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你别看它的果个小不起眼,但它属于高价格、高收益的水果作物,特别是温室大棚春节前后上市的基质盆栽蓝莓,刚上市的蓝莓鲜果卖价特别贵(最贵时一百多元一斤),反正它不是咱们普通消费者能天天消费得起的。

作为以农业种植为主要收益来源的农民,咱们消费不起高价的蓝莓,但我们可以去通过种植蓝莓增加自己的种地收入。农业投入资金充足的建议建设暖棚栽种基质盆栽蓝莓(生产投入高、市场卖价高、回报收益高),农业投入资金一般的建议建设暖棚或冷棚栽种地栽蓝莓(生产投入中等、市场卖价中等、回报收益中等),农业资金较少的建议直接栽种露天地栽蓝莓(生产投入低、市场卖价低、回报收益低)。

想要种植蓝莓,就要先了解蓝莓生长发育特性,必须要学习蓝莓种植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蓝莓各生长阶段管理技术要点,这是种好蓝莓的基础。否则,在自己不懂蓝莓种植技术又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指导的情况下,农技小背篓不建议大家盲目跟风投资蓝莓种植。
今天这篇文章呢,农技小背篓就专门给大家讲一下蓝莓开花结果期的管理技术要点,以供广大蓝莓果农参考借鉴。因为,对于一些在暖棚水肥一体化种植、到春节前后及早春上市的蓝莓,马上就会迎来或者已经迎来蓝莓开花结果期,而蓝莓花果期又正好是蓝莓整个生育期内最重要的管理阶段。具体管理方案如下:

一、加强地下和地上营养供应,兼顾蓝莓开花坐果和幼果膨大发育
1、根部合理冲施肥料:及时冲施蓝莓花期专用的低氮高磷高钾的氨基酸大量元素水溶肥,冲施所用肥液浓度调整到EC值<1.0,这样既能保障蓝莓开花坐果期的营养供应,又能兼顾蓝莓谢花坐果后的幼果膨大营养需求。
2、及时喷打叶面肥和调节剂:等到

蓝莓坐稳果后,及时用含氮(用尿素就行)、含磷含钾(用磷酸二氢钾就行)、含钙(用EDTA螯合钙最好)、含镁(用EDTA硫酸镁最好)搭配氨基酸、赤霉酸、苄氨基嘌呤的肥药混合配方喷打1-2次即可,每隔10天左右喷打1次,这个叶面肥药配方既可以提高蓝莓坐果率、增强叶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能力,又能促进果肉细胞分裂深层、加速幼果快速膨大,从而为接下来的浆果顺利膨大发育夯实物质基础。

3、强化弱树和高产树营养:对于那些长势较弱的蓝莓苗株和开花结果量比较大的蓝莓苗株,为了避免花果期营养供应不足而出现结果个头较小、膨果成熟期延后的现象,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使用鱼蛋白对这两类果树进行单独灌根增加营养,鱼蛋白用量浓度可以按照1斤鱼蛋白兑水300斤的比例稀释后使用。
二、加强水分调控管理,满足蓝莓花果期充足且适宜的水分湿度需求
蓝莓在开花结果期对水分特别敏感,适宜的水分供应量和适宜的土壤湿度,才能确保蓝莓高质量开花授粉和顺利坐果膨大。如果蓝莓花果期供水过多,则会直接降低蓝莓开花授粉坐果率;反之,如果蓝莓花果期供水不足,则会直接影响蓝莓幼果的正常膨大发育。

因此,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蓝莓进入到开花结果期时,在平时浇水和随水冲施水溶肥时,每次浇水时都要严格按照“水完全润湿蓝莓根系分布的土壤层,土壤抓在手里挤压时指缝见水而不向外流水”的标准进行浇水管理。除此之外,对于水肥一体化和浇水时一起冲施肥料的蓝莓,一定要加强每次蓝莓浇水后的排液检测(自己花二三百块钱买个EC检测笔非常会非常方便),一旦检测到排液EC值超过2.0时(肥液浓度),必须立即用大水冲洗去稀释蓝莓根部过高的肥液浓度,否则会造成蓝莓肥液烧根问题。

三、加强棚内昼夜温度调控管理,给蓝莓开花结果营造适宜温度环境
蓝莓开花结果期,合理的水肥和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环境是基础条件保障。正常情况下,根据在蓝莓开花结果期,让温室大棚内保持白天24-26度、夜间10-12度的合理温度范围,最有利于蓝莓正常生长发育和促进蓝莓顺利开花结果。
在蓝莓进入到开花结果期,既要重点预防26度以上的高温,也要预防7度以下的低温。如果蓝莓花果期遇到26度以上的高温,大家应该及时加强棚内通风降温管理,以防高温导致蓝莓出现花期授粉不良、落花落果和幼果僵缩不长的问题;反之,如果蓝莓花果期遇到7度以下的低温,大家应该提前做好大棚升温与保温管理,否则7度以下的低温会造成蓝莓停止生长、3度以下的低温会导致蓝莓发生冻害。

四、加强郁蔽枝条和新生枝条管理,确保蓝莓花果期光照充足正常发育
光照、肥料、水分、温度,这是对蓝莓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影响最大的四要素。从促进蓝莓高质量开花结果和快速膨果的角度来说,花果期要确保每棵蓝莓苗株光照充足,不能出现枝条多度郁蔽遮光的情况。

当蓝莓进入到花果期时,首先要加强棚内巡查,如果此时发现蓝莓出现枝条过于郁蔽的现象,应该及时把相应郁蔽枝条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后进行绑缚处理,用绳绑缚的位置要尽量靠近稍顶位置(这是管理细节),以此来改善蓝莓光照条件、预防枝条挂果后严重下垂。
除此之外,对于蓝莓花果期从植株基部萌发出来的幼嫩枝条,如果这些枝条不打算留着用来开花结果,那么这些枝条都要随时发现后及时疏除剪掉。

五、重点防治蓝莓花果期高发性病害,避免病虫害防治不利造成蓝莓损失
从蓝莓病虫害发生规律上来说,蓝莓花果期最容易大量爆发“两虫一病”——蚜虫、蓟马、灰霉病,咱们果农要加强这3种病虫害的提前预防和药物防治。
1、蚜虫和蓟马防治技术要点:
①蚜虫防治:在蓝莓开花结果期时,要经常检查蓝莓苗株下半部的嫩梢,仔细查看有没有蚜虫。如果发现棚内个别蓝莓枝条上少量出现蚜虫时,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一方面此时要立即剪掉带虫枝、控制虫源,另一方面全棚蓝莓用吡蚜酮或氟啶虫酰胺杀虫剂喷打防控蚜虫。

②蓟马防治:如果发现棚内蓝莓在花果期出现了少量蓟马虫害,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全棚蓝莓立即使用乙基多杀菌素复配虱螨脲喷打灭杀防治,打蓟马杀虫药物时,一是要选择傍晚蓟马最活跃时打药,二是打药时要用足水、确保苗株上下都能喷严打透。
③诱杀蚜虫、蓟马等花果期害虫:防治蓝莓花果期虫害时,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在蓝莓种植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蓝色粘虫板或悬挂黄蓝双色粘虫板,粘虫板悬挂在蓝莓稍顶上方约15-20公分处、每亩大棚悬挂粘虫板约50-60块,这对蓝莓花果期经常发生的蚜虫、蓟马、白粉虱、果蝇等在内多种害虫都有一定的诱杀防控作用。

2、灰霉病防治技术要点:
蓝莓开花结果期时,种植棚内的空气温度低、湿度大,非常有利于灰霉病的集中大面积爆发。灰霉病,是蓝莓花果期必须提前预防和及时打药防治的关键病害。
在蓝莓花果期灰霉病的防治上,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重点抓好以下几点管理:①在天气允许且保证棚温的情况下,应该及时加强棚内通风降低棚内空气湿度;②在棚内蓝莓还没有发生灰霉病时,可以从蓝莓开花前7-10天开始,用异菌脲、啶酰菌胺、腐霉利、嘧霉胺等杀菌剂打药预防病害,未发病时一般每10-15天喷打药1次即可;③如果棚内蓝莓已经发生了灰霉病,此时建议立即使用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的杀菌剂混合配方连续喷打2次进行杀菌治病,两次打药间隔期为7天。
以上就是暖棚蓝莓花果期的综合管理方案,你都学会了吗?
本文头条号原创首发,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平台及个人严禁搬运复制抄袭AI洗稿,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