龙江省合江地区)即与日伪军作战427次,使日伪军伤亡7690人。
1939年初,第3、第6、第9、第11军组成第3路军,以李兆麟为总指挥,冯仲云任政委。
1936年至1937年,是东北抗联大发展的年代。到1937年10月,抗联共组建了11个军,人数达3万余人。
在东北,抗联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和北满三大游击区,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基层统治构架,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此文摘自张宪文、庞绍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