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一门让自己逐渐“破产”的艺术——那些年你买过的茶具!

文气紫砂 2020-06-28 14:58:24

买了茶要买壶,买了壶更要存茶,买了陶器,瓷器,还有铜器,锡器,银器...

怪不得很多壶友说:喝茶,是一门可以让自己逐渐“破产”的艺术,穷并快乐着!

自古以来,中国的茶具的品类就极其丰富,《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拢翠庵”,就有一段极为讲究的描述。说拢翠庵的妙玉很讲究品茶和茶具。她用海棠式的雕漆填金“云龙献寿”茶盘和白瓷盖碗彻茶招待贾母,又用“绿玉斗”茶硫彻茶招待宝玉。茶是“老君眉”,水是隔年梅花上的积雪,幽香扑鼻,清醇无比。由此可见,中国对品茶和茶具非常注意,把茶具作为品茶重要条件。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同时中国的陶瓷业发展历史更加悠久,驰名中外。出土的文物证明,我国陶器已有六千年历史了,缶(瓿)是用陶土制成的,最早用来盛酒,饮茶,又作为一种乐器。

公元前一世纪,四川王褒《僮约》中记载:“武阳买茶”,“烹茶尽具”,从文字上明确记载了烹茶有专门茶具。

唐朝陆羽时代,对茶具作了系统的记载,在《茶经》记载

“二之具”:甑、杆臼、规、承、扑、焙、贯、棚、穿、育等。

“四之器”:风炉、菬、炭糙、交床、夹、纸囊、碾、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夹、熟盂、茶盏、札、巾、县列、都篮等等。

我们从这些茶叶器具中,对唐代茶叶的制法和品饮方法大体上可以想象出来。

同时陆羽还对各地茶器(碗)又作了比较分析,他认为:“盌,越州上,鼎州、婺州次”。“邢州瓷类银,越州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综上所述陆羽认为:“越瓷比邢瓷要优”。

中国宋代有五大名窑,即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这五大名窑“百花齐放”,各自烧制不同的风格的瓷器。

邢窑白釉青花叶纹执壶

邢窑白釉盏

邢窑在今天河北邢台地区,是我国北方有名的白瓷产地;

越窑碗

越窑是今天的浙江余姚、绍兴一带。

钧窑霁红釉压手碗

钧窑(今河南禹县)烧制的“钧红小茶壶”,“孔雀双耳瓶”是“钧红”的代表产品。

哥窑双耳炉

哥窑倭角方洗

哥窑(今浙江龙泉县)生产著名的青瓷,各种茶碗、茶壶、茶盘以及其他青釉瓷,十六世纪中国青瓷首次出现在法国市场,它莹体玉质,使法国人惊叹不止,简直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称呼它。最后他们只好借用《牧羊女亚司泰来》主人翁雪拉同美丽无比的青色衣裳来比美,之后欧洲文献里“雪拉同”成了中国青瓷的代名词。

此外,还有广东石湾“钧红小口瓶”,广东潮安“砂茶具”,“白瓷杯”。

腐蚀金边粉彩兰花纹文房套组

江西景德镇烧制的各种茶具等瓷器,“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称誉世界。

极星-油滴 天目茶碗

福建建窑生产的“免毫茶盏”,风格独特,工大足小,胎体厚重,釉里布满兔毛状的褐色花纹,朴素雅观,当时深受饮茶者欢迎。这种“兔毫天目”是建窑生产的,是我国古代名窑之一。日本人园珠蕴藏的“油滴天目茶碗”作为“国宝”珍藏起来。

江苏宜兴“紫砂茶壶”,无论在造型,体质,技艺高超,朴实大方,茶壶上还有花卉、鸟兽、人物、山水等图画,美观别致。宜兴“朱砂茶壶”吸水能力好,用来冲泡茶叶,茶叶香味更加醇郁芳馨,享有“世界茶具之首”的赞美。早在明末清初,宜兴“紫砂茶壶”,远销欧洲,引起欧洲陶瓷鉴赏家,收藏家极大的关注,有的不惜重金购买中国一壶一碟为荣。

材质多样,形式丰富,装饰繁复的中国茶具充满了诗情画意,既是品饮实用器具,又是一种艺术鉴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今天你我能享受到“痛并快乐”的源泉!

0 阅读:46
文气紫砂

文气紫砂

向所有理想主义者致敬!